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騎路線:日本沖繩(古宇利島─屋我地島─奧武島─天仁屋─嘉陽 )
沿著沖繩北部海岸繞了一個大彎,轉進奧武島後,途經兩座島,一直騎到通往古宇利島的跨海大橋,看到結合天然和人工的奇景,碧海藍天中,有一條弧形的公路如青龍延伸到古宇利島,大橋四周環繞了連綿的半島、散布如盆栽的無人島,走在其中就像在海上空中漫步。
■文/江心靜 圖/林存青
抵達古宇利島,橋下方就是天然海水浴場,潔白沙灘,清澈翠綠的海水,停好協力車,迫不及待下水。傍晚的天氣涼爽多了,海底有海參及海星散布在海草間,離岸不遠即踏不到底,浮力很強,整個人如一片樹葉,隨著潮水飄蕩,上岸以後,和歡樂的年輕人排隊,在廁所外的蓮蓬頭沖澡,一身舒爽地吃日式咖哩飯,孔子所謂「歌之舞雩」的暢快,將近不惑之年,終於感同身受,騎車,游泳,沖澡,吃飯,人生可以很簡單。
東岸的海景原始美麗 卻沒有觀光飯店
隔天,又騎回沖繩本島,北部海岸公路狹窄,大卡車又多,一路心驚膽跳,從源河轉進山路,縣道十四號就像台灣的中橫,直達東海岸,幽靜山林,很少車經過,鬆了一口氣。然而,山路陡直,滿載的行李加上兩人重量,協力車如老牛拖著沉重的貨物,氣喘噓噓,精疲力盡的Vicky喃喃抱怨:「不要忽然大力踩,保持等速。」「如果不踩就下去用走的。」有苦說不出,感覺已到了體力極限,用意志力苦苦支撐,一定要爬到最高點。騎協力車很像舞獅,前面的人操縱方向,手腳並用,後面的人默默跟隨,雙腳使力。
努力騎到山頂的天仁屋茶館,遠望蜿蜒山路,藏在茂盛副熱帶雨林中,接下來,幾乎都是急下坡,協力車的下衝速度,差不多是汽車的車速,前座的人必須藝高膽大,承擔掌舵的責任,後座的人視死如歸,付予完全的信賴,兩人絕佳默契才能保持「兩輪四腳」的安全,然而急轉彎時,忍不住心驚,不敢亂動,離心力讓人像是要飛落山谷,努力自我催眠:「這就像是騎機車,沒什麼了不起。」高速衝向東岸。
東岸的海景原始美麗,卻沒有觀光飯店,後來問當地人,原來是因為東岸的風浪大,颱風多,天災限制了發展,沿途是經營農漁業的小村落,傍晚,把協力車停在嘉陽村的廣場前,雜貨店、小食堂、活動中心圍繞,這大概是村落最熱鬧的地方了。
仲村家的熱情晚宴
一個滿頭白髮皮膚黝黑的歐吉桑,長得像菲律賓人,雙眼發亮地看著協力車,他先自我介紹,前不久在琉球新報上看過我們的報導,沒想到會在路上巧遇。聊了一會兒,我們準備到小食堂吃飯,再到海邊露營,他像卡通人物一樣說:「等我五分鐘」然後開車走了,沒多久又衝回來說:「那間食堂不好吃,我和太太說好了,到我家吃飯吧。」他盛情邀約,恭敬不如從命,跟著他的車來到一間寬廣的日式房子,庭院擺設雜亂隨意,就像台灣人的家。
「我以前去過台灣十多次,都是去台北打高爾夫球。」仲村民博先生年輕時做過很多工作,年紀大了才回到老家種田,他很喜歡台灣小吃,在台灣一天幾乎胖一公斤。「琉球人很熱情,和台灣人一樣,食物也很像。」他同意我們的觀察,兩地的風俗習慣和地理位置一樣接近。
吃完仲村太太的家庭料理─滷雞腿、醃小魚、海菜沙拉,還有好吃的梨子和蘋果,當我們準備告辭到海邊露營時,仲村太太喃喃說了一些聽不太懂的日語,接著,仲村先生走到門外送行,他充滿興趣想嘗試一下協力車的後座,我下車讓他騎,結果,Vicky往前騎,他卻在後面跑,不敢跳上車,再試一次,他先坐上座墊,我在旁邊扶著,兩人一起往前踩,騎了十公尺,他一臉驚嚇地下車說:「這太危險了。」協力車可能沒有他想像中容易吧。
夜宿百年歷史的老房子
我們牽車迷惘地跟著他,七彎八拐,走到一棟有百年歷史的老房子,原來仲村太太安排我們住婆婆家,婆婆今天剛好不在,我們獨享整棟老房子,感謝他們的熱情讓我們今晚有溫暖的家。
後來,問Vicky對仲村先生的第一印象,她說:「他長得雖然不太好看,還有一點都不像日本人,但一看他的眼神和笑容,就知道他是面惡心善而且充滿熱情的人。」相信這次的相逢,會再度勾起他對台灣的許多美好回憶吧!
◎Vicky&Pinky單車環球夢網站 http://www.vickypin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