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智慧城市專題報導
大聲說出中科最精彩的
科學園區專題報導
中科觀點
中科主播台
大肚山傳奇
封面故事
中科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科臉譜
中科快遞
中科繽紛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科報導
 .中科東向聯外道路何時通?
 .科技大廠高產能的幕後英雄─高僑公司面板自動化設備
 .中科管理局新行政大樓年底啟用
 .技職有藍天
 .部落的希望工程
 .中科大廠社團活動強強滾
 .中科后里園區第一廠啟用瑞晶電子擘畫全球最大12吋晶圓製造廠

   上一頁  共 ( 547 ) 筆 / 第 ( 74 ) 頁 / 共  ( 79 ) 頁  下一頁    
■文.圖/葉志雲

◆《沉思者》:這件銅雕作品,是以羅丹創作的石膏作品為原模,1998年再翻鑄限量雕塑,有3種尺寸,大件180公分高、中件71.6公分高、小件高37公分。

《沉思者》1888年首度在哥本哈根展出,原名為《詩人》。《沉思者》塑造了一個強而有力的男子,巨人彎著腰,正在沉思,內心陷入痛苦掙扎;這獨特的姿勢,右手托著下頜,屈著膝,身體蜷曲著,肌肉因緊張而顯得緊繃,使人覺得作品中的人物正深深陷入絕對的冥想之中,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頭觸及嘴唇的姿態,表現出一種極度痛苦的心情。

對於羅丹為什麼要用這尊粗壯結實的裸體形象來創造《沉思者》,並準備把它安放在他大件浮雕門飾《地獄之門》頂上;羅丹自己的說法:「一個人的形象和姿態必然顯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體表達內在精神。對於懂得這樣看法的人,裸體是最具有豐富意義的。」

羅丹在這件作品中,採用了現實擬真的精確手法,同時表達了與詩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義思想,以及他們對人類苦難遭遇寄予極大的同情和悲痛。

◆《巴爾札克》銅雕作品,是以羅丹創作的石膏作品為原模,1998年再翻鑄限量雕塑,尺寸270公分;名作家巴爾札克生於1799年,1850年去世,享年51歲;巴爾札克過世不久,亞歷山大杜馬提議為這位名人塑造紀念雕像,羅丹除此雕像外,也進一步增加其他創作,如《裸體巴爾札克》、《大肚子的裸體研究》等半身像及石膏研究作品。 



◆《青銅時代》是羅丹第一件傑作,於1876年完成,羅丹最早以石膏為原模,1998年再翻鑄限量雕塑。羅丹於1875年開始為巴黎藝術沙龍製作與真人大小相同的男人裸體塑像,這件《青銅時代》便是他以青年人在朦朧中逐漸甦醒,象徵文明時代開始的創作,模特兒是個年僅20歲的比利時士兵。

在羅丹眼中,他非常喜歡這個士兵擺出那個不符常規又不太學術的自然體態;這裸體雖是傳統題材,但形塑非常自然,沒有希臘和羅馬雕塑那種誇大的肌肉組織,1877年在布魯塞爾展出時,即被懷疑真實性;回到巴黎後,羅丹將作品交給巴黎藝術沙龍,有評論家亦對他精準的人體構造產生懷疑,指責《青銅時代》不是件雕塑,而是直接用模特兒本人身體翻模而成,甚至說是由屍體鑄造。

羅丹遭受毀謗,整整三年,才獲得平反,《青銅時代》才得以在巴黎藝術家沙龍展出,巴黎市並購買了石膏及銅雕作品,羅丹也因此得以證明自己清白,並開始出名。



◆《永恆的春天》是羅丹以永恆為主題系列雕塑中代表作,表現的是一對依靠岩石熱吻的情人,男子舒展左臂搭在岩石上,雙腿矯健修長,左腿向右跨一步,右臂環抱少女雙肩,少女臉高高地向他揚起,他的臉向下望,向著懷中少女的臉,整個人如同一隻展翅俯衝下的雄鷹;少女將整個身體重心向上迎接男子的吻,他雙腿貼地,女性娟秀腴潤的身軀在男子強健臂膀摟抱下美妙地彎曲,像是從愛神丘比特手中掉落的彎弓,在這弓形上端,他們深深接吻

。 

《永恆的春天》與其它永恆系列主題雕塑一樣,都是羅丹和他那美麗學生與助手卡蜜兒的那段愛情生活的映照。



◆《吻》銅雕作品是以羅丹創作的石膏作品為原模,1998年再翻鑄限量雕塑。採脫蠟鑄造技法,靈感來自羅丹對卡蜜兒的激情。

《吻》是羅丹最著名且重要作品之一。起初因《地獄之門》而生,日後成為羅丹反覆創作題材,共有6種不同尺寸;1886年,羅丹創作此件作品石膏模,隨後又做了高190公分的巨形紀念碑式雕塑。

《吻》是羅丹另件極富盛名作品,靈感源自但丁《神曲》中愛情悲劇的男女主角保羅和法蘭西斯卡,1887年首展時,不但不得好評,還被攻擊為色情之作,更被嘲笑為「飽受批評之吻」,其中一個原因應是《吻》為當時最大膽作品,展出後才發現觀眾反應熱烈,大受歡迎,於是法國政府要求羅丹將之製成大理石雕像,於1889年法國萬國博覽會再次展出。 

羅丹的《吻》深刻表達男女情愛間令人悸動心蕩的激情,男女兩人相擁的緊密姿勢,嚴密而無間隙的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體,心心相印中,似乎除了急促呼吸之外,一切時空運轉都已靜止下來,而且與外面世界相隔絕。羅丹為此大膽之作辯護說:「裸體同淫猥或放蕩無關,它表現的是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