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Steel Construction
使用純鋼骨,且不含鋼筋混凝土的建築主結構。SC為「軟結構」,具有較強的韌性,藉以抵抗高處的強風或地震。
1.超高大樓適用,SC的韌性可有較大幅度的搖擺來抵銷地震的水平作用力。
2.SC結構的房屋價格較高,所以若總樓層不是太高,不需要買到SC結構的建築。
3.SC結構的房屋在受震時,搖晃程度較為嚴重,若是超高大樓,樓層越高平常受強勁風吹的時候也會搖晃,考慮進駐此種結構的房屋,要先確定自己可以忍受房屋搖擺的不穩定感。
『RC』Reinforce Concrete Construction鋼筋混凝土構造、鋼骨水泥
以鋼筋做骨架,再將混凝土灌入成型的建築結構,這兩種材料複合而成的RC結構,可增加拉加和機械強度。
1.RC適用一般建築(低於15層樓的建築),平均造價比SC、SRC便宜。
2.在生態上來看比較不環保,同時也潛藏有海砂、輻射這些問題屋的疑慮。
SRC結構基本概念
『SRC』Steel Reinforce Concrete Construction純鋼骨構造
SRC是以鋼骨為主要結構,輔以鋼筋並外包混凝土的建築。由於具有鋼骨的韌性及鋼筋混凝土的鋼性,因此常被標榜抗震、安全性高,台灣地區自921地震後,逐漸被廣泛使用。
SRC構造成本較RC、SC高,適用於中高大樓(約12~25層樓)
SRC上半部是純鋼骨結構,下半部才有鋼筋混凝土
『SRC』Steel Reinforce Concrete Construction純鋼骨構造
SRC是以鋼骨為主要結構,輔以鋼筋並外包混凝土的建築。由於具有鋼骨的韌性及鋼筋混凝土的鋼性,因此常被標榜抗震、安全性高,台灣地區自921地震後,逐漸被廣泛使用。
SRC構造成本較RC、SC高,適用於中高大樓(約12~25層樓)
SRC上半部是純鋼骨結構,下半部才有鋼筋混凝土
自從921大地震,震垮了很多以RC為結構的大樓後,現在有很多建商都採用SRC結構,以「比RC結構更耐震、更安全」為號召,往往創造出許多銷售佳績,但其實兩者的抗震模式不同,適用的大樓高度也不一,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中高樓層的大樓主要以「韌性」來抗震,低樓層的房子則以「剛性」抗震。也就是當風吹過空曠地區的一顆大樹,樹幹可藉由搖擺動作抵銷風的水平作用力,讓樹不至於被攔腰截斷。但是樹的韌性有限,若風太大,樹搖晃的幅度無法抵銷風的水平作用力,樹幹就會被風吹斷;而吹斷後留下的樹幹較為低矮,主要是以樹根的抓地力(剛性)來對抗風力,故不會搖晃。
雖然RC較不具韌性,但以牆壁、樑柱的完美結構來加強剛性,對抗地震水平作用力,在低樓層大樓來說就已足夠,若是加上SRC,造價較昂貴,且用於5~8層樓的產品,可說是有點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