
大部份的民眾對於政府的行政效率低落經常發出怨言,殊不知,政府人力有限,民力無限,如果每一個人發揮一點「雞婆」心,或許真的可以讓政府的行政效率更為提高。根據台中市政府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發生道路、路燈公共設施故障,七○.六%民眾不會向市府報修。
■文/李佳璟
根據台中市府完成「道路、路燈民眾滿意度調查」,約有七○.三%民眾,對住家附近排水設施感到滿意,近七○.二%民眾,滿意道路路燈的設置與間隔。整體來看,近五○.九%民眾,對道路、路燈維修團隊整體表現感到滿意;對於路面不滿意的原因,以「施工次數頻繁」最多,不滿意路燈維修的主因為「派工時間太長」。
最近一年內,市民認為公共設施故障以「路面坑洞」比例最高,占五一.三%,其次是「路燈不亮」二七.四%,與「水溝不通」的一六.三%。其中居住在南屯區的民眾,抱怨「路面坑洞」比例較其他地區高,中區與北屯區民眾,不滿意「路燈不亮」比例高於其他地區,北屯區民眾認為「水溝不通」情況最嚴重。
民眾不滿意排水設施原因,主要是無法順利排水會堵塞,其次水質不佳有惡臭,及排水溝清掃不夠乾淨,而當住家附近公共設施故障發生,只有二○.四%民眾會透過管道報修,年齡以四十五歲以上為主。
七○.六%民眾不會向市府報修,原因是「不知道向哪個管道報修」、「別人會處理不用自己報修」,不會主動報修的年齡層在卅四歲以下,都會區年輕族群熱心度欠佳,抱持「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心態,對於公共設施即使不滿意,卻也不主動告知政府單位來改善。
不過,另外一方面,遇到急難救助時,懂得向市府社政單位求助的民眾卻越來越多。根據市府的調查顯示,台中市九十年低收入戶,計補助一萬零九百一十七人次,補助金額一千六百七十四萬元,到九十七年已經補助四萬三千三百零五人次,較九十年成長近三倍;補助金額達一億三千五百六十七萬元,更較九十年成長超過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