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間啃食農作的蝸牛,常被當作盤中飧,殊不知牠還有更高的經濟價值─製成美容聖品。蝸牛黏液萃取的菁華液、面膜及其他保養品,濫觴於智利,在韓國造成瘋狂,颳起的旋風並吹進了台灣,同時也帶動了國內的蝸牛生技產業!
■文/蓉蓉 圖/陳聞文
儘管對蝸牛的好惡因人而異,但對美的追求卻是有志一同的,不少愛美的女性到韓國除了到東大門大搬衣服之外,蝸牛保養品和面膜亦是必買的商品。事實上,大可不必捨近求遠,台灣的蝸牛生技雖然發展比韓國晚,但技術卻後來居上,連歐美大廠都看好台灣的潛力,特地組團前來參觀。
蝸牛黏液保養品未必黏稠
在大業大學和小品蝸牛及奈菲兒生技的共同合作下,台灣生產的蝸牛保養品系列,品質卓越,在中國和歐洲大受肯定。專攻生物科技的大業大學教授羅暐勛指出,大家印象當中蝸牛黏液就是黏黏的,所以蝸牛萃取的保養品也應該黏黏的,事實不然,蝸牛黏液之所以能修復肌膚主要在於其活性很高,但卻很容易流失,所以在取得蝸牛黏液之後,必須趁新鮮加以去除雜質和萃取成濃縮液,並儘速製成粉末,才能保留其活性,所以不會有黏黏稠稠的感覺。但坊間許多產品會添加高分子膠創造黏稠、牽絲效果,讓消費者有濃度高的錯覺。
羅暐勛博士指出,蝸牛黏液取得不易,只有法國蝸牛的黏液可以使用,且每隻一次只能取得三滴,而集50隻的黏液才夠製成一片面膜,坊間卻有那麼多的蝸牛黏液保養品和面膜,其中的文章不言而喻;欲辨識真正的蝸牛黏液真偽,可使用酒精測試,蝸牛黏液的主要成份是天然的蛋白質,在酒精中會產生沈澱,化學仿製的蝸牛黏液則不會。
國內的蝸牛生技從生產、萃取到製作一條鞭,法國蝸牛由小品蝸牛農場養殖,再由羅暐勛的實驗室萃取,並由國內生物面膜權威奈菲兒生技製作。消費者可以直接在小品蝸牛農場或其網站購得,如假包換,品質有保障!羅暐勛博士指出,蝸牛黏液和生物面膜都是天然成份,即使是過敏性肌膚也沒有顧慮,但化學坊製的蝸牛黏液則屢傳造成肌膚紅腫潰爛,不能不慎。
人類甚早使用蝸牛黏液
蝸牛的足上生有一種腺體,叫做足腺,用來分泌黏液。蝸牛在冬眠或夏眠時,足腺分泌出黏液,乾涸後蝸殼口形成一層薄膜,把身體密封起來,有了這層保護膜,蝸牛甚至久眠數年不會死亡。蝸牛分泌的黏液含天然尿囊素、鈣、甘醇酸、骨膠原、蛋白質和維生素等製作化妝品必不可少的材料。此外,黏液中還是一種天然抗生素,能夠殺死皮膚上的某些細菌,具有消炎作用。而蝸牛黏液之所以受到美容界業的重視,最重要的還在於其活性可以讓黏液成份滲透到第三層的肌膚,發揮深層保養的作用。
事實上,蝸牛很早就被當作美容聖品,在西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臘名醫希波克利特Hippocrates就曾混合碾碎的蝸牛與牛奶淡化皮膚傷疤,並記錄蝸牛黏液具有淡化疤痕、保濕、消紅腫及消炎鎮痛等功能。1986年俄國車諾比核能電廠爆炸之後,國際衛生組織曾將蝸牛黏液萃取物提供給皮膚遭輻射燒傷的病患使用。近年醫美業者也開始大量使用相關的產品,全球的市場粗估每年至少1.5億美元,且正快速成長,其產業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