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陶藝家李明揮位於彰化縣埔心鄉由鐵皮工廠改造的工作室,他剛從台北三重搬到此地不久,工作室內放著一只桌上型磅秤,上面還擺有幾顆雞蛋,心想難不成他還兼作雜貨店生意?但經李明揮點破,才赫然察覺這並不是真的磅秤,而是他的陶藝作品,包括雞蛋也是陶燒,以假亂真,讓人眼花,巧奪天工令人嘖舌。
■文/張若 圖/笠銓
李明揮可以說是國內陶藝界的奇葩,本身並非美術科班出身,而是工科畢業,踏入社會後自己創業,投入變壓器的生產,後因這項產業大多西移中國大陸,他乃改做變壓器買賣生意。李明揮說,他開始碰陶藝大約在12年前,完全是基於興趣,只是好玩,做一些茶具自己使用,並沒有料到日後會投身陶藝創作。
明察秋毫一絲不苟
他一開始就是走寫實路線,他的茶壺、茶盤,均以模仿大自然為主題,例如朽木、竹節、瓠瓜,或模仿竹編的質感。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境界,李明揮通常都會拿實際的物品,一再反覆觀察,從它的線條、比例、紋理,逐一審視,並經一番的思索,才決定要用什麼樣的技法下手,並用什麼樣的釉藥上色,才會逼真。
李明揮指出,由於有自己的事業,經濟收入穩定,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專心創作,在沒有催件的壓力下,加上具有過人的耐心,讓他可以慢慢地捏型、細細的雕紋,任何一條細紋、裂縫都不錯過,燒出來的作品和真品擺在一起,真假難辨。更令人稱奇的是,一段竹節,要作成生竹,或作成經煙燻的熟竹,李明揮信手拈來,恰到好處。
近年來,李明揮將題材延伸至農村時代的懷古物品,諸如舊型的腳踏車、蒸汽火車、牛車、米袋、蒸籠(含包子)、磅秤、舊皮箱…,這些都是李明揮童年的回憶,父母親做小生意,他在菜市場裡長大,這些東西都是他父母親使用過的,在他的腦海中留下難忘的印象。
一般從事陶藝工作者都會碰到相同的難題,腦海中浮現想做的東西,但卻因陶土是軟的,並不是想塑成什麼都行,更大的挑戰是實心的陶土若太過厚重,高溫燒製時會產生龜裂,甚至爆裂。但李明揮卻發揮最大的耐心和毅力,逐一加以克服。例如立地磅秤、單車和板車的造型,以陶條架構,若非有技巧地加以支撐,單是粘著時就會塌下來,更不用說燒製時鐵定會扭成一團。
在陶博館展出創下參觀人潮最高紀錄
李明揮創作的舊皮箱,任何一個配件、鉚釘都不苟且,大小長短比例都跟真的一樣,五星級度假飯店涵碧樓特別邀他創作舊皮箱,在該飯店展售,一般陶藝家很少受到如此的禮遇。李明揮的懷古系列曾在鶯歌的陶藝博物館展出,由於作品獨特,媒體爭相報導,吸引大批參觀人潮,創下該館開館以來單一檔次參觀人次最多的紀錄,至今仍無人打破。
李明揮的妻子張翠純同樣基於興趣向中國大陸國寶級捏麵大師張寶玲習藝,手藝精巧,栩栩如生,令人叫絕,夫妻倆琴瑟和鳴,共同沈浸在快樂的創作園地,令人稱羨。日前,李明揮決定偕妻兒回到妻子娘家埔心的鄉間定居,並投入更多的創作時間,這裡的新鮮空氣和美麗的農村景色,勢將提供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