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指出,屯區藝文中心積極以「孵藝實驗」為重要發展方向,持續聚焦在地連結與親民互動,日前舉辦「超日常詩篇–2025科技跨藝特展」中,作品《大里樹下》以AI轉譯原創劇本《神樹之里》,並以映像管電視再現常民生活意象。延續此能量,「2025科技跨藝實驗場」重要節目黃子溢、薛祖杰與戴孜嬣《青春模擬器》作品,亦以原創劇本部分元素為靈感,深化在地文化與表演藝術的連結。
策展人王柏偉表示,2025科技跨藝實驗場「藝域冒險」呼應科技開啟的全齡學習時代,藝術成為觀眾探索未知的翅膀,當AI工具成為日常,在地故事即能透過科技藝術而重新呈現,並讓大眾得以體驗。10月將率先推出3場科技藝術工作坊:貳進《數據世界—打造虛擬島嶼工作坊》、張君慈《如果我有_的耳朵?—想像聆聽與實驗譜記工作坊》,與邱馳《射線機工作坊》,透過實作互動引領參與者體驗科技融入生活,並為後續沉浸式劇場累積更多感官想像。
「2025科技跨藝實驗場」系列活動,10月12日將邀請藝術家凌天於台中國家歌劇院主講《台中城市空間採集:我們都生活在空間的資料庫》,串聯日前特展作品《台中計畫》,以田野調查與資料視覺化轉譯城市經驗,開啟對城市記憶與科技的對話。11月2日科技孵化器免費索票演出,由熊世翔、洪翊博帶來新作《資料之舞,石頭之歌》,分別取材AI演化與自然神話,透過身體與影像交織結合街舞,開展人機共創的舞台敘事。
屯區藝文中心補充,10月至11月除了科技跨藝實驗場系列活動,還有不二擊聲音製造所駐館計畫《當擊樂遇上___?聽我七十二變!》講座、《所有被發現的事情都是獨一無二的》售票演出,講座及演出皆是以多元聲響激發觀眾對音樂跨界的想像,在9月19日前演出購票亦享有早鳥優惠,歡迎民眾關注中心官網(https://www.ttdac.taichung.gov.tw)或臉書粉絲專頁,了解更多精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