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優美地
侍酒師
生態美
今古道
咖啡經
看電影
茶之道
名酒窖
宅配通
主題遊
新店家
特別企劃
好滋味
真金店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部嘻哈
 .兔年兔子當道
 .吉祥兔寶寶商品
 .很新潮時尚的老電影院日新大戲院
 .春節檔期片片強檔
 .風靡台南的【精彩火鍋】即將登陸台中
 .創意年菜好頭彩
 .七家灣 武陵四秀的呼喚(上)

   上一頁  共 ( 1010 ) 筆 / 第 ( 100 ) 頁 / 共  ( 100 ) 頁  下一頁    

竹山鎮延平里有一處規模不大的竹山工業區,早期有多家傳統產業廠商進駐,後因不敵大陸和越南廉價工資,紛紛出走外移,所幸仍有部份業者堅持根留台灣,強化創新能力,並積極配合經濟工業局政策發展「觀光工廠」。由於竹山仍鹿谷、溪頭熱門休閒路線必經之路,發展潛力無窮。

■文/伊洛瓦丹 圖/笠銓攝影



古今中外枕頭的歷史故事 「采棉居寢飾文化館」

位於延平一路的「采棉居寢飾文化館」,由創立於1989年的「台灣巧維企業有限公司」所設立,該公司主要以銷售寢飾系列之產品為主,經營床單、床罩、床包、棉被、蠶絲被、羽絨被、羊毛被、涼被等被服寢具用品之製造、加工、買賣業務等,並代理、生產國外各知名品牌─波爾.瑪麗亞 (Paul Mauriat) 、「丹妮絲」 (Dan Nice)、「HOZY」。並自創Sun shin、Mauriat、CITY等系列產品。

台灣巧維企業曾歷經921大地震及數次的風災,以及祝融侵襲,20年心血毀於旦夕,但業者翁啟富並不氣餒,帶領全體同仁同心協力,浴火重生。今年更在產官學界的輔導也催生了台灣第一家以幸福睡眠寢飾為主題的「采棉居寢飾文化館」,采棉居成立的宗旨在既有寢飾產業的專業製造基礎上,藉由展現新創意整體再發展之規劃,並結合製造、觀光、休閒,推展蘊含企業文化、產業知識、深度五感美學體驗。

「采棉居寢飾文化館」展出古今中外枕頭的歷史故事淵源,藉由知識感性故事情境之縈繞體驗,附加文化深度於企業內在價值中感動人心的故事,藉由阿嬤的紅眠床,古人的枕頭文物,懷舊的心情、故事,一齣具戲劇性及視覺意象的情景,讓遊客從體驗的時光中獲取所需,找尋回憶、體驗、訴說故事或重溫人生的經驗。遊客亦可以參觀現代寢具的製造過程,同時藉由導覽中學習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枕頭和棉被,也可以自己DIY製作個人專屬的枕頭或晴天娃娃。

 

盡藏天下好傘「藏傘閣」

位於延平路的「藏傘閣」由吉常企業所設立,吉常企業創業至今已33年,創立之初以生產傘頭為大宗。1983年開始製作全傘,1991年中國深圳建廠,吉增〈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生產小傘零配件,日產數六萬把,年產值300萬美金。1998年中國深圳廠,開始生產專製大木傘、花園傘、木天蓬、桌、椅,銷售西德、西班牙市場,年產量12萬把,年產值400萬美金。

2002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工業局輔導竹山廠轉型為觀光休閒工廠,正式成立『藏傘閣』,結合竹山的竹、木業和該公司製傘的工夫,利用廠區既有的空間,增闢一處雅致、清新的「藏傘閣」,也是國內唯一傘的文化館,展示各國傘的種類,提供消費者購傘的基本認知,結合休閒與藝術人文,打造竹山地區另一知性休閒空間,成為遊客到竹山知性之旅的新選擇。

『藏傘閣』最有看頭的莫過於體驗室,裡面展示抗紫外線、抗強風、LED安全警示等結合現代科技的高品質雨傘,還有最短、最扁的各式功能雨傘,以及可以兼作手杖的兩用傘,讓參觀者直呼「MIT」傘的品質和創意著實是世界頂尖。

將傳統導向現代生活「光遠燈籠文化館」

位於延平二路的「燈籠文化館」,由光遠企業所設立,創辦人謝亦熀先生1947年隻身來台,從事福州式油紙傘製造的工作。1963年塑膠雨傘問世,因其輕便又便宜的特點,以至於佔去紙傘很大的市場,謝亦熀為了全家生計毅然決定轉行。在某種機緣下認識了製作傳統燈籠的劉才,並其懇請學習燈籠製作技術,就在劉先生的悉心指導下,學得了相當寶貴的燈籠製作技術,也因此謝家後代尊稱劉才先生為「師父公」。1977年公司遷移至竹山工業區現址,現由謝亦熀的小兒子謝志成先生接手,公司營運至今已五十餘年。

以往該公司燈籠製品主要係提供給一般寺廟或節慶活動之用,明志工專畢業的謝志成為了讓傳統燈籠更耐用,功能更多元,於是著手改良燈籠骨架、上下塑膠座、電鍍傘骨等基本架構,並自行開發自動設備以提高產能與品質,使得公司產品得以更堅固、耐用和美觀並大大降低製造成本。期間所開發的燈籠骨架更得到新型專利,使公司產品競爭力更上一層樓。隨後於1987年陸續改良燈籠表面材質,使其更加強韌有彈性,並利用印刷、縫紉的技術,不僅大大提升了公司產能,並得以開發出更多樣化的燈籠產品。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與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重視,又積極開發新樣式的燈籠,以拓展一般家庭的消費族群,並藉由創意將燈籠改良為燈飾、花器及各類裝置藝術燈籠,其能將深具文化意義的燈籠帶入日常生活中,讓民眾也可以體會到深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燈籠之美!

 

竹山的藝術殿堂「芳仕璐昂琉璃藝術館」

「芳仕璐昂琉璃藝術館」位於大勇路,距竹山工業區約10分鐘的車程,由林芳仕和陳璐昂這對年輕的夫妻所設立,一位鍾情琉璃藝術,另一位優遊於油畫與膠彩畫天地,林芳仕、陳璐昂這對藝術家夫妻各有藝術專長,卻又巧妙結合兩者的美感與特色。獨特的玻璃屋造型,加上館內豐富的油畫琉璃展品,不但成為竹山鎮的藝術地標,也入選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的「工藝之家」。

從事琉璃藝術十多年的林芳仕,曾參與雲林科技大學、暨南大學校園公共藝術創作。妻子陳璐昂是畫家,多次在台北市藝術中心、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台南東門美術館、國父紀念館舉辦個展。兩人因藝術結合,獨創將油畫與美術色彩融入琉璃之中。這座琉璃藝術館從建築到內部陳設,處處可見巧思,外觀是一座玻璃屋。推開古樸的木門,綠意小徑引路,咖啡香撲鼻而來,館內展出兩人共同創作的油畫琉璃作品,每一幅都引人入勝。走入藝術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鑲嵌玻璃窗,林芳仕將兒子的手紋印在上面,同時透過各種技法,讓簡單的玻璃產生不同的效果,光線經過折射投映在牆面、地板各處,產生錯落有致的美麗映像,另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