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米米之中 自有媽祖的保佑在其中
 .抗癌同學會的班長 陳文峰
 .台中教育大學 校史源流館開幕
 .紫色大稻埕-謝里法七十文獻展國美館登場
 .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謝里法
 .找到台灣美學自信的福曼莎董事長陳昌秀
 .春節中部春遊趣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56 ) 頁 / 共  ( 60 ) 頁  下一頁    
台中市又多了一座地方文化館!紀錄台灣本土樹漆一頁發展史的「賴高山藝術紀念館」最近重新開館;這座蘊藏豐富漆藝史料的文化館,其實是漆藝老前輩賴高山和兒子賴作明的工作室兼住宅,賴高山生前,亦即2000年就作為「台灣漆文化博物館」,現在更名為「賴高山藝術紀念館」。

■文.圖/葉志雲

賴作明說,過去定位為漆文化博物館,曲高和寡,民眾望而卻步,無法達到推廣漆文化的目的,希望改名紀念館後,可以更親近民眾,外界願意進來參觀,認識這項台中特有的文化資產。



台中市是近代台灣漆藝的發源地

擔任賴高山藝術紀念館館長的賴作明表示,或許有人說台灣漆器的故鄉在豐原,其實台中市是近代台灣漆藝的發源地;早在1916年(大正五年),日本人山中公就在現今台中市民族路設立了「山中漆器傳習所」,開啟台灣近代漆器發展的源流,當時以原住民如日月潭邵族的圖騰紋飾及亞熱帶植物如香蕉、鳳梨等為背景及素材,製作「蓬萊塗」漆器,風行日本,以台灣美稱蓬萊島為名的「蓬萊漆器」,名聞東瀛。

賴作明表示,蓬萊漆器可說是台灣漆器文化的開端,與千層堆漆及漆陶皆為台中市特有的文化資產,傲視全球藝術界;今後將積極辦理推廣教學及DIY體驗等活動,讓市民認識漆藝之美,也要重現蓬萊漆器等漆藝文化的風華。

賴作明說,山中漆器傳習所於1937年改制為「台中工藝專修學校」,他的父親賴高山也於當時入校就讀,開始製作蓬萊漆器,運用自己深厚的繪畫功力,突破傳統漆器的限制,將「漆器」帶入「漆藝」的境界,一生致力於台灣漆藝文化發展,直到2005年過世為止,他的生命歷程,可說是一部台灣的漆藝發展史。

亮麗又多彩的千層堆漆,初期取名「T-STONE」

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賴高山在台中市開設生平第一家漆器工廠「光山漆器廠」,投入漆器生產行列,1962年推出千層堆漆中國結飾項鍊,他從中國傳統雕漆剔紅之塗漆45層,透過研磨雕刻技法,逐漸改革發展而成台灣特有的漆器。

賴作明說,塗漆45層,意謂著1天塗1層要塗45個工作天,在1公分方形內藏有40幾種色澤,是有史以來單位面積內色彩最豐富的漆器,亮麗又多彩多姿的千層堆漆,初期取名「T-STONE」,轟動國內外。

賴作明指出,80年代因石油危機,工資、物料齊揚,台灣工藝產業幾乎毫無招架之力而急速沒落,但他父親依然帶領著20餘位助手,繼續製作生產材料10餘年,現存的千層堆漆材料,都是30年前遺留的庫存,基於「吃果子拜樹頭」的飲水思源心情,才會保存至今。



賴作明望重振本土樹漆文化

1985年從日本金澤美術大學研究所畢業回國的賴作明,有感於漆藝文化已經斷層,停留在產業階段,基於使命感,而發起推動樹漆文化藝術傳承,在慘澹經營下,一手撐起漆器轉換成藝術的文化使命;並於2001年創立台灣漆藝協會,積極推動樹漆藝術的推廣與傳承工作。

 賴作明表示,其父製作的漆都是從漆樹上採的樹漆,與一般化學提煉的塗料不同,可以保存千年,為與化學漆作區隔,特別命名「樹漆」,希望重振本土樹漆文化。

位於台中市東區建智街12號的賴高山藝術紀念館,收藏賴高山與賴作明父子創作的漆器與漆畫,作品相當豐富,其中最珍貴的是一幅120號的漆畫〈開台〉,描繪福建人到台灣開墾的聚落情景,堆積了3、4層貝殼沙後再繪畫油彩,歷時3年才完成,看起來很有立體感,像是浮雕。預約參觀電話228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