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中國人無不喜愛竹子的風雅,身為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成為文人雅士偏愛的書畫題材,早期生活中更少不了竹子製成的家具、器皿;然隨著現代化,精緻度比不上其他材料的竹子製品快速式微,直到二十多年前,「層積竹」科技的成熟,終讓竹子製品的質感和耐用度可以和木材比美。業者將「層積竹」製成的家具和生活用品行銷歐美,讓老外眼睛為之一亮。
■文/伊洛瓦丹 圖/笠銓攝影
傳統的竹製品係以原竹經過彎形、鋸管、剖半、削片等的初步加工,以榫接、竹編等技法,加工成家具和生活器具,雖然實用,但竹材的精細和耐用性不若木材、鐵材,以致被時代淘汰。
層積竹最具環保概念
直到二十多年前,有一位中興大學教授看到鋸木廠將木屑回收再利用,膠合壓製成夾板,十分環保,於是試圖將削薄的竹片屑如法炮製,做成「層積竹」,結果呈現的精緻質地和耐用度更勝於木夾板。當時霧峰有一位原本從事貿易的戴正祐先生,初步接觸層積竹時便為之傾倒。
戴正祐認為,如果層積竹材家具和器皿可以取代木製產品,地球環保就有希望了。樹木要經過十、二十年以上的栽種才能砍伐利用,但竹子只要四年即可砍伐,而且亞洲地區處處是竹林(特別是台灣),材料源源不斷,加以整株竹子都可以使用,一點不浪費。此外,竹子的韌性是一般木材的七倍,層積竹耐用五十年以上;而木材用久表面會磨損,層積竹卻越磨越亮、越漂亮。
於是,戴正祐跑到全台竹子最大產區─竹山,設立了「樸園」竹文化園區,專事生產層積竹的家具和器皿。為了突破技術瓶頸,戴正祐認真研讀農政單位提供的各類竹子及膠料、塗料等研究報告,並赴台灣手工藝研究所研習,與台大森林系教授學習將竹板利用高週波彎曲定型。材料上則利用「層積竹板」,並採用中興大學教授開發的「雞尾酒式調膠法」,以一定的比例調製膠料,將產品的細緻度與耐用度不斷提升。層積竹加工產業便在竹山紮根,並成為竹山地區重振竹子產業的新契機,目前規模較大的業者包括「樸園」和「大禾」。
層積竹可以來製作茶几、辦公桌、衣櫃、收納櫃、板凳、太師椅、休閒椅、收納盒、名片盒、茶盤…,木材可以做的產品,都可以用層積竹替代。層積竹的產品在時尚中帶樸拙,散發出更深的文化氣質,廣受科技業老闆和藝文界人士的喜愛。
台灣的業者至今保有技術優勢
戴正祐指出,由於層積竹的加工成本高,成品售價比木材製品稍高,一般消費者選購時都會拿來和木材製品比價,其實,兩者不能相提並論。層積竹的質地和觸感比木材高級甚多,且越用越好看,甚至可以成為傳承百年的傳家寶,日本人和歐美人士愛不釋手,因此,目前層積竹的製品主打消費力較強的外銷市場及國內的頂級市場。在環保救地球的訴求下,更具環保概念的層積竹製品,夾其精緻的質感和優美的設計,在國際市場的銷售潛力可觀。
近幾年曾有電腦及家電等3C大廠與戴正祐合作研究用竹子製作筆記型電腦、USB及手電筒的外殼,將竹子的元素加入原本冰冷的電子產品中,增加天然的美感與溫潤的質感。甚至也曾有國內鞋廠前來詢問研製竹材足弓的可行性。
由於層積竹製品市場逐漸打開,同樣產竹的中國也出現相關的產品,但產品品質卻遠不及台灣的製品,因為層積竹製成的技術必須應用到高科技的設備和製程,技術門檻高,台灣的業者至今仍保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