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山城地區交通路網 活絡經濟、觀光產業發展
「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自國道4號豐勢交流道,跨越台3線後,往東以隧道穿越公老坪山區,出隧道後採高架道路方式跨越台3線及東豐自行車道,至大甲溪南岸改採路堤方式沿河岸東行,再轉往東南跨越大甲溪後,循既有防汛道路至東勢大橋東端跨越台3線銜接至台8線止。路線全長約9.6公里,其中隧道長約2.0公里,橋樑長約4.1公里,預計約需經費91.21億元。

本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經臺中市政府環保局於103年3月21日第25次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審查通過。目前臺中市政府建設局已完成優先標「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第四標-跨大甲溪橋樑段工程)」細部設計,已於上(8)月19日發包完成,並於上(8)月31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全線預計於109年完工。
建設局指出,本工程完工後將可提供東勢、新社、石岡、和平等山城地區進出國道4號及國道1號、3號之運輸孔道,及改善台3線豐原石岡段間之交通瓶頸。同時加強東勢、新社、石岡、和平納入臺中生活圈之運輸機能並且能活絡山城之經濟及觀光產業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跨大甲溪橋樑段工程以「在地情」的鄉土文化為設計意念,豐富了橋樑建築的在地情感,更尊重了當地民眾的信仰文化。

建設局指出,本工程完工後將可提供東勢、新社、石岡、和平等山城地區進出國道4號及國道1號、3號之運輸孔道,及改善台3線豐原石岡段間之交通瓶頸。同時加強東勢、新社、石岡、和平納入臺中生活圈之運輸機能並且能活絡山城之經濟及觀光產業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跨大甲溪橋樑段工程以「在地情」的鄉土文化為設計意念,豐富了橋樑建築的在地情感,更尊重了當地民眾的信仰文化。

【橋型方案:鯉躍龍門脊背橋】
【設計發想 :大甲溪守護-鯉魚伯公傳說】
【橋樑意象:在地情】
詩曰:「洞天自古號鯉魚,當日立社稱神,此等靈機構造化,福地流傳名紫蟹,於今水源自有主,這般景運巧推排」。相傳當時有人在街道下方斜坡砌建石崁護坡,完工後發現隨地形起伏的石崁形狀很像一條偉大鯉魚,尤其櫛比排列的石頭,與鯉魚的鱗片宛如一致,令附近居民嘖嘖稱奇。遂於魚頭位安置神位,供奉「伯公」,居民前來請示疑難,皆靈驗異常,從此一傳十、十傳百,不數年香火鼎盛。

【設計發想 :大甲溪守護-鯉魚伯公傳說】
【橋樑意象:在地情】
詩曰:「洞天自古號鯉魚,當日立社稱神,此等靈機構造化,福地流傳名紫蟹,於今水源自有主,這般景運巧推排」。相傳當時有人在街道下方斜坡砌建石崁護坡,完工後發現隨地形起伏的石崁形狀很像一條偉大鯉魚,尤其櫛比排列的石頭,與鯉魚的鱗片宛如一致,令附近居民嘖嘖稱奇。遂於魚頭位安置神位,供奉「伯公」,居民前來請示疑難,皆靈驗異常,從此一傳十、十傳百,不數年香火鼎盛。

【結構配置】
單塔單索面脊背橋採單跨跨徑120~150公尺之兩跨連續樑對稱配置,塔高約33公尺。混凝土主橋塔由一高一低的鯉魚型橋塔構成,形塑鯉魚流線身形,展現鯉魚樣貌,充分融入在地文化信仰打造城鎮新地標。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廣告)
單塔單索面脊背橋採單跨跨徑120~150公尺之兩跨連續樑對稱配置,塔高約33公尺。混凝土主橋塔由一高一低的鯉魚型橋塔構成,形塑鯉魚流線身形,展現鯉魚樣貌,充分融入在地文化信仰打造城鎮新地標。 (臺中市政府建設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