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必須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臺中」除了可以是一個創意、活力的國際文化城,相信也能營造成為一個讓市民活得自在並且尊重包容的「性別友善城市」。
自縣市合併以來,臺中市政府為維護婦女權益、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平權,設置「臺中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致力推動「性別平等」、「性別主流化」等政 策。透過市府團隊合作,將性別觀點納入政策、方案的規劃,整合跨局處資源,訂定102年為「性別友善年」,並發行「性別議題刊物」,讓「性別平權」成為新 生活運動,開創性別友善大臺中的新時代。
自縣市合併以來,臺中市政府為維護婦女權益、消除性別歧視及促進性別平權,設置「臺中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致力推動「性別平等」、「性別主流化」等政 策。透過市府團隊合作,將性別觀點納入政策、方案的規劃,整合跨局處資源,訂定102年為「性別友善年」,並發行「性別議題刊物」,讓「性別平權」成為新 生活運動,開創性別友善大臺中的新時代。
分工合作六小組 跨局資源整合
社會局表示,市府以「性別平等政策綱領」為施政藍圖,透過提升婦女權益六大行動策略及分工小組合作模式全力推動,重點包括:
(一)婦女與社會參與組:凡是牽涉臺中市任何面向的決定,都應具性別平等觀點及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惟屬於女性面項的事務應多傾聽女性意見,避免社會發展產生性別失衡情況,更能積極為既有制度、觀念注入來自不同性別的新鮮靈感,持續發揮創新的效果。
(二)婦女勞動與經濟組:協助消除婦女就業障礙,提供婦女就業、創業資訊、諮詢及相關服務,培育提升婦女職能。並關注弱勢婦女(原住民、新移民婦女、身心障礙婦女及青少女)之就業困境,提供多元協助管道。
(三)婦女福利與脫貧組: 規劃婦女福利政策,以增進女性就業、經濟安全為優先考量,並強化家庭支持體系,積極協助弱勢婦女減輕照顧負擔,促進婦女充分就業。
(四)婦女教育、媒體與文化組: 重視性別的階級、族群、城鄉及性傾向等方面的差異。同時,教育內容亦應避免以單一標準評量學習者,應呈現多元的文化與價值,使市民能認識、尊重及平等對待不同的社會群體。
(五)婦女健康與醫療組:重視女性的健康處境與需求,加強預防保健、生活和諧的健康概念,打破以防治疾病為主的醫療觀點。加強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在醫學研究中加入性別觀點,及關懷女性健康的議題。
(六)婦女人身安全與性別友善環境組: 透過政策創造一個婦女得以發展的安全、平等的環境,使婦女免於恐懼,避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家庭暴力及其他的性別暴力及性別歧視,以保障婦女人身安全,並建構安全無虞的友善生活環境。
社會局表示,市府以「性別平等政策綱領」為施政藍圖,透過提升婦女權益六大行動策略及分工小組合作模式全力推動,重點包括:
(一)婦女與社會參與組:凡是牽涉臺中市任何面向的決定,都應具性別平等觀點及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惟屬於女性面項的事務應多傾聽女性意見,避免社會發展產生性別失衡情況,更能積極為既有制度、觀念注入來自不同性別的新鮮靈感,持續發揮創新的效果。
(二)婦女勞動與經濟組:協助消除婦女就業障礙,提供婦女就業、創業資訊、諮詢及相關服務,培育提升婦女職能。並關注弱勢婦女(原住民、新移民婦女、身心障礙婦女及青少女)之就業困境,提供多元協助管道。
(三)婦女福利與脫貧組: 規劃婦女福利政策,以增進女性就業、經濟安全為優先考量,並強化家庭支持體系,積極協助弱勢婦女減輕照顧負擔,促進婦女充分就業。
(四)婦女教育、媒體與文化組: 重視性別的階級、族群、城鄉及性傾向等方面的差異。同時,教育內容亦應避免以單一標準評量學習者,應呈現多元的文化與價值,使市民能認識、尊重及平等對待不同的社會群體。
(五)婦女健康與醫療組:重視女性的健康處境與需求,加強預防保健、生活和諧的健康概念,打破以防治疾病為主的醫療觀點。加強醫事人員的性別意識,在醫學研究中加入性別觀點,及關懷女性健康的議題。
(六)婦女人身安全與性別友善環境組: 透過政策創造一個婦女得以發展的安全、平等的環境,使婦女免於恐懼,避免遭受性侵害、性騷擾、家庭暴力及其他的性別暴力及性別歧視,以保障婦女人身安全,並建構安全無虞的友善生活環境。
性別友善 幸福年年
社會局強調,為落實中央性別平等政策、宣示政府對性別平等的重視與推動性平政策的決心,臺中市政府以「全國創舉」的方式,將102年訂定為「性別友善年」。
貫穿一整年度的「性平接力連環報」自3月8日「國際婦女節」開始起跑,透過各局處室的合作與接力,每月制定一主軸、由一局處室提出與民眾切身、讓民眾有感的性別友善方案。
如:社會局的「性平搖籃 友善保母」、文化局的「女史無國界」、教育局的「打開性別的眼睛」、勞工局的「幸孕職場、友善企業」、建設局的「活化地下道友善空間」、交通局的「性別友 善司機」、原民會的「原民女人與文化」、環保局的「績優公廁暨性別友善廁所表揚」、衛生局的「輪椅旁的『男丁』天使」及農業局的「幸福農業-女性出頭 天」、客委會的「細妹安ㄎㄧㄤˋ」等。
完整涵蓋不同年齡、階層、身分、性別關注的多面向議題,以「整年度」、「全市府」的投入,讓民眾感受到性別友善的實質性與切身性,使市民養成性別平等觀點、為市民提供性別友善服務、讓市民度過一個幸福有感的「性別年」。

社會局強調,為落實中央性別平等政策、宣示政府對性別平等的重視與推動性平政策的決心,臺中市政府以「全國創舉」的方式,將102年訂定為「性別友善年」。
貫穿一整年度的「性平接力連環報」自3月8日「國際婦女節」開始起跑,透過各局處室的合作與接力,每月制定一主軸、由一局處室提出與民眾切身、讓民眾有感的性別友善方案。
如:社會局的「性平搖籃 友善保母」、文化局的「女史無國界」、教育局的「打開性別的眼睛」、勞工局的「幸孕職場、友善企業」、建設局的「活化地下道友善空間」、交通局的「性別友 善司機」、原民會的「原民女人與文化」、環保局的「績優公廁暨性別友善廁所表揚」、衛生局的「輪椅旁的『男丁』天使」及農業局的「幸福農業-女性出頭 天」、客委會的「細妹安ㄎㄧㄤˋ」等。
完整涵蓋不同年齡、階層、身分、性別關注的多面向議題,以「整年度」、「全市府」的投入,讓民眾感受到性別友善的實質性與切身性,使市民養成性別平等觀點、為市民提供性別友善服務、讓市民度過一個幸福有感的「性別年」。

社會局指出,隨著國際潮流對於「性別主流化」的推動,「性別平等」已是保障人權的表現,其所涉及的面向大至公共建設與政策規劃、小至日常生活服務。然而在傳統性別價值觀下,至今在許多生活面向仍充斥著性別偏見與歧視。
因此,期盼可以透過「性不性別由你」這本性別議題刊物,與大家分享臺中在地化的性別平等建設或服務,及介紹在地的性別友善空間與人物,並提供國際與臺灣性 別議題的新知,引入多元的性別資訊。讓「性別平權」的概念滲入你我的心中,讓大眾了解「性別平等不是要爭得面紅耳赤,而是一種真正落實於生活的共識」。
最終期待透過多元性別平等方案,讓「性別平權」的種子,慢慢在每個人的心中萌芽成長。(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