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有120年歷史的大同國小,整建完成的校史館,也讓一幅近百歲的台灣綜合立體地圖重見風華,這幅高掛牆上一幅將近百年的台灣綜合立體地圖,日據時期由學校師生共同製作完成,高約2.5公尺,寬約1.5公尺,以木材為材料,高山地形由一塊塊木材拚貼而成,立體地圖比率為15萬分之1,類似以人工拚貼木材製作的大幅地圖罕見,彌足珍貴。
■文.圖/李佳璟
剛過120歲生日的台中市西區大同國小,1899年創校名為「台中小學校」,專為日籍兒童設立的小學,1941年4月改稱「台中明治小學校」,為台灣在日據時代唯一以日本天皇為名的小學校。台灣光復,大同國小名為「自由第一小學」,光復國小名為「自由第二小學」,這兩所小學以台灣「光復」,世界「大同」成為新校名,讓這所學校的學生全都是「大同寶寶」。
獲傑出企業大力贊助
大同國小校長鄭麗娟表示,推動成立校史館,卻因經費有限,苦無機會籌畫,偶然機會中,獲悉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幫東海大學整建早期教職員宿舍,主動連繫請他協助整修校史館,江韋侖承諾贊助校史館裝修工程費用,由聯聚團隊投入整修裝潢工程作業,歷經半年時間,完成打造大同國小回憶與傳承的校史館。
大同國小校名由來及校史文獻,在新整修的校史館有脈絡可尋,台中市長盧秀燕寫的一手好書法,看到大同國歷經歲月的校史館,由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以建築專業工法,為母校大同國小整建換新貌,特別揮毫寫下「百年樹人」墨寶,祝福120年歷史的大同國小繼續培育下一代。
大同國小校史館化身為一座回憶與傳承的博物館,江韋侖說,以自己到世界各國走訪博物館經驗,投注在校史館文物保存,與所有畢業於大同國小的「大同寶寶」一起回味童年的校園生活。
江韋侖整建校史館,發揮建築工法專業,更呈現空間美感,校史館文獻不再束之高閣,而是成為延續歷史、創造歷史,有意義、有情感、有溫度的記憶空間,凝聚師生向心力,為大同國小的120歲紀錄新里程碑。
校友人才濟濟
「以前都是走路來學校上課,童年往事歷歷在目!」江韋侖說,學校傳道授業,還有為人處事的養成教育,一路走來打拚事業,與人際關係的緣份,他都秉持初衷,堅持好好做一件事,滾石不生苔,只要堅定的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定會成功。
大同國小培育許多優秀人才,如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聯聚建設董事長江韋侖、市議員黃守達、作家劉克襄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等,學子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