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余淑惠
是個秋冬交接的黃昏,到大坑郊區訪友,揮手道別之際,瞥見隔壁鄰居牆上結了許多綠色的果實,朋友告訴我說:「那是愛玉」。不過仔細一看,篤定地對友人說:「是薜荔,愛玉的親戚,只是外觀有點相似而已」。這同時也讓我想起念書時,曾因這株植物和老師之間的一些趣事。那時正讀唐朝柳宗元的詩作;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那時五穀不分的我,對「密雨斜侵薜荔牆」,總自認為應是「密雨斜侵碧綠牆」,才合乎邏輯與情理,偏偏老師對植物也不熟悉,只解釋屈原也曾在《離騷》中多次提到芙蓉與薜荔這類植物來作譬喻。然而這個解釋並不能說服我的自以為是。一直到多年後走進植物的世界時,遇見一道綠牆爬滿了細細橢圓形葉的藤本植物,非常的優雅好看。查證之下才知,原來這就是詩中的薜荔牆啊!
然而學藝不精的我,就認為已經認識「薜荔」。某日又看到一牆葉子長的有點像芭樂葉加上有幾顆綠色果子,脫口而出那是「愛玉」,同學糾正我是「薜荔」。奇怪的葉形明明差異性那麼明顯,為什麼會是同一種植物呢?喔植物的成長,也類似人類一樣,有的長大十八變,幼時與成長多年後完全不同。這讓我在做自然觀察時體悟到,除了外觀特徵的辯識外,因時間的成長而產生變化更是重要。天地間所有生命體都有著共通的微妙處存在著。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那時五穀不分的我,對「密雨斜侵薜荔牆」,總自認為應是「密雨斜侵碧綠牆」,才合乎邏輯與情理,偏偏老師對植物也不熟悉,只解釋屈原也曾在《離騷》中多次提到芙蓉與薜荔這類植物來作譬喻。然而這個解釋並不能說服我的自以為是。一直到多年後走進植物的世界時,遇見一道綠牆爬滿了細細橢圓形葉的藤本植物,非常的優雅好看。查證之下才知,原來這就是詩中的薜荔牆啊!
然而學藝不精的我,就認為已經認識「薜荔」。某日又看到一牆葉子長的有點像芭樂葉加上有幾顆綠色果子,脫口而出那是「愛玉」,同學糾正我是「薜荔」。奇怪的葉形明明差異性那麼明顯,為什麼會是同一種植物呢?喔植物的成長,也類似人類一樣,有的長大十八變,幼時與成長多年後完全不同。這讓我在做自然觀察時體悟到,除了外觀特徵的辯識外,因時間的成長而產生變化更是重要。天地間所有生命體都有著共通的微妙處存在著。
薜荔小檔案
別名木蓮、風不動、文頭果。
分布全省平地或低海拔山野。
攀緣性藤本,可攀附於石頭、樹幹或牆壁上,嫩枝有毛。
葉革質,短柄,互生而排成兩列。
隱花果倒圓錐狀球形,上半部有白色斑點,熟時暗紫色。
可供圍牆及防坡堤綠化美化,果實內之小瘦果可製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