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請拒絕毒品誘惑
每天打開電視新聞,總少不了警方攔撿查獲毒品,或者在摩鐵查獲毒趴,乃至吸毒恍神駕車肇事的社會 案件,而且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傳出藝人吸毒的非法事件。台灣的毒品似乎到了氾濫的地步,若根據官方的數據,事實上已到了失控的邊緣!2016年大選在即,未 來新上任的總統不僅要面對經濟疲弱的難題,更得解決毒品充斥社會和校園的棘手問題! ■ 文/漢威

台 灣的毒品氾濫程度有多嚴重?從法務部上個會期在立院專案報告中可見端倪,去年查獲各級毒品總重4,339.5公斤,創歷年新高,其中K他命高達3千公斤, 比例高達6成9。為了深入了解毒品危害的情形,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特別安排法務部、教育部、衛福部、警政署進行毒品及黑幫防制專案報告。法務次長吳陳鐶在報 告時表示,台灣毒品問題嚴重,在監受刑人約有46.3%和毒品有關,2010年到2014年數字更不斷上升,而警政署副署長蔡俊章則指出,警察機關在 2014年查獲全國吸毒4萬1千多人。
青少年平均成癮年齡是17.3歲
教育 部長吳思華則表示,2010年至2014年共有9,522名學生遭通報藥物濫用,其中以2012年2,432人最多,去年趨緩降至1,700人。而學生濫 用毒品,以施用K他命人數最多,當中約92%於校外發生,而毒品來源約98%來自校外人士。青少年平均成癮年齡是17.3歲。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指出,衛福部去年7月開辦「非鴉片類藥癮者醫療戒治補助計畫」,補助第二、三、四級藥癮者每人每年一萬元藥癮治療,2014年有7家指定戒治機構辦理共80人受益,其中未成年人15人、占21%,逾半數是K他命濫用者。
家中有人吸安家長往往最後一個知道,有的甚至被警方查緝之後,家長仍無法置信。換言之,家長疏於注意以致當事人一錯再錯,誤陷毒品的泥淖而無法自拔,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缺憾。
法 務部K他命防治專區當中資料顯示,周遭朋友或親人有以下現象,表示有可能在服用K他命:身體出現異常表徵─眼圈發黑、未感冒但經常流鼻水、吸鼻水、常昏 睡、很難叫醒、眼神不集中、精神恍惚、目光呆滯、異常體重變輕、常跑廁所。此外,房間出現異常現象─桌上、房間發現異常白色粉末、 出現電線走火般燒塑膠的氣味、異常的白色粉末小夾鍊袋、錫箔紙、吸食器(改裝的鋁箔包)。
年紀輕輕便擺脫不了成人紙尿布
不 少吸毒者都是好奇心使然,或在朋友的慫恿之下接觸毒品,當然也有人誤飲摻毒的飲料而成癮。吸毒者大多抱著嘗試的心理,自信不會再碰第二次,然而,通常一旦 碰毒就走上不歸路,癮頭難改,越陷越深。結果只有二條路,買毒花光錢財之後,被藥頭控制淪為販毒集團的一員,要不就是鋌而走險,偷搶拐騙籌措買毒的金錢。
多數吸毒者誤以為自首戒毒痛改前非便能自新,事實上,當毒癮發作時痛苦難耐,除非有過人的意志力,否則很難完全戒除。更有吸毒者抱著僥倖心理,認為吸毒的罪刑不重,頂多蹲幾年牢房,關出來又是一條活龍。事實上,吸毒會嚴重侵害身體健康,想當一條活龍比登天還難!
三 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蒙恩指出,長期使用K他命亦會導致身體許多器官損害。在心臟血管系統方面,K他命會使脈搏過速、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的負荷,容易 導致原本心臟不好的病人心臟衰竭。對於呼吸系統,K他命可能造成咽喉收縮、分泌物增加、氣管擴張、急性肺水腫、呼吸抑制等。
近年來K他命造成的慢性膀胱炎也成為長期濫用者的夢魘。K他命導致的慢性膀胱炎會讓患者不斷地想解小便,有嚴重的頻尿和急尿症狀,甚至5-10分鐘就要去一次廁所,每次的小便量並不多,晚上也無法安眠,必須一直起床上廁所。年紀輕輕便擺脫不了成人紙尿布。
毒品氾濫瀕臨失控的邊緣
學 者專家咸認,毒品氾濫學生濫用藥物的品項以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為最大宗,由於吸食、持有三級毒品,只要繳交行政罰鍰、參加講習,罰責相對輕微,使得三 級毒品更加氾濫,警政署資料顯示,吸食、持有三級毒品的青少年人數,從民國94年到103年增加逾15倍,檯面下的數字恐更驚人。
目前台灣法律規 定,製造、販賣第一級毒品,最重可處死刑;第二級毒品最重可處無期徒刑。至於第三、四級毒品,一直被詬病刑責太輕,沒有嚇阻作用。尤其是K他命入侵校園, 多名立委曾提案改列第二級毒品,但政府考慮到一旦吸食K他命需負刑事責任,青少年可能因留有前科紀錄而影響到未來就學、就業。
今年1月,立院三讀 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販售、製造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刑責從5年以上有期徒刑,提高7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四級毒品的刑責,也從3到10年有期 徒刑,提高為5到12年有期徒刑。至於K他命是否應改列第二級毒品,卻未在這次修法決定,仍維持現行條文。在行政與立法兩機構均未積極作為下,台灣的毒品 氾濫日益嚴重,特別是入侵校園問題,正瀕臨失控的邊緣,新世代幾已成毒世代,受害最大的將是整個國家、社會!
青少年平均成癮年齡是17.3歲
教育 部長吳思華則表示,2010年至2014年共有9,522名學生遭通報藥物濫用,其中以2012年2,432人最多,去年趨緩降至1,700人。而學生濫 用毒品,以施用K他命人數最多,當中約92%於校外發生,而毒品來源約98%來自校外人士。青少年平均成癮年齡是17.3歲。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指出,衛福部去年7月開辦「非鴉片類藥癮者醫療戒治補助計畫」,補助第二、三、四級藥癮者每人每年一萬元藥癮治療,2014年有7家指定戒治機構辦理共80人受益,其中未成年人15人、占21%,逾半數是K他命濫用者。
家中有人吸安家長往往最後一個知道,有的甚至被警方查緝之後,家長仍無法置信。換言之,家長疏於注意以致當事人一錯再錯,誤陷毒品的泥淖而無法自拔,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缺憾。
法 務部K他命防治專區當中資料顯示,周遭朋友或親人有以下現象,表示有可能在服用K他命:身體出現異常表徵─眼圈發黑、未感冒但經常流鼻水、吸鼻水、常昏 睡、很難叫醒、眼神不集中、精神恍惚、目光呆滯、異常體重變輕、常跑廁所。此外,房間出現異常現象─桌上、房間發現異常白色粉末、 出現電線走火般燒塑膠的氣味、異常的白色粉末小夾鍊袋、錫箔紙、吸食器(改裝的鋁箔包)。

不 少吸毒者都是好奇心使然,或在朋友的慫恿之下接觸毒品,當然也有人誤飲摻毒的飲料而成癮。吸毒者大多抱著嘗試的心理,自信不會再碰第二次,然而,通常一旦 碰毒就走上不歸路,癮頭難改,越陷越深。結果只有二條路,買毒花光錢財之後,被藥頭控制淪為販毒集團的一員,要不就是鋌而走險,偷搶拐騙籌措買毒的金錢。
多數吸毒者誤以為自首戒毒痛改前非便能自新,事實上,當毒癮發作時痛苦難耐,除非有過人的意志力,否則很難完全戒除。更有吸毒者抱著僥倖心理,認為吸毒的罪刑不重,頂多蹲幾年牢房,關出來又是一條活龍。事實上,吸毒會嚴重侵害身體健康,想當一條活龍比登天還難!
三 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蒙恩指出,長期使用K他命亦會導致身體許多器官損害。在心臟血管系統方面,K他命會使脈搏過速、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的負荷,容易 導致原本心臟不好的病人心臟衰竭。對於呼吸系統,K他命可能造成咽喉收縮、分泌物增加、氣管擴張、急性肺水腫、呼吸抑制等。
近年來K他命造成的慢性膀胱炎也成為長期濫用者的夢魘。K他命導致的慢性膀胱炎會讓患者不斷地想解小便,有嚴重的頻尿和急尿症狀,甚至5-10分鐘就要去一次廁所,每次的小便量並不多,晚上也無法安眠,必須一直起床上廁所。年紀輕輕便擺脫不了成人紙尿布。
毒品氾濫瀕臨失控的邊緣
學 者專家咸認,毒品氾濫學生濫用藥物的品項以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為最大宗,由於吸食、持有三級毒品,只要繳交行政罰鍰、參加講習,罰責相對輕微,使得三 級毒品更加氾濫,警政署資料顯示,吸食、持有三級毒品的青少年人數,從民國94年到103年增加逾15倍,檯面下的數字恐更驚人。
目前台灣法律規 定,製造、販賣第一級毒品,最重可處死刑;第二級毒品最重可處無期徒刑。至於第三、四級毒品,一直被詬病刑責太輕,沒有嚇阻作用。尤其是K他命入侵校園, 多名立委曾提案改列第二級毒品,但政府考慮到一旦吸食K他命需負刑事責任,青少年可能因留有前科紀錄而影響到未來就學、就業。
今年1月,立院三讀 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販售、製造第三級毒品如K他命,刑責從5年以上有期徒刑,提高7年以上有期徒刑;第四級毒品的刑責,也從3到10年有期 徒刑,提高為5到12年有期徒刑。至於K他命是否應改列第二級毒品,卻未在這次修法決定,仍維持現行條文。在行政與立法兩機構均未積極作為下,台灣的毒品 氾濫日益嚴重,特別是入侵校園問題,正瀕臨失控的邊緣,新世代幾已成毒世代,受害最大的將是整個國家、社會!
毒品毒你讓你樂極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