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楊睿民 圖/台中市政府
「台灣塔」國際競圖」活動6月初正式起跑,第一階段於8月29日截止收件,並於11月11日公布競圖遴選結果,獲得競圖首獎將可獲得8.42億元服務費及該案的設計權,吸引不少建築師與建築事務所人員前往競圖說明會了解。
預估2016年底完工 2017年正式營運
承辦競圖說明會的建築師鄭明裕簡報指出,「台灣塔」之前階段的概念競圖所選出的「浪漫的眺望」作品並無任何優先入圍權,參賽者雖可就前階段得獎作品概念作為參考,但不代表一定可獲得勝出。
鄭明裕建築師表示,「台灣塔」高度從地面起算至少300公尺以上為原則,基地位在台中市水湳經貿生態園區之中央公園範圍內,基地面積約4.4公頃含城市願景館、附屬設施辦公空間,建築面積不得超過1公頃,工程預估2016年12月完成,2017年正式開始營運。
參賽者須就使用機能、建築設計、施工技術可行性、營運管理等提出先進與具創意之設計及開發構想,本案完成後將成為觀光客進入台灣觀光的第一站,因此除作為中台灣最重要之地標建築外,應塑造本區為觀光入口服務專區,「台灣塔」設置應從各個層面考量綠建築之可能性,包括材料使用、營建方式及建築生命周期等,儘量增設綠地及使用環保建材,另「台灣塔」必須可提供24小時的觀光休閒場域。「台灣塔」落成後,建築內除了觀景台之外,也將預留「水湳經貿園區願景館」、「都發局辦公室」、「台中美術館」等空間。

高難度較伊東豐雄的「音箱」,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鑑於之前市政府進行國家歌劇院國際競圖,由日本建築大師尹東豐雄得標,尹東豐雄以「音箱」的概念,設計出由連續的3D立體曲牆構成的建築,堪稱世界九大指標建築之一。但由於施工技術困難,以致工程發包連續五次流標,幸好,後來得標的麗明營造在集結國內外頂尖工程師相互激盪下,始克服施工上的障礙,終於可望於2014年完工落成。
一般認為「台灣塔」概念圖的難度與伊東豐雄的「音箱」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設計者的概念係以氮氣控制多座有如樹葉的大型電梯的上下,是否可行有待實際測試。再者,台灣多颱與地震,其安全性亦必須審慎考量。因此,「台灣塔」將來是否會像國家歌劇院一樣,讓營造廠商望而卻步,亦待觀察。對此,台中市副市長蕭家淇強調,羅馬尼亞的建築師Stefan Dorin的「漂浮」只是一種概念,細部設計者發想時可由此衍生,亦可加以演譯變化,但無論如何其魅力一定要能與巴黎鐵塔、上海明珠、廣州塔等世界級高塔一較高下,才能達到吸引國際觀光客前來台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