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恐怖攻擊事件震撼全世界,嚴密的反恐安檢,成為全球海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為了提高安檢效率,並做到滴水不漏,必須仰賴高科技的設備和器材,貨櫃專用電 子封條即是其中一項創舉,它不僅成為海關安檢的利器,更為廠商帶來更大的便利,大幅縮短通關時間,確保貨物安全。我國海關在這方面的成就與全球同歩,民國 99年12月,財政部台中關稅局在台中港建置RFID系統,成效卓著,各關稅局亦將陸續建置,並與國際各港口接軌,將有助於國內廠商出口的效能,並提升我 國經貿地位。 文/楊順發 圖/財政部台中關稅局
自從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事件以及CSI(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規範的提出,國際間積極重視全球物流供應鏈之安全管理機制與貨物快速通關等課題,對於貨櫃運輸的安全性要求愈加嚴格,也因此有效增 強官方對貨物運輸的監管,提高貨物安全防護水準,同時也促進了RFID在貨櫃安全應用導入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傳統貨櫃安全管理的作法。
可有效打擊私梟走私
儘管我國海關RFID電子貨櫃封條應用不到兩年的時間,但付出的努力卻獲得國際的肯定,美國權威期刊RFID Journal曾刊登專文,主題為「Active ESeals Expedite Cargo Shipmentsin Taiwan」,詳細說明台灣海關對主動式綠色通道(greenchannels)應用及相關技術,篇幅長達四頁,屬該期刊少見的長篇科技報導。
財政部台中關稅局局長陳錫霖指出,行政院自民國98年推動「優質經貿網路計劃」,「貨物移動安全」和「查驗技術現代化」為其中的兩項重要的子計劃,關稅局 建置的「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與「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檢查作業」,即依據前述兩項子計劃建置,其目的乃為了打造安全且便捷通關環境。
各個港口的轉口貨櫃中心,每天有大量的貨櫃間轉儲,長期以來私梟轉儲途中掉包走私。海關為杜絕不法走私,透過風險控管概念,篩選部份轉口櫃,指派海關關員 押運,增加航商押運費用成本,也浪費海關押運人力。為降低航商營運成本及增進貨物運輸安全前提下,民國92年由經建會邀集財政、交通兩部及學者專家共同研 商,決議推動試辦「高雄港轉口櫃免押運計畫」,以高科技RFID電子封條取代人工押運,獲致相當程度的成效。
中部乃我國最重要的製造業生產基地,經貿蓬勃發展,受到兩岸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以及製造廠商相繼到東南亞設廠布局的帶動下,扼中部進出口咽喉的台中港,近 年業務量急速成長,2010年裝卸量達到1億零700萬噸,正式邁入世界億噸大港行列。鑑此,關稅總局特擇定台中關稅局為建置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的 先導關稅局,並自99年12月1日起上線實施。
封條內的晶片含有一組32位元不能更改唯讀識別碼
陳錫霖局長說明「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的運作模式,首先經由關稅總局海運通關系,將相關資料與加封訊息傳輸到監控中心的RFID監控系統,同時將加 封訊息傳輸給貨櫃集散站與運輸業者,業者依加封訊息進行加封,並將加封資料回傳監控中心。貨櫃進出管制站與港區門哨時,由系統比對放行訊息、封條與貨櫃號 碼等資料,做通行控管,監控中心利用此對結果確實掌握貨櫃移動安全。
目前全球採用的RFID系統可區分為主動式、被動式。主動式內含電源,訊號由電子封條主動發射,此一系統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透過衛星追蹤訊號,隨時掌控貨櫃 的行蹤;不過,主動式RFID僅適用於固定的通關路線,才能回收電子封條。因此,目前該局採用的是內部不含電源的被動式RFID,完成通關後,一旦拆封即 不能再回收利用。
陳局長進一步介紹被動式RFID,封條內的晶片含有一組32位元不能更改、也不能重新寫入的唯讀識別碼,無法偽造,如果遭到破壞便無法傳輸訊號,監控中心隨即掌握狀況,緊急處理,保護貨櫃安全。
被動式RFID加封在貨櫃上,可利用手持機或固定式電子封條讀取器讀取,當加封被動式RFID的貨櫃離開貨櫃場時,使用電子封條車道,通過地面「磁性感應 區」,啟動車道上方的字元辨識系統(OCR)擷取車牌和貨櫃號碼、影像特徵辨識系統(ICR)擷取貨櫃影像。RFID固定式讀取器讀取封條號碼,資料經通 關系統比對正確,車道上亮綠燈,貨櫃即可通行。貨櫃抵達目的地進入櫃場管制站時,系統所擷取之影像會與出站時擷取的影像進行比對辨識,如此可有效防止貨櫃 在通關被掉包的走私弊端。
儘管被動式RFID經過兩個關卡的嚴密比對,確保貨櫃沒有被破壞掉包,但貨櫃在出港經過港區門哨管制站時,還要再經最後的把關,管制站車道上的RFID固 定式讀取器會再一次讀取電子封條訊息,比對車牌、貨櫃號碼等資料,所有的資料均相符時,車道的LED顯示器會顯示綠燈,放行貨櫃。陳局長指出,過去傳統的 檢核方式,司機必須下車繳交書面文件接受檢查,人工查驗非常耗時,經常看到門哨管制站前等候查驗的貨櫃車大排長龍,自從推動被動式RFID之後,貨櫃出港 時間大幅縮短。
主動式綠色通道是下一步的計畫
陳局長指出,在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下,企業靠管理爭取獲利空間,時間的管理乃重要環節,縮短時間就是節省成本,被動式RFID的推動對提升企業競爭有莫大的 幫助。另者,關稅局近年致力於十大革新,包括:效率、透明、廉能、服務、安全、便捷…,被動式RFID的推動正符合上述的要求。
在推動被動式RFID之前,關稅局必須派人押車,避免貨櫃在出港前被動手腳,使得關稅局的人力十分吃緊,人事成本也居高不下,被動式RFID的推動每年至 少可以為台中關稅局節省一百萬元以上的人事成本。再者,人員押車不免發生與業者串通舞弊的不法情事,被動式RFID的推動可有效杜絕,對端正風紀有甚大的 助益。對業者而言,申請採用被動式RFID通關,付出的費用也會大大的節省。尤其,未來推動與國際各港口間的跨境安全移動協議,採用RFID通關可讓貨櫃 在各個港口快速便捷轉運,將有助於暢旺企業進出口業務。
台中關稅局指出,在台中關稅局建置完成「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之後,目前其他關稅局也陸續建置中,未來電子封條的應用,若能推廣到自由貿易港區事業貨櫃(物)跨區間之運送控管,屆時將可串起全國各自由貿易港區,提升整體營運與管理效率,加速台灣經濟自由化。
主動式綠色通道是下一步亟欲推動的「貨物移動安全子計畫」,採用主動式電子封條因具GPS定位與3G通訊功能等,可即時追蹤與全程監控貨櫃動態。全國系統 完成後,貨櫃在邊境上與境內移動監控,將由目前點與線的監控,擴大為面的監控,有效提升我國境內貨櫃(物)移動安全層級,並與國際關務發展趨勢接軌。目前 我國規劃兩條使用主動式電子封條之綠色通道,應用於基隆關稅局所轄基隆港與台北港間之海運轉口貨櫃,及台北關稅局所轄桃園國際機場交接區與永儲公司間運輸 之空運貨物。
終極目的則是建置「跨境移動安全系統」,全面應用於轉口櫃、轉運櫃及進出口貨櫃。「跨境移動安全系統」全面建置後,屆時將可與WCO世界關務組織推動之國際貨櫃安全SAFE標準架構接軌,達成貨櫃運輸安全目標。
而為進一步擴大國際間RFID電子封條系統應用,關稅總局正積極推展與馬來西亞合作建立貨櫃跨境移動安全機制;同時,也透過國內具國際信譽的航運公司,積 極與星、港牽線,期望透過跨國安全機制合作,在有效的風險管理下,達到快速便捷通關與維護貨物供應鏈安全,並強化雙邊經貿關係,共享市場商機創造雙贏。
另一項利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
除了RFID電子封條系統的應用外,台中關稅局還有一樣安全、便捷的檢驗利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這項新科技也是在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普遍被世界各國 海關採用。這項技術屬非侵入式檢查,即使不必打開貨櫃查驗,也能讓不法貨品無所頓形,而這樣的作法也更能保障業主的權益。
陳局長指出,關稅總局最近增購了五台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其中該局分配2台於民國99年3月1日正式啟用,與RFID電子封條系統相得益彰,兩者同時成為通關查驗現代化、透明化、安全化、便捷化的兩大利器。
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採用之X光線性加速器,可產生380萬電子伏電以上之高能量射源,具有穿透250mm銅板的能力。藉由射源之高穿透力,配合先進影像解析 軟體功能,透過端末顯示影像與申報資料比對,研判有無夾藏。陳局長指出,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同樣可以大幅降低海關的人力負擔,也能減少業者成本、加速通關, 而非侵入式查驗亦可降低查驗時造成的貨物損壞之風險。
台中關稅局啟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以來,已獲致可觀的成效。過去以人工查驗一個貨櫃耗時九十分鐘,使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僅需十分鐘,其間節省了八十鐘的時間 成本。人工查驗一只貨櫃(含吊、拖及拆櫃費)的成本支出為六千元,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支出為零元。陳錫霖局長指出,去年一至十二月,台中關稅局機動式貨櫃檢 查儀檢查貨櫃28,497只,共節省業者與海關作業時間37,996小時,節能成本達17,098.2萬元。
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查獲不法夾藏案件也大為增加,情節較重大者,如於進口原棉貨櫃內,查獲夾藏走私中國大陸、菲律賓產製洋菸,數量2,422箱,總市價約新 台幣八千萬元。亦於報運進口樹皮與木屐貨櫃中,查獲以袋中袋方式夾藏毛重9384公斤的香菇絲、毛重1134公斤的龜板。
海空聯運轉口貨物實施「一段式通關」
除了現代化的硬體設備之外,台中關稅局還推動多項便民服務,同樣旨在加速通關,節省業者的成本。其中包括:1.全功能單一窗口─提供「一處收件、全程服 務」的整合服務。2.對於海空聯運轉口貨物實施「一段式通關」─降低業者經營成本。3.全方位案件查詢管道─可到局本部與各分支單位服務場所,利用電腦端 末或無線網路,現場即時查詢貨物通關狀態。
台中關稅局局長陳錫霖強調,因應中港加工出口區、中部科學園區的相繼設立,以及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的啟用、台中港自由貿易港區的正式營運,台中關稅局的業 務日益繁雜,如何藉現代化的軟硬體設備提高服務效率,乃當務之急,該局將致力追求「加速貨物通關、營造無障礙通關環境」的終極目標。
第二篇 封條進化史
封條是古代商人在貨櫃物品上貼上一個條狀貼紙,目的是避免貨櫃在運輸途中被人掉包,降低失竊的風險。封條持有者大多為:貨主(付貨人)、航商和海關等三 類。然而,封條事實上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心人還是能以仿冒的封條掩人耳目,迫使封條不斷進化,科技化的封條越來越難破解,越來越 安全。 文/楊順發 圖/財政部台中關稅局
傳統封條依用途不同可分成:貨櫃封條、法院封條、保安封條;依材質不同可分成:條紙封條、塑膠封條、金屬封條、電子封條。由於傳統封條的可偽性太高,往往 造成重大損失,有時損失甚至遠高過沒貼封條。因此人們為了尋求更好的安全與品質,逐漸演變出各種防偽封條,防偽封條更是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演化出電子封 條。
傳統貨櫃封條的來源可以分為三類:貨主(付貨人)、船運企業與海關。該封條目的多是為了避免貨櫃運輸途中可能發生被掉包、失竊的風險。不過,這種封條因為 必須目視加以辨別,難免因為人為有意或是無意的疏忽或是偽造,以致無法發揮預期的效果,而為了解決這些傳統封條所帶來的問題,促成了EFID電子封條的發 明與應用。
最常見的電子封條有兩種:第一種是以靠著內存電池並以亂數產生號碼的封條,該封條主要功用為提供物流過程車門、倉庫或貨櫃開關記錄使用,並可透過紅外線讀 取其中的紀錄,該封條的優點為可重複使用。除此,也有另外結合傳統貨櫃封條和無線射頻辨識技術,結合成的一次性封條。該封條利用無線射頻辨識的唯一性和難 以偽造的特性,減少貨櫃被掉包的風險。
RFID電子封條的正式名稱為「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此一技術係由英國人於1948年發展出來,用以在戰爭時,機場辨別敵我戰機時使用,而後由世界各國引用於不同用途;RFID的風潮,首 先是由美國最大的零售廠商沃爾瑪(Wal-Mart)率先發動,沃爾瑪要求其前100 大供應商,從2005年起必須導入RFID 系統,以方便管理貨品進出。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乃由讀取器(Reader)、晶片標籤(Tag)與應用系統端(Application System)所組合而成。主要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將電子標籤(Tag)內晶片中的數位資訊,以非接觸的通訊方式傳送到讀取器(Reader)中,讀取器 將擷取、辨識的電子標籤資訊後,即可作為後端應用系統進一步處理、使用或加值運用。
RFID雖然便捷,但仍有其盲點,在應用時必須加以克服,以避免在執行出現差池。其一是應用材料不良會影響Tag 天線效能。由於被動式RFID Tag標籤是由Tag天線透過無線電波從Reader吸收的能量與指令,而晶片中的資料也是由Tag天線透過無線電波與Reader溝通,而傳遞能量與指 令的無線電波會受到Tag 天線所貼附的材料影響,有些材料會吸收無線電波的能量(如水或有傳導性水溶液產品)、有些則會反射或折射(如金屬性或玻璃產品),也有些材料會與使傳遞的 無線電波頻段飄移到不同的頻段(如塑膠等產品),使Reader無法辨識。
其二是天線的方向性會影響RFID讀取率。雖然RFID 有長距離讀取、不須正視、同時可讀取多數Tag等優勢,但是RFID系統的可靠度仍受到Tag 與Reader的天線影響,需多天線設計時都有不同的天線能量場型,使得Reader 與Tag 傳遞能量仍有方向性問題,有些Tag 天線與Reader天線之方向性正交,會有無法吸收能量或無法接收到訊號之問題。而現實中的RFID系統,Tag的位置常會隨機使用,在不同的位置與隨機 的方向是使得讀取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其三是同時多數標籤讀取之Tag 訊號會有碰撞問題。RFID系統是由無線電波傳送訊號,倘若是Tag一個一個傳送訊號,讀取率自然高,但是,當多數電子標籤同時經過Reader時,處理 Tag 訊號碰撞的技術就很重要,目前產業中常用的多數標籤讀取技術有防碰撞技術(Anti-collision) 與二進位搜尋技術(Binary search) 等。
自從美國遭受911恐怖攻擊事件以及CSI(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規範的提出,國際間積極重視全球物流供應鏈之安全管理機制與貨物快速通關等課題,對於貨櫃運輸的安全性要求愈加嚴格,也因此有效增 強官方對貨物運輸的監管,提高貨物安全防護水準,同時也促進了RFID在貨櫃安全應用導入的蓬勃發展,改變了傳統貨櫃安全管理的作法。
可有效打擊私梟走私
儘管我國海關RFID電子貨櫃封條應用不到兩年的時間,但付出的努力卻獲得國際的肯定,美國權威期刊RFID Journal曾刊登專文,主題為「Active ESeals Expedite Cargo Shipmentsin Taiwan」,詳細說明台灣海關對主動式綠色通道(greenchannels)應用及相關技術,篇幅長達四頁,屬該期刊少見的長篇科技報導。
財政部台中關稅局局長陳錫霖指出,行政院自民國98年推動「優質經貿網路計劃」,「貨物移動安全」和「查驗技術現代化」為其中的兩項重要的子計劃,關稅局 建置的「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與「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檢查作業」,即依據前述兩項子計劃建置,其目的乃為了打造安全且便捷通關環境。
各個港口的轉口貨櫃中心,每天有大量的貨櫃間轉儲,長期以來私梟轉儲途中掉包走私。海關為杜絕不法走私,透過風險控管概念,篩選部份轉口櫃,指派海關關員 押運,增加航商押運費用成本,也浪費海關押運人力。為降低航商營運成本及增進貨物運輸安全前提下,民國92年由經建會邀集財政、交通兩部及學者專家共同研 商,決議推動試辦「高雄港轉口櫃免押運計畫」,以高科技RFID電子封條取代人工押運,獲致相當程度的成效。
中部乃我國最重要的製造業生產基地,經貿蓬勃發展,受到兩岸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以及製造廠商相繼到東南亞設廠布局的帶動下,扼中部進出口咽喉的台中港,近 年業務量急速成長,2010年裝卸量達到1億零700萬噸,正式邁入世界億噸大港行列。鑑此,關稅總局特擇定台中關稅局為建置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的 先導關稅局,並自99年12月1日起上線實施。
封條內的晶片含有一組32位元不能更改唯讀識別碼
陳錫霖局長說明「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的運作模式,首先經由關稅總局海運通關系,將相關資料與加封訊息傳輸到監控中心的RFID監控系統,同時將加 封訊息傳輸給貨櫃集散站與運輸業者,業者依加封訊息進行加封,並將加封資料回傳監控中心。貨櫃進出管制站與港區門哨時,由系統比對放行訊息、封條與貨櫃號 碼等資料,做通行控管,監控中心利用此對結果確實掌握貨櫃移動安全。
目前全球採用的RFID系統可區分為主動式、被動式。主動式內含電源,訊號由電子封條主動發射,此一系統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透過衛星追蹤訊號,隨時掌控貨櫃 的行蹤;不過,主動式RFID僅適用於固定的通關路線,才能回收電子封條。因此,目前該局採用的是內部不含電源的被動式RFID,完成通關後,一旦拆封即 不能再回收利用。
陳局長進一步介紹被動式RFID,封條內的晶片含有一組32位元不能更改、也不能重新寫入的唯讀識別碼,無法偽造,如果遭到破壞便無法傳輸訊號,監控中心隨即掌握狀況,緊急處理,保護貨櫃安全。
被動式RFID加封在貨櫃上,可利用手持機或固定式電子封條讀取器讀取,當加封被動式RFID的貨櫃離開貨櫃場時,使用電子封條車道,通過地面「磁性感應 區」,啟動車道上方的字元辨識系統(OCR)擷取車牌和貨櫃號碼、影像特徵辨識系統(ICR)擷取貨櫃影像。RFID固定式讀取器讀取封條號碼,資料經通 關系統比對正確,車道上亮綠燈,貨櫃即可通行。貨櫃抵達目的地進入櫃場管制站時,系統所擷取之影像會與出站時擷取的影像進行比對辨識,如此可有效防止貨櫃 在通關被掉包的走私弊端。
儘管被動式RFID經過兩個關卡的嚴密比對,確保貨櫃沒有被破壞掉包,但貨櫃在出港經過港區門哨管制站時,還要再經最後的把關,管制站車道上的RFID固 定式讀取器會再一次讀取電子封條訊息,比對車牌、貨櫃號碼等資料,所有的資料均相符時,車道的LED顯示器會顯示綠燈,放行貨櫃。陳局長指出,過去傳統的 檢核方式,司機必須下車繳交書面文件接受檢查,人工查驗非常耗時,經常看到門哨管制站前等候查驗的貨櫃車大排長龍,自從推動被動式RFID之後,貨櫃出港 時間大幅縮短。
主動式綠色通道是下一步的計畫
陳局長指出,在國際市場競爭激烈下,企業靠管理爭取獲利空間,時間的管理乃重要環節,縮短時間就是節省成本,被動式RFID的推動對提升企業競爭有莫大的 幫助。另者,關稅局近年致力於十大革新,包括:效率、透明、廉能、服務、安全、便捷…,被動式RFID的推動正符合上述的要求。
在推動被動式RFID之前,關稅局必須派人押車,避免貨櫃在出港前被動手腳,使得關稅局的人力十分吃緊,人事成本也居高不下,被動式RFID的推動每年至 少可以為台中關稅局節省一百萬元以上的人事成本。再者,人員押車不免發生與業者串通舞弊的不法情事,被動式RFID的推動可有效杜絕,對端正風紀有甚大的 助益。對業者而言,申請採用被動式RFID通關,付出的費用也會大大的節省。尤其,未來推動與國際各港口間的跨境安全移動協議,採用RFID通關可讓貨櫃 在各個港口快速便捷轉運,將有助於暢旺企業進出口業務。
台中關稅局指出,在台中關稅局建置完成「RFID電子封條監控系統」之後,目前其他關稅局也陸續建置中,未來電子封條的應用,若能推廣到自由貿易港區事業貨櫃(物)跨區間之運送控管,屆時將可串起全國各自由貿易港區,提升整體營運與管理效率,加速台灣經濟自由化。
主動式綠色通道是下一步亟欲推動的「貨物移動安全子計畫」,採用主動式電子封條因具GPS定位與3G通訊功能等,可即時追蹤與全程監控貨櫃動態。全國系統 完成後,貨櫃在邊境上與境內移動監控,將由目前點與線的監控,擴大為面的監控,有效提升我國境內貨櫃(物)移動安全層級,並與國際關務發展趨勢接軌。目前 我國規劃兩條使用主動式電子封條之綠色通道,應用於基隆關稅局所轄基隆港與台北港間之海運轉口貨櫃,及台北關稅局所轄桃園國際機場交接區與永儲公司間運輸 之空運貨物。
終極目的則是建置「跨境移動安全系統」,全面應用於轉口櫃、轉運櫃及進出口貨櫃。「跨境移動安全系統」全面建置後,屆時將可與WCO世界關務組織推動之國際貨櫃安全SAFE標準架構接軌,達成貨櫃運輸安全目標。
而為進一步擴大國際間RFID電子封條系統應用,關稅總局正積極推展與馬來西亞合作建立貨櫃跨境移動安全機制;同時,也透過國內具國際信譽的航運公司,積 極與星、港牽線,期望透過跨國安全機制合作,在有效的風險管理下,達到快速便捷通關與維護貨物供應鏈安全,並強化雙邊經貿關係,共享市場商機創造雙贏。
另一項利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
除了RFID電子封條系統的應用外,台中關稅局還有一樣安全、便捷的檢驗利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這項新科技也是在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普遍被世界各國 海關採用。這項技術屬非侵入式檢查,即使不必打開貨櫃查驗,也能讓不法貨品無所頓形,而這樣的作法也更能保障業主的權益。
陳局長指出,關稅總局最近增購了五台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其中該局分配2台於民國99年3月1日正式啟用,與RFID電子封條系統相得益彰,兩者同時成為通關查驗現代化、透明化、安全化、便捷化的兩大利器。
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採用之X光線性加速器,可產生380萬電子伏電以上之高能量射源,具有穿透250mm銅板的能力。藉由射源之高穿透力,配合先進影像解析 軟體功能,透過端末顯示影像與申報資料比對,研判有無夾藏。陳局長指出,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同樣可以大幅降低海關的人力負擔,也能減少業者成本、加速通關, 而非侵入式查驗亦可降低查驗時造成的貨物損壞之風險。
台中關稅局啟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以來,已獲致可觀的成效。過去以人工查驗一個貨櫃耗時九十分鐘,使用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僅需十分鐘,其間節省了八十鐘的時間 成本。人工查驗一只貨櫃(含吊、拖及拆櫃費)的成本支出為六千元,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支出為零元。陳錫霖局長指出,去年一至十二月,台中關稅局機動式貨櫃檢 查儀檢查貨櫃28,497只,共節省業者與海關作業時間37,996小時,節能成本達17,098.2萬元。
機動式貨櫃檢查儀查獲不法夾藏案件也大為增加,情節較重大者,如於進口原棉貨櫃內,查獲夾藏走私中國大陸、菲律賓產製洋菸,數量2,422箱,總市價約新 台幣八千萬元。亦於報運進口樹皮與木屐貨櫃中,查獲以袋中袋方式夾藏毛重9384公斤的香菇絲、毛重1134公斤的龜板。
海空聯運轉口貨物實施「一段式通關」
除了現代化的硬體設備之外,台中關稅局還推動多項便民服務,同樣旨在加速通關,節省業者的成本。其中包括:1.全功能單一窗口─提供「一處收件、全程服 務」的整合服務。2.對於海空聯運轉口貨物實施「一段式通關」─降低業者經營成本。3.全方位案件查詢管道─可到局本部與各分支單位服務場所,利用電腦端 末或無線網路,現場即時查詢貨物通關狀態。
台中關稅局局長陳錫霖強調,因應中港加工出口區、中部科學園區的相繼設立,以及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的啟用、台中港自由貿易港區的正式營運,台中關稅局的業 務日益繁雜,如何藉現代化的軟硬體設備提高服務效率,乃當務之急,該局將致力追求「加速貨物通關、營造無障礙通關環境」的終極目標。
第二篇 封條進化史
封條是古代商人在貨櫃物品上貼上一個條狀貼紙,目的是避免貨櫃在運輸途中被人掉包,降低失竊的風險。封條持有者大多為:貨主(付貨人)、航商和海關等三 類。然而,封條事實上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心人還是能以仿冒的封條掩人耳目,迫使封條不斷進化,科技化的封條越來越難破解,越來越 安全。 文/楊順發 圖/財政部台中關稅局
傳統封條依用途不同可分成:貨櫃封條、法院封條、保安封條;依材質不同可分成:條紙封條、塑膠封條、金屬封條、電子封條。由於傳統封條的可偽性太高,往往 造成重大損失,有時損失甚至遠高過沒貼封條。因此人們為了尋求更好的安全與品質,逐漸演變出各種防偽封條,防偽封條更是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演化出電子封 條。
傳統貨櫃封條的來源可以分為三類:貨主(付貨人)、船運企業與海關。該封條目的多是為了避免貨櫃運輸途中可能發生被掉包、失竊的風險。不過,這種封條因為 必須目視加以辨別,難免因為人為有意或是無意的疏忽或是偽造,以致無法發揮預期的效果,而為了解決這些傳統封條所帶來的問題,促成了EFID電子封條的發 明與應用。
最常見的電子封條有兩種:第一種是以靠著內存電池並以亂數產生號碼的封條,該封條主要功用為提供物流過程車門、倉庫或貨櫃開關記錄使用,並可透過紅外線讀 取其中的紀錄,該封條的優點為可重複使用。除此,也有另外結合傳統貨櫃封條和無線射頻辨識技術,結合成的一次性封條。該封條利用無線射頻辨識的唯一性和難 以偽造的特性,減少貨櫃被掉包的風險。
RFID電子封條的正式名稱為「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此一技術係由英國人於1948年發展出來,用以在戰爭時,機場辨別敵我戰機時使用,而後由世界各國引用於不同用途;RFID的風潮,首 先是由美國最大的零售廠商沃爾瑪(Wal-Mart)率先發動,沃爾瑪要求其前100 大供應商,從2005年起必須導入RFID 系統,以方便管理貨品進出。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乃由讀取器(Reader)、晶片標籤(Tag)與應用系統端(Application System)所組合而成。主要是透過無線通訊技術將電子標籤(Tag)內晶片中的數位資訊,以非接觸的通訊方式傳送到讀取器(Reader)中,讀取器 將擷取、辨識的電子標籤資訊後,即可作為後端應用系統進一步處理、使用或加值運用。
RFID雖然便捷,但仍有其盲點,在應用時必須加以克服,以避免在執行出現差池。其一是應用材料不良會影響Tag 天線效能。由於被動式RFID Tag標籤是由Tag天線透過無線電波從Reader吸收的能量與指令,而晶片中的資料也是由Tag天線透過無線電波與Reader溝通,而傳遞能量與指 令的無線電波會受到Tag 天線所貼附的材料影響,有些材料會吸收無線電波的能量(如水或有傳導性水溶液產品)、有些則會反射或折射(如金屬性或玻璃產品),也有些材料會與使傳遞的 無線電波頻段飄移到不同的頻段(如塑膠等產品),使Reader無法辨識。
其二是天線的方向性會影響RFID讀取率。雖然RFID 有長距離讀取、不須正視、同時可讀取多數Tag等優勢,但是RFID系統的可靠度仍受到Tag 與Reader的天線影響,需多天線設計時都有不同的天線能量場型,使得Reader 與Tag 傳遞能量仍有方向性問題,有些Tag 天線與Reader天線之方向性正交,會有無法吸收能量或無法接收到訊號之問題。而現實中的RFID系統,Tag的位置常會隨機使用,在不同的位置與隨機 的方向是使得讀取率降低的原因之一。
其三是同時多數標籤讀取之Tag 訊號會有碰撞問題。RFID系統是由無線電波傳送訊號,倘若是Tag一個一個傳送訊號,讀取率自然高,但是,當多數電子標籤同時經過Reader時,處理 Tag 訊號碰撞的技術就很重要,目前產業中常用的多數標籤讀取技術有防碰撞技術(Anti-collision) 與二進位搜尋技術(Binary search)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