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烏日區五光路烏日福德祠雖是地方的信仰中心,但由於仿造大陸蘇州的古廟而建,外觀相當特殊,連接管理室的走廊及管理室,全都一體規劃,沒有拼湊而增加的違建,具有大廟壯觀樣式,在台灣應是絕無僅有,完工開放後,立即成為觀光景點,每天吸引大批國內、外的觀光客,搭乘遊覽車前往參觀,拍照留念。■ 文.圖/楊昌林

烏日福德祠位於五光路自治公園內,原廟興建於民國67年,設在自治橋頭,民國82年因五光路拓寬,遷建到五光路和公園路口旁的公有河川地上,搭蓋違建的臨時鐵皮屋供土地公棲身;到了民國86年,當時的省政府進行烏日河川新生地重劃工程,福德祠四周規畫為2公頃多的自治公園,施工單位要求管理委員會遷廟,管委會請示土地公,指示表明要守在麻園溪旁防水患,這座福德祠因而被保留下來。
鐵皮臨時廟宇改建
然而,美麗的公園內有一座鐵皮小廟,的確有礙觀瞻,福德祠管委會於是向合併前的台中縣政府申請改建廟宇,縣府要求建物要融入公園景觀並回饋地方;後經廣大信眾捐款1000多萬元,管委會決定一改過去常見的建築方式,於民國99年在鐵皮小廟旁新建古色古香的福德祠,並設有公廁及活動中心,供附近居民使用。
烏日福德祠管理委員會理、監事去年10月間完成改選,新的主任委員由劉金榜接任。管委會指出,由於土地公屢現神蹟,虔誠信徒無不感受其神威顯赫,捐獻十分踴躍,在資金充足之下,管委會決定一次建設完全,避免往後逐一拼湊,景觀不佳。一般土地公廟空間狹小,樣式簡單,烏日福德祠則具有地方角頭廟的規模,且樣式仿大陸蘇州古廟,雕樑畫棟,美輪美奐,十分講究。一體成型的石雕龍柱和天公爐,氣勢磅礡。廟前的金爐也與主廟風格一致;而為了保護環境,金爐花了逾百萬元安裝最先進的環保濾氣設備。
管委會辦公室和香客接待室位於主廟右側,有廊道銜接至主廟拜亭,為香客遮風避雨。主廟、辦公室和金爐都採用精美的琉璃瓦,融合成一片,具有整體感。由於設計很有古意,雖是新廟卻有古色古香的感覺。烏日福德祠規模雖不算最大,但以如此大手筆一次整體建成,在台灣堪稱首見。落成後,立即吸引各路香客前來朝聖。而為了發揮宗教教化功能,管委會還特別邀請善光寺師父於管理室傳授佛經及誦經。

鐵皮臨時廟宇改建
然而,美麗的公園內有一座鐵皮小廟,的確有礙觀瞻,福德祠管委會於是向合併前的台中縣政府申請改建廟宇,縣府要求建物要融入公園景觀並回饋地方;後經廣大信眾捐款1000多萬元,管委會決定一改過去常見的建築方式,於民國99年在鐵皮小廟旁新建古色古香的福德祠,並設有公廁及活動中心,供附近居民使用。
烏日福德祠管理委員會理、監事去年10月間完成改選,新的主任委員由劉金榜接任。管委會指出,由於土地公屢現神蹟,虔誠信徒無不感受其神威顯赫,捐獻十分踴躍,在資金充足之下,管委會決定一次建設完全,避免往後逐一拼湊,景觀不佳。一般土地公廟空間狹小,樣式簡單,烏日福德祠則具有地方角頭廟的規模,且樣式仿大陸蘇州古廟,雕樑畫棟,美輪美奐,十分講究。一體成型的石雕龍柱和天公爐,氣勢磅礡。廟前的金爐也與主廟風格一致;而為了保護環境,金爐花了逾百萬元安裝最先進的環保濾氣設備。
管委會辦公室和香客接待室位於主廟右側,有廊道銜接至主廟拜亭,為香客遮風避雨。主廟、辦公室和金爐都採用精美的琉璃瓦,融合成一片,具有整體感。由於設計很有古意,雖是新廟卻有古色古香的感覺。烏日福德祠規模雖不算最大,但以如此大手筆一次整體建成,在台灣堪稱首見。落成後,立即吸引各路香客前來朝聖。而為了發揮宗教教化功能,管委會還特別邀請善光寺師父於管理室傳授佛經及誦經。

投入公益發揮社教功能
除了硬體建設外,管委會更全力強化軟體內容。管委會總幹事何錦浴指出,該會為弘揚福德正神廉正、善心之德行,宣導淨化人心、善心好德及辦理慈善事務,委員和監事們已有共識,只要經費許可將戮力推行社會福利工作及辦理公益活動,以期「為地方祈福、為地方造福」,並宣導居民「善心好德,深信為善必有福報」。此外廟方亦積極籌劃辦理各種才藝傳授教學活動,利用福德祠管理室空間,提供社團或才藝老師傳授里民才藝及社團公益活動。並響應社會各項公益活動及重大賑災捐獻,以及辦理該里公益社團之捐助(環保志工隊、守望相助隊、社區志工隊、烏日義消分隊、義警分隊)。
除了硬體建設外,管委會更全力強化軟體內容。管委會總幹事何錦浴指出,該會為弘揚福德正神廉正、善心之德行,宣導淨化人心、善心好德及辦理慈善事務,委員和監事們已有共識,只要經費許可將戮力推行社會福利工作及辦理公益活動,以期「為地方祈福、為地方造福」,並宣導居民「善心好德,深信為善必有福報」。此外廟方亦積極籌劃辦理各種才藝傳授教學活動,利用福德祠管理室空間,提供社團或才藝老師傳授里民才藝及社團公益活動。並響應社會各項公益活動及重大賑災捐獻,以及辦理該里公益社團之捐助(環保志工隊、守望相助隊、社區志工隊、烏日義消分隊、義警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