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智慧城市專題報導
大聲說出中科最精彩的
科學園區專題報導
中科觀點
中科主播台
大肚山傳奇
封面故事
中科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科臉譜
中科快遞
中科繽紛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科報導
 .許電鍍業一個美好的明天
 .中科108條好漢 追求科技與文化精神的王永壯
 .華邦福委會專訪─給員工100%幸福
 .愛在歌劇院完美邂逅
 .台積電福委會終極目標
 .汽車胎壓監測器橙的電子佔盡天時地利
 .大城小麥、小城大愛

   上一頁  共 ( 547 ) 筆 / 第 ( 26 ) 頁 / 共  ( 30 ) 頁  下一頁    
每到小麥成熟季節,一望無際的綿延小麥田,飽滿的金黃麥穗隨風起舞,此起彼落麥草浪,詩意篇篇。 昔時只見於國外的風景片或影片,近年卻也能在台中大雅邂逅麥田。然而,遠在彰化南部風頭水尾的大城鄉,廣達100公頃的小麥田更為壯觀。大雅小麥僅提供給 金門酒廠當作麥種,但大城的小麥卻是提供國人最健康、天然的五穀雜糧,努力讓國人不再一昧依賴進口的穀類。 ■ 文/楊順發 圖/陳招宗


同樣位於海隅,相較於鹿港、芳苑王功,大城鄉的知名度小了很多,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提到知名台語歌王陳雷的家鄉西港,大家卻都知道;西港是大城鄉臨台灣海峽的小村莊。而大城鄉的地理位置在芳苑王功南方,為濁水溪的出海口北岸,與南岸的雲林麥寮相望,以西濱大橋相通。

「風頭水尾」難以耕種

因 位於濁水溪出海口,大城擁有占地相當廣闊的泥質灘地,是全國最大的濕地。「大城濕地」也已列入國家級重要濕地,面積廣達2萬1千多公頃。國光石化原本計畫 在此設立,仿六輕填海造陸,卻引來環保團體以破壞濕地生態為由強烈反對,終讓該計畫胎死腹中。稍後會提到大城後來之所以會發展小麥種植,與此有關。

大 城鄉地處濱海,一年四季吹著相當強勁的海風,冬季東北季風尤烈;加上缺乏淡水灌溉,農地又以砂土居多,係處在「風頭水尾」難以耕種的位置,因此大城靠海地 帶長期以來多以種植西瓜以及養殖業為主要發展。台灣一半以上的蜆,都是從這裡產出。七〇年代開始,居民開始大量養殖,民國83年養殖面積廣達630公頃, 是台灣最大面積、產量最多的養蜆重鎮。

在大城靠海地帶,往往可以看到蜆養殖池與養鴨池塘比鄰存在,因為水中的浮游生物及有機物質是蜆的食物來源, 而這裡主要是以鴨子的排泄物,加上特殊處理過的花生或紅豆片於水中發酵後,成為營養的「藻水」;這些藻水供應浮游生物充足的養分。另一方面,蜆的殼也可以 成為鴨子的飼料,因此綜合飼養的方式,是節省飼料開支的好方法。

大城鄉東邊則與竹塘和二林毗鄰,交界地帶的潭墘社區,距海邊較遠,土壤屬半砂土 質,已適合種稻,但近年卻致力於小麥和非基改黃豆的種植。潭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潭墘村長的劉辛川指出,2011年在環保團體和大城鄉民迫使國 光石化興建計畫取消後,行政院擬定了一項「彰化大城鄉經濟振興方案」,預計推動50公頃有機農業,但直到目前仍在紙上談兵的階段,當地子弟決心靠自己的力 量,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機農業。


東北季風反而成為小麥的利多

劉 辛川指出,由於大城位於風頭水尾,秋冬時節東北季風十分強勁,因此,只有第一期的春耕適合種植稻米,第二期和第三期以前大多改種花生、地瓜等旱作,但在日 治時代及戰後初期,先民也種植小麥和毛豆。地方人士鑑於小麥、黃豆等國際原物料,時常因天災欠收價格不斷翻漲,讓仰賴進口的烘焙、食品業者叫苦連天;另 者,歐美先進國家為增產推動基改小麥和黃豆,對人體健康是否有不良影響,爭議不斷。基此,眾人經討論後決定把先民種植小麥的紀錄重新找回來,並且以過去種 毛豆的經驗,種植非基改黃豆,希望能在有機農業市場找到自己的空間。

社區的社造工作者蔡宜家則指出,大城的潭墘地區藉深耕堡水圳引濁水溪灌溉農 田,濁水溪水挾帶厚厚的淤泥,富含有機質,十分肥沃,這是上天賜予農民最好的禮物,而這正是濁水溪米品質冠全台的「秘密武器」的主要原因,它也為小麥提供 最佳的天然有機肥;尤其是潭墘社區半砂土的土壤排水性佳,十分適合耐旱的小麥種植。

另外一方面,秋冬季節的強勁東北季風不利稻米生長,但對小麥卻 反而是利多,小麥不怕風,強勁的風勢讓害蟲無法侵害,乃最自然的「驅蟲良方」。蔡宜家指出,只有芽蟲不怕強風,成為當地小麥最容易發生的蟲害,幸好四通八 達的水圳成為救星,只要加強引水淹溉,芽蟲就去掉大半。不必噴灑農藥,也不必施化學肥料,讓大城潭墘的小麥成為百分之百的無毒農作。

當地多樣的農 作物也成為種植小麥的利多之一。一年四季約有三十幾種農作在這片土地上專業產出,較普遍的有稻米、花生、高麗菜及瓜果類。由於小麥無法在同一畝田年年種 植,否則會造成地力超過負荷,不種小麥的那一年,農民可以選擇輪作非基改黃豆、蕎麥、花生、高麗菜及瓜果類,讓土壤獲得喘息的機會,而農民也可以有其他收 入。

蔡宜家指出,農民以花生和小麥輪作,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採收花生時,為了避免傷及花生果實,通常都必須深挖,正好可以藉機一一挑除硬土,如此 更有利於小麥生長。蔡宜家自家也有種小麥,為了和社區居民交流種植心得,並讓各界人士更深入認識大城潭墘小麥,她花了很多時間,將種植的過程鉅細靡遺地紀 綠下來,並整理成完整的文字資料,圖文並茂。


百公頃黃金麥田美不勝收

小麥在第二期稻作收割前後白露(約十月中旬)到冬至撒種,隔年元宵節前後是小麥成熟收割的季節,呈現黃金麥田美麗的景象;尤其是黃昏時刻,在夕照之下一片金黃,令人心曠神怡,浪漫至極。特別是潭墘社區是一處偏僻農村,田園綿亘,視野開闊,黃金麥田更顯壯觀!

小 麥屬於粗放旱作,直接撒下種子讓它生根發芽,中間無需施肥(有些農民會使用一些有機肥當基肥),也不噴農藥(強調無毒),長到約90公分開花結種;唯一的 風險是它怕溫暖的南風(西南風),如果還沒熟成前就吹起南風,就整個乾黃毫無收穫。較靠近海邊風大的土地越適合種植小麥,比較不會感染黴菌病害。種植方法 有兩種:第一,稻草覆蓋法,在稻子還沒收割前就先撒下小麥種子,收割稻子時將稻稈切碎舖撒在上面(可以防止小鳥吃掉種子)。第二,耕耘法,在稻子收割後, 用耕耘機稍為淺耕再撒種子。

蔡宜家指出,農民之所以對種植小麥有很高的意願,其原因有三,其一是種植過程省工、省事;其二是成本比種稻低很多(省 水費、農藥費、肥料費);種植小麥除了不必經常引水、施肥、噴農藥之外,小麥是無殼的(不像稻米有殼),所以不需脫殼,可使用割稻機收割(使用專用的小麥 收割機採收量會更高)。

其三是價格還算可以,整體收益是稻米的二倍左右。如果每分地稻米可以收益五萬元,小麥則可以提高到十萬元。如果當年沒有種 小麥,而是輪種非基改黃豆,一公斤可以賣到45元,算是很令農民滿意的價格。蔡宜家指出,潭墘的農民們之前就有種植毛豆的豐富經驗,黃豆栽作技術也相仿, 所以品質上遠遠超越進口黃豆;甚至凌駕加拿大進口非基改黃豆,而在價格上卻比它低廉許多,她歡迎慣用加拿大非基改黃豆的食品業者,改用更優質的本土非基改 黃豆,品質不「走鐘」,成本卻可以節省很多。

大城潭墘社區重新找回小麥種植的紀錄,當地港墘社區碾米廠之子林世勳兄弟也是重要的推手之一。他 說,2011年慈心有機農業基金會到大城推廣有機小麥,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撒下種子,當時協助輔導的農改場研究員說,大城可能是全台最適合種麥的地方, 讓他更篤定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大城小麥主要品種為「台中選二號」,蛋白質約12%,比中筋略高一點。研究指出小麥種植以溼度影響最深,相對濕度 越高,「麵筋指數」越低,也就是製成麵包的特性越差;溼度88%是蛋白質含量的臨界點,在這之前濕度高,蛋白質高,超過後蛋白質會開始下降。因此,台灣小 麥適合種在高溫、低濕、高日照的地方,大城正符合這樣的種植條件。

米麥混食健康滿分

不 過,大城的農民一開始並不知道這層關係。林世勳指出,雖然50年前大城曾是小麥種植重鎮,但畢竟中間斷層半個世紀,熟悉種植技術老人家大多不在了,必須從 頭摸索起。第一年,竟有農民為了除雜草,仿照水稻方式放水淹田,草是沒長,但小麥也全軍覆沒。正當大家感到洩氣之際,幸好有一位78歲的阿嬤,年輕時曾種 過小麥,如果不是她提醒小麥是旱作,調整農民的觀念,以及還好有政府對小麥田每公頃4萬5千元的補助,大城搞不好就沒有人要種小麥了。目前大城小麥栽種的 農民以大城鄉農會雜糧產銷班第一班為主。

林世勳思忖著小麥光是種出來還不夠,產銷才是最大的問題。曾有熟識的麵粉廠表示,在祖父那一代,台灣小麥 可以磨到高筋麵粉,做麵包沒問題,但可能是因為天氣變熱了,小麥生長期縮短,蛋白質含量也降低。他和哥哥林明煬每天在碾米廠苦思解決辦法,看著碾米機,兩 人靈機一動:「不如直接磨小麥做麥仔飯吧!」經跟長輩商量之後,才得知原來他們的祖父也曾種過小麥。當時除了送到麵粉廠製成麵粉外,還會加到飯裡直接食 用,米麥一家親,不過當時小麥粒沒有處理過,外殼粗糙難下嚥,是老人家可怕的夢魘。

憑著家傳的碾米技術,兄弟倆自己改裝機器,不斷試驗去皮比例,既要保留最營養的胚芽,又得兼顧口感,試了超過3個月,終於抓到黃金比例,麥粒經過烹煮後Q彈富香氣。林家兄弟把麥粒取名「糧・新發現」,帶著雙關意味。

林 世勳認為,既然大城小麥筋性不足以高到能做麵包,發展穀粒或許是另一項出路。小麥不要太精緻加工,只要易於入口即可,其膳食纖維是糙米的5倍,蛋白質含量 是白米的1.7倍,很多生機店主打薏仁、十穀飯,價格高得誇張,而且多半是進口貨,用本土小麥取代,對糧食自給率 也是一大幫助。

林家兄弟將加工 過的小麥,以真空包裝,分600公克和1000公克大小不同的包裝,以優惠價格每包85元和130元接受訂購宅配,比市售雜糧便宜很多。林世勳指出,進口 穀糧遠渡重洋,耗費時日,吃不到本土自產小麥的新鮮口感和麥香。最重要的是,本土自產的小麥完全是天然品種,絕無基改,對健康沒有疑慮!

但畢竟國 人以稻米為主食,不習慣吃單純的小麥,所以,米麥混合是最理想的方式,白米可以增加口感,小麥可以增加香氣,更能彌補白米大多營養流失的缺點。其理想的米 麥比例是2:1,炊煮時免浸泡,十分方便。小麥亦可煮粥,並可加入綠豆、紅豆、桂圓等,增加口感層次,也更富營養價值;加冰糖煮成甜粥,即成溫補的八寶 粥。

社造活動吸引外客

林家兄弟80多歲高齡母親更指導他們重拾製作小麥粿的技巧,她說,以前農家自己種小麥,收割打穗後,用太陽曬,曬乾後就用石磨研磨,加點水磨成漿,切些韭菜和高麗菜,下鍋煎成麥仔粿,就是阿嬤心中五星級的美味。小麥還可以用來製作肉粽,米香、粽香、麥香,吃得更津津有味。

潭 墘社區的家政班也仿照爆米香的方法,用小麥、花生、麥芽等材料製成「爆麥香」;純麥的取名「麥花香」,米麥混合的取名「麥稻爆(取「賣到爆」的諧音)」。 果然口口香脆,齒頰留香,大受歡迎。社造工作者蔡宜家更進一步用營養豐富的小麥肤製作手工香皂。小麥肤可以去除皮膚角質,並提供皮膚營養素。蔡宜家指出, 潭墘社區推動社區營造有成,歡迎各界組團前來參訪,發現大城麥鄉之美,還可以體驗DIY的樂趣。

建立麥鄉,潭墘全體動員,連小朋友們都沒閒著。潭 墘國小校長謝添裕指出,在一次全國性的網路活動,全校師生以潭墘小麥為主題,讓小朋友們親身觀察小麥的種植和生長過程,並整理成圖文並茂的資料檔案。這麼 做可以幫助小朋友與家鄉的小麥田產生更深厚的情感,讓小麥在潭墘不斷紮根;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藉此為潭墘的小麥打開知名度。

林世勳指出,起初大城小麥和喜願共和國契作,供應小麥給他們磨粉製成健康麵包,在喜願共和國帶動下,大城小麥面積從最初的10公頃到第二年的70公頃,現又打開出雜糧市場,目前更突破100公頃,未來還要朝向二、三百公頃的目標邁進,成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小麥種植地區。

儘 管,大城種植小麥的農民對於發展前景十分樂觀,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本土小麥和大宗進口小麥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台灣每年進口120多萬噸小麥,今 年全台小麥種植面積至少有500公頃,產量創下10年新高,來到400多公噸,雖仍不到進口量0.1%。令種植小麥農民感到鼓舞的是,農委會的糧食供需統 計,稻米食用量創下十年新低,反觀吃小麥製品的人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小麥」為萬榖之王,全球年產量約在5億8千萬噸以上,加工用途廣泛,與稻米同為維繫人類生存的主要糧食之一。台灣2009至2010年進口年均在118∼123萬公噸,進口的小麥與稻米的產量旗鼓相當。因此,本土小麥在國內糧食市場上,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亟需新品種提升質與量

既然無法求量,卻可以努力求質。若就價格,小農制的本土小麥絕對敵不過大規模栽作的進口小麥,但在品質上卻足以抗衡。台灣現在主要使用的小麥品種為台中選2號及少量的台中34號。為什麼選用這兩種品種?這和台灣小麥的栽種歷史有重要關係。

早 年台灣栽種小麥多是為了造酒,因此選擇的小麥不以筋性高低為目的,而是要選擇抗病、早熟、高產的品種;其中選2號及34號抗病性佳,而選2號更有生育期最 短(約120天)的優勢,提早收成除可減少天氣影響,也不會耽誤一期稻作的播種,因此是目前種植最多的小麥品種。至於要運用在糧食上,農政單位必須協助農 民再開發出更適合台灣土質、氣候條件的小麥新品種,在質與產量上更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