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中市在市長胡志強領導推動下成為中部地區(苗栗縣、南投縣、彰化縣、臺中市及雲林縣)的低碳示範城市;市府秘書處秉持胡市長施政理念,積極推動城市低碳 永續經營,並強化執行各項低碳措施。今(103)年5月完成「臺中市政府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屋頂平臺設置太陽光電板工程」,成為市府推動低碳城市亮點重要建 設,日後將開放民眾及產業界參觀,並作為教育、
宣導及參訪示範建設。
宣導及參訪示範建設。

太陽光電 國家政策
秘書處表示,市府為配合國家提倡節能減碳政策,發展再生能源之應用,於100年協商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國家節能減碳政策,本著敦親睦鄰及回饋市民美 意,補助市府辦理「臺中市政府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屋頂平臺設置太陽光電板工程」所需經費70%補助款。工程已於上(5)月完工,並於同月30日舉行啟用典 禮,由胡市長親自主持,邀請市府一級機關首長、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台電(股)公司代表及民意代表等多位貴賓共同見證。
市長胡志強強調,低碳生活不是「政策選項」,而是人類共同的「必然依歸」,臺中市做為中部地區低碳示範城市,位居中臺灣核心及交通運輸樞紐,具備作為建構 中部低碳生活圈領頭羊之潛力。市府透過在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建置太陽能發電設備,示範公部門節約能源,落實減碳成效,更歡迎市民參觀,把節能減碳的觀念及綠 色能源推廣到大臺中,共同打造低碳樂活城市。

秘書處表示,市府為配合國家提倡節能減碳政策,發展再生能源之應用,於100年協商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國家節能減碳政策,本著敦親睦鄰及回饋市民美 意,補助市府辦理「臺中市政府臺灣大道市政大樓屋頂平臺設置太陽光電板工程」所需經費70%補助款。工程已於上(5)月完工,並於同月30日舉行啟用典 禮,由胡市長親自主持,邀請市府一級機關首長、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台電(股)公司代表及民意代表等多位貴賓共同見證。


市府太陽能光電系統屬於併聯型發電系統,由太陽能光電板產生電力,經由變流系統轉換成交流電,以供市電使用。本案共裝設單晶矽、多晶矽、追日型及CIGS 薄膜型等4種不同樣式的太陽能光電板。單晶矽太陽能模組的發電效率高,性能穩定;多晶矽太陽能模組的價格經濟,使用較普遍;CIGS薄膜型太陽能模組的光 吸收能力佳,適合建築一體;追日系統的發電效率則較固定型系統高。



固定型及追日型 發電效率最大化
太陽能發電系統分為固定型及追日型,固定型為較常見的太太陽能發電系統分為固定型及追日型,固定型為較常見的太陽能系統安裝型態,經過方位與周遭環境評估 後,避開遮蔭問題,並依年平均發電效率最大化的角度所設計,再將太陽能模組鎖固於支架上。又因太陽的位置每時每刻都不同,為使模組接收太陽光能的總量達到 最高,追日型系統即可從日出到日落,自動準確地對正太陽的位置,其發電效率為固定型系統的135%~210%。
秘書處指出,市府裝置的太陽光電板總容量158.8瓩(kWp)(單晶矽、多晶矽、追日型及CIGS薄膜型,分別為77.5瓩、34.8瓩、6瓩及 40.5瓩),一年總發電量約20萬度,等同臺灣大道市政大樓10部電梯1年的用電度數。若以一般家庭1年的用電量計算,等同可提供55戶使用;市府每年 能減少近新臺幣60萬元電費支出,達到節能減碳及節省公帑之目的。
此外,市府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一套監控系統,藉由監測電腦展示資訊,螢幕可顯示即時發電圖表。展示資訊包含即時發電量、日照、模組溫度、CO2減碳量、當 天發電量及發電時間等;同時提供QR CODE,讓民眾不用輸入網址也能透過網路連結網站,瀏覽即時發電資訊,使市民了解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運作。
太陽能發電系統分為固定型及追日型,固定型為較常見的太太陽能發電系統分為固定型及追日型,固定型為較常見的太陽能系統安裝型態,經過方位與周遭環境評估 後,避開遮蔭問題,並依年平均發電效率最大化的角度所設計,再將太陽能模組鎖固於支架上。又因太陽的位置每時每刻都不同,為使模組接收太陽光能的總量達到 最高,追日型系統即可從日出到日落,自動準確地對正太陽的位置,其發電效率為固定型系統的135%~210%。

此外,市府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一套監控系統,藉由監測電腦展示資訊,螢幕可顯示即時發電圖表。展示資訊包含即時發電量、日照、模組溫度、CO2減碳量、當 天發電量及發電時間等;同時提供QR CODE,讓民眾不用輸入網址也能透過網路連結網站,瀏覽即時發電資訊,使市民了解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運作。


太陽能發電為綠色能源,是一種乾淨永續的能源產生方式,並有效減少碳排放量,能為人們帶來節能與環保的全新生活。臺中市推動太陽能發電,目前已從公有建物 開始實施,家戶部分可從新建案優先鼓勵,希望逐步落實臺中市的低碳政策。目前公有設施發電量已達8.8百萬瓦(mWp),足供4,000戶家庭使用;全市 則多達40百萬瓦(mWp),足以提供2萬戶家庭使用。 (臺中市政府秘書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