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漂鳥
2008年初冬,不經意地遇見在大甲溪口過境的候鳥群,雖然沒有望遠鏡可以看清楚,但那群起群落飛翔盤旋之姿,已震撼我的心。悄然埋下賞鳥的種子。只是日子依然春花秋月地飛逝,候鳥依舊來了又復返;還是未曾認真抬頭仰望天空。
這顆種子終於在今年立冬前一天萌芽了,初次到彰化的漢寶濕地海堤邊,只看到遠處大大小小的灰黃褐鳥影幾乎覆蓋住整個堤岸,透過望遠鏡一看,鏡頭的另一端成群活靈活現跳躍的鳥兒們,幾乎是與秋冬大地同色系的羽色,讓人以為那只是單一鳥種,後經鳥友的介紹解說之後,依體型與特徵的不同,我們看到三趾鷸、灰斑鷸、翻石鷸及東方環頸鴴等,這些有的是從西伯利亞飛來過境的候鳥,也有部份是留鳥或迷鳥。

除了望遠鏡外,賞鳥需要學習的事物真不少,要認識鳥種外,它的習性、分佈、季節及生活史都要瞭解,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順利的看見鳥兒,畢竟它是屬於自然界的。我們的眼力、聽力、體力及靜定、耐心等,也都是要好好地修鍊,才能藉著望遠鏡的另一端,發現飛羽之美。延伸閱讀:漂鳥飛行http://yu1760.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