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至2月22日盛大登場 120斤「桃粄」與「龜粄」 彰顯兩性平權
考究中國歷史,在西晉「佔田制」中對人口的分區,男、女16歲以上至60歲為「正丁」,男、女15歲以下至13歲及61歲以上至65歲為「次丁」因此,深究歷史文獻,「丁」一字係「人口」之意。

「粄」乃是客家人稱糯米做成糕點的名稱,而「新丁粄」象徵意義則是指家中新添人口,不管生男嬰或女嬰都製作酬神的米食,做為向神明還願的供品。為區分生男丁或女丁,即做「龜粄」與「桃粄」表示兩性平等,並配合政府鼓勵生育及推動兩性平權政策,創意發想的節慶活動。
文化不失傳統 創新活動亮點
「2016臺中東勢新丁粄節」活動將更精緻化與普及化,計畫以「找回原味,延續傳統記憶」為主軸,不僅保留傳統的新丁粄鬪粄比賽、擲筊祈福、求子、求文昌外,特別規劃舉辦「客家有藝思遊街嘉年華」、「丟炮響」等相關活動。千人遊街嘉年華會,更邀請學校樂儀隊參加,鼓勵青年學子共同參與演出,並體驗客家文化,讓活動注入青春活力。
今年首次於東勢區文化街上規劃以跨街道形式佈設200公尺藝術光廊,並擴大活動範圍,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與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吊掛燈籠,配合元宵節慶,期盼吸引活動參與人潮,提升節慶活動的觀光效益。

文化不失傳統 創新活動亮點
「2016臺中東勢新丁粄節」活動將更精緻化與普及化,計畫以「找回原味,延續傳統記憶」為主軸,不僅保留傳統的新丁粄鬪粄比賽、擲筊祈福、求子、求文昌外,特別規劃舉辦「客家有藝思遊街嘉年華」、「丟炮響」等相關活動。千人遊街嘉年華會,更邀請學校樂儀隊參加,鼓勵青年學子共同參與演出,並體驗客家文化,讓活動注入青春活力。
今年首次於東勢區文化街上規劃以跨街道形式佈設200公尺藝術光廊,並擴大活動範圍,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與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吊掛燈籠,配合元宵節慶,期盼吸引活動參與人潮,提升節慶活動的觀光效益。

擴展活動文化規模 國際團體共襄盛舉
「臺中東勢新丁粄節」連續8年列入「全國客庄12大節慶」之一,不但顯示中央政府對地方傳統文化保存、傳承與發揚的重視,近年來,更吸引外縣市民眾與日本國鳥取傳統藝能ヤみロユйЗ、香港大埔縣旅港同鄉會、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等海外團體參與遊街嘉年華活動,一同共襄盛舉,讓「臺中東勢新丁粄節」不僅走向全國性,更邁向國際化,活動規模盛大茁壯。
便民服務規劃 免費停車提供接駁
臺中市政府為便利民眾前往各系列活動會場,除免費提供民眾於河濱公園停車外,同時規劃接駁車隨招隨停方便民眾搭乘。歡迎民眾多加利用,詳情請至「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資訊服務網瀏覽參閱。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廣告)
「臺中東勢新丁粄節」連續8年列入「全國客庄12大節慶」之一,不但顯示中央政府對地方傳統文化保存、傳承與發揚的重視,近年來,更吸引外縣市民眾與日本國鳥取傳統藝能ヤみロユйЗ、香港大埔縣旅港同鄉會、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等海外團體參與遊街嘉年華活動,一同共襄盛舉,讓「臺中東勢新丁粄節」不僅走向全國性,更邁向國際化,活動規模盛大茁壯。

臺中市政府為便利民眾前往各系列活動會場,除免費提供民眾於河濱公園停車外,同時規劃接駁車隨招隨停方便民眾搭乘。歡迎民眾多加利用,詳情請至「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資訊服務網瀏覽參閱。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