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聽過有一種筍必須要有「皇帝命」才能吃得到?甚至還必須冒著被砍頭的危險!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筍子?它就是俗稱「皇帝筍」、「砍頭筍」的「台灣蓬萊竹筍」。它只生長在台中縣太平鄉山區及鄰近的南投縣草屯鎮九九峰山區的山壁上,產量極少,乃物稀之山珍!
■文.圖/伊洛瓦丹
■文.圖/伊洛瓦丹
日據時代櫟社詩人莊大岳的詩抄中寫著「新鬼含冤故鬼愁,筠籃結隊入山陬;至今黃竹坑中筍,猶聽村翁說斷頭。」指的就是以生命當賭注的山珍美食「砍頭筍」。在「雅堂文集」中也記載著:「台中黃竹坑之筍,味極甘美。坑園番地,黃竹叢生。前時割筍者,多遭番害,被基馘首,故謂之斷頭筍…」。
纖維比一般竹筍細嫩很多
當地的文史工作者童秋鑫指出,上述的斷頭筍,當地居民稱謂甚多,包括石璧筍、山筍仔、砍頭筍、皇帝筍、冇含筍、朝代筍,其正式名稱為「台灣蓬萊竹筍」。「台灣蓬萊竹」雖說是竹子,卻是介於蘆竹與竹子之間的模樣,只有五.六米長,有竹子的長相,卻像蘆竹一般一欉欉地散佈在山壁之間。
「台灣蓬萊竹」喜歡生長在太平鄉山區、和九九峰一帶的崩塌惡劣地質上,這一帶的山區以礫石層為主。每年清明過後至白露這一段期間,是竹筍的盛產期,其竹筍細長,冒出地面約三十公分即可採收,不似一般竹筍必須趁還沒冒出地面就必須挖出。
長年在山區採擷「砍頭筍」的文山休閒農場場長蘇活根指出,竹筍只取尾部約十餘公分部位食用,纖維比一般竹筍細嫩很多。至於「皇帝筍」的吃法,當地人通常會在採收回來之後,趁鮮嫩馬上熬煮四小時,煮好的「皇帝筍」不加任何調味料,直接啃食,享受那股淡淡筍香的原味。而熬煮的湯汁則是農民消暑的飲料。蘇活根表示,如果要把「皇帝筍」入菜,料理方法和一般筍子相似,可以炒肉絲、滷五花肉、拌美乃滋,也適合和排骨煮成筍子湯。
纖維比一般竹筍細嫩很多
當地的文史工作者童秋鑫指出,上述的斷頭筍,當地居民稱謂甚多,包括石璧筍、山筍仔、砍頭筍、皇帝筍、冇含筍、朝代筍,其正式名稱為「台灣蓬萊竹筍」。「台灣蓬萊竹」雖說是竹子,卻是介於蘆竹與竹子之間的模樣,只有五.六米長,有竹子的長相,卻像蘆竹一般一欉欉地散佈在山壁之間。
「台灣蓬萊竹」喜歡生長在太平鄉山區、和九九峰一帶的崩塌惡劣地質上,這一帶的山區以礫石層為主。每年清明過後至白露這一段期間,是竹筍的盛產期,其竹筍細長,冒出地面約三十公分即可採收,不似一般竹筍必須趁還沒冒出地面就必須挖出。
長年在山區採擷「砍頭筍」的文山休閒農場場長蘇活根指出,竹筍只取尾部約十餘公分部位食用,纖維比一般竹筍細嫩很多。至於「皇帝筍」的吃法,當地人通常會在採收回來之後,趁鮮嫩馬上熬煮四小時,煮好的「皇帝筍」不加任何調味料,直接啃食,享受那股淡淡筍香的原味。而熬煮的湯汁則是農民消暑的飲料。蘇活根表示,如果要把「皇帝筍」入菜,料理方法和一般筍子相似,可以炒肉絲、滷五花肉、拌美乃滋,也適合和排骨煮成筍子湯。
改朝換代蓬萊竹會開花
至於為何會有「皇帝筍」和「砍頭筍(斷頭筍)」的說法,文史工作者童秋鑫指出,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因為「台灣蓬萊竹」通常長在山壁上,農民必須以繩索懸吊而下,才能採得到,採擷工作很危險,必須冒著墜崖斷頭的風險,所以稱之為「斷頭筍」。另者,早期這一帶山區番人盤據,遇漢人闖入採筍,必將之砍頭,絕不寬待!
更有趣的是,「台灣蓬萊竹筍」又有「朝代筍」的說法,這是因為「台灣蓬萊竹」有固定的生命週期,每隔三十年會整體開花,結束生命,再從地底冒出新株,完成世代交替。童秋鑫表示,有記載的紀錄,日據時代的大正五年(民國五年)開花過一次。民國34年又開花一次。民國64年再度開花,當年逢蔣介石過世,當地民眾穿鑿附會說,每逢改朝換代,「台灣蓬萊竹」就會開花,於是「朝代筍」也成為「台灣蓬萊竹筍」的代名詞。
每當「台灣蓬萊竹」開花,山區裡的農民也跟著忙碌起來,因為竹子開花後結的果實,被稱為「竹米」,顧名思義就是包覆在裡面的白色果肉,可以當作白米一般烹煮,饑荒時成為救急的食糧,平時則是餵食家畜的免費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