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溪位於大肚山東側,為南邊溪幹流,屬筏子溪水系,集水面積約3平方公里,排水路長3,800公尺,現況兩岸大部分為混凝土及砌石內面工護岸,渠道雜草叢生。由於上游河段緊鄰東海大學,而源頭靠近東海夜市商圈,其餐飲廢水與龍井區新東里生活污水皆未經處理直接匯入東大溪上游,造成上游水域環境惡化,嚴重影響當地居民及東海大學校園環境品質。
為改善東大溪水環境,臺中市政府水利局自108年1月起積極洽商東海大學校方以公私協力方式,由學校無償提供東大溪左岸土地,市府投入經費改善東大溪遭受嚴重污染的水體,並進行主河道及校園內既有圳路周遭環境營造。雙方於108年3月25日順利簽定合作意向書,並於108年7月順利爭取中央前瞻計畫補助,將投入3億元興建前處理機房及礫間淨化場,建設高效率水質現地處理設施以淨化東大溪河川水質,並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營造親水、親綠生態環境,將來東海校園內不僅有世界知名的路思義教堂,亦會營造出「東海藍帶」景象。
市府為持續打造臺中為「韌性城市」,聘請前內政部長暨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為水環境及韌性城市總顧問,李鴻源教授更將全程參與此計畫。楊瓊瓔副市長表示,改善東大溪後,連帶使筏子溪更乾淨,筏子溪環境營造目前是市府施政重點,市府會持續整治筏子溪,打造中市新地標,未來南來北往的高鐵乘客都能看見美麗臺中。而為全方位改善東大溪水環境,工程技術面上需考量四大面向,其中包含河道防洪、水質改善、水域景觀營造及生態環境改善,在執行面上則納入公民參與落實互動式溝通,並將進一步與教育資源結合,讓市政工程成為教育資源觀摩專案,礫間設施未來也能成為中小學的環境教育場域,創造跨領域學習及跨領域整合的契機,提升在地居民及學生之認同及參與感。
水質改善是東大溪環境營造最根本、最重要之工作,初步計畫設置強化除油效率之加壓浮除前處理單元,將進流污水全面截流處理至礫間淨化場可負荷之水質,再分流至新舊礫間淨化場,藉由生物膜淨化水源後重新排放回東大溪(約9,000噸)及大社支線(約3,000噸),並局部整理東大溪原有高低落差較大之固床工使成緩坡生物廊道,串連大肚山綠網恢復東大溪河川生命力。
本計畫以「環教融合」為主軸的河川整治,除了改善水質外,更著重於人文歷史、景觀生態、環境教育等概念結合,預期可以翻轉原本骯髒、難以親近的溪流,為其帶來煥然一新的風貌。再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創新後,重塑宛如新生的東大溪,使人嚮往與親近,彷彿看到城市的血脈再度舒活,不僅讓學生、市民重拾與大自然美好關係,也讓東海大學蛻變為一個更富有溫度與人文情懷的校園。(臺中市政府水利局 廣告)
為改善東大溪水環境,臺中市政府水利局自108年1月起積極洽商東海大學校方以公私協力方式,由學校無償提供東大溪左岸土地,市府投入經費改善東大溪遭受嚴重污染的水體,並進行主河道及校園內既有圳路周遭環境營造。雙方於108年3月25日順利簽定合作意向書,並於108年7月順利爭取中央前瞻計畫補助,將投入3億元興建前處理機房及礫間淨化場,建設高效率水質現地處理設施以淨化東大溪河川水質,並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營造親水、親綠生態環境,將來東海校園內不僅有世界知名的路思義教堂,亦會營造出「東海藍帶」景象。
市府為持續打造臺中為「韌性城市」,聘請前內政部長暨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為水環境及韌性城市總顧問,李鴻源教授更將全程參與此計畫。楊瓊瓔副市長表示,改善東大溪後,連帶使筏子溪更乾淨,筏子溪環境營造目前是市府施政重點,市府會持續整治筏子溪,打造中市新地標,未來南來北往的高鐵乘客都能看見美麗臺中。而為全方位改善東大溪水環境,工程技術面上需考量四大面向,其中包含河道防洪、水質改善、水域景觀營造及生態環境改善,在執行面上則納入公民參與落實互動式溝通,並將進一步與教育資源結合,讓市政工程成為教育資源觀摩專案,礫間設施未來也能成為中小學的環境教育場域,創造跨領域學習及跨領域整合的契機,提升在地居民及學生之認同及參與感。
水質改善是東大溪環境營造最根本、最重要之工作,初步計畫設置強化除油效率之加壓浮除前處理單元,將進流污水全面截流處理至礫間淨化場可負荷之水質,再分流至新舊礫間淨化場,藉由生物膜淨化水源後重新排放回東大溪(約9,000噸)及大社支線(約3,000噸),並局部整理東大溪原有高低落差較大之固床工使成緩坡生物廊道,串連大肚山綠網恢復東大溪河川生命力。
本計畫以「環教融合」為主軸的河川整治,除了改善水質外,更著重於人文歷史、景觀生態、環境教育等概念結合,預期可以翻轉原本骯髒、難以親近的溪流,為其帶來煥然一新的風貌。再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創新後,重塑宛如新生的東大溪,使人嚮往與親近,彷彿看到城市的血脈再度舒活,不僅讓學生、市民重拾與大自然美好關係,也讓東海大學蛻變為一個更富有溫度與人文情懷的校園。(臺中市政府水利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