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臺中市東勢新丁粄節」活動,預定於2月5日至10日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熱鬧登場。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表示,「紅龜粄」的「紅」色,象徵吉祥,「龜」甲象徵長壽,俗稱「紅粄」或「紅龜粄」,福佬人稱之為「紅龜粿」,東勢人不僅在每年元宵時節製作新丁粄,更熱衷於「鬪粄」,也就是賽「新丁粄」。新丁粄節的舉辦,不但成功吸引龐大觀光人潮,成為全國眾所矚目的民俗文化節慶活動,更榮膺列入全國客庄12大節慶。
客委會指出,「新丁粄」比賽由來已久,主要是起源於早期的農業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濃厚,產生重視生男孩的風俗,為了叩謝伯公(土地公)添丁賜福,因此稱為「新丁粄」。參加的人,依例繳納會費做為公賞賞金,會員中是年添丁或家中新婚者,需要製作紅龜粄給所有會員分享,凡是紅粄做得最大最重者,由公賞發給賞金嘉許。其他會員則依交情之深淺,賞給奉敬者或多或少的賞金,以壯其志,由於第一名獎金豐厚,又可名揚一時,因此參加者越做越大,深恐他人搶去頭采。
新丁粄的源起,顯然最初是希望將喜氣與同信仰的父老鄉親們分享;擇定每年元宵為期,則為延續新春的歡樂,同時也因此時,大家都還沒有正式工作,比較有時間在家裡「打粄」。只要在今年元宵之前添丁的人家,都可以到伯公(土地公)前表示自己的謝意與將喜氣與大家分享的誠意,後因人們爭相出鋒頭的心理,紅龜粄愈做愈大,遂而演變成為正式的比賽,而成一項特殊的元宵風俗。
東勢區每年皆舉辦的新丁粄比賽,近年來由於公部門的戮力投入支持下,熱鬧更盛往昔。從單純的新丁粄比賽,擴大成東勢元宵節的地方盛事。
榮膺列入全國客庄12大節慶

地方文化節慶活動具備了多元價值,可發揮多重功能,如開發地方經濟、促進觀光產業與觀光收益、促銷地方特產、塑造社區形象與意識、傳承文化信仰、提高地方活力與能見度、宣導保育理念、淡季市場行銷以及社區總體營造之推動等。因此,地方文化節慶活動已成為展現政府治理績效,打造地方品牌形象,落實社區總體營造的重要運作機制。
2012東勢新丁粄節的實質效益預期將可達成以下目標:包括招商引資的重要機制

客委會強調,一個成功的節慶活動不僅能夠以文化傳統藝術為發展基礎,更能夠藉此營造地方凝聚力並增加地方經濟效益。而這些透過節慶活動所可能帶來的正面功能正與文建會欲積極發展之地方藝術節所欲達成的目標相互輝映。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