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中部首座「電影」圖書館嶄新啟用
 .台中市議會副議長顏莉敏舉辦首屆"樂讀盃"英文朗讀比賽 培養中小學生英文硬實力
 .漆藝大師賴作明代表作慨捐市府見證三代漆藝傳承
 .楊鼎献「心雪初霽」 探討生命與自然環境
 .壺雕大師李崑源父子的 展示空間「源興茶藝社」
 .平地水蜜桃異軍突起
 .溪湖葡萄市場受疫情波及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2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執台灣壺雕牛耳的大師級雕刻家李崑源,這幾年極力培植兩個兒子李奇鴻、李渙峻傳承製壺及雕壺技藝,兩位壺雕新秀結合柴窯,將壺雕工藝更進一步發揚光大,李家一門三傑,在壺藝界撐起一片天,父子三人最近並在台中南屯共同設立壺雕展示空間「源興茶藝社」,除了壺雕主力作品之外,並有手作陶壺丶彩繪茶杯丶茶盤等茶具,還有梨山等地的高級高山茶,「源興」已成為台灣壺雕工藝第一品牌。

■文.圖/葉志雲

「源興茶藝社」的招牌,源自李崑源退伍後,25歲來台中創業成立的「源興藝術社」。當時李崑源以雕刻木匾丶神龕丶竹丶木製品等雕刻維生,一直到921地震之後,全心轉入製壺及雕壺,「源興藝術社」的招牌才暫時收起來;直到最近在台中市南屯區忠勇路23之16號新設立的壺雕陳列展示空間,才重新擦亮「源興」的招牌,但因雕刻的素材已完全不一樣,「藝術社」的名稱也微調改為「茶藝社」,一樣使用老字號的「源興」品牌。



投注整整50年的歲月


老家在雲林縣元長鄉的李崑源,15歲北上習藝,在新北市三重當木雕學徒,現年64歲的他,雕刻手藝迄今沒有間斷,投注整整50年的歲月。李崑源是在31歲時轉刻茶壺,當時陶壺雕刻風氣剛起步,一身雕刻技藝的李崑源,憑著超凡的手藝,抓緊時機搶搭壺雕工藝首班車,精湛細膩的刀法在壺面運用自如,精雕出繁複生動的人物及龍鳳等題材,並在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辦壺雕作品展覽,從此一炮而紅,他同時在文化中心等處開班授課,教導陶壺雕刻,名師出高徒,培植不少壺雕好手陸續辦展,表現都很出色,李崑源在壺雕界也因此名噪一時,隨著兩岸文化交流日殷,李崑源的精緻壺雕作品,在大陸一樣炙手可熱,非常受歡迎,雕刻壺作供不應求,奠定他成為台灣壺雕第一人的大師級地位。

李崑源70年次的大兒子李奇鴻,朝陽科大工業設計系畢業後,曾短暫從事攝影助理丶腳踏車設計等工作,每天回家看著爸爸埋首刻壺,在好奇中也慢慢動手玩出興趣,15年前辭去工作,專心跟著父親學藝作壺,也一腳踏入陶壺的世界。82年次的小兒子李渙峻,則是從就讀台中家商開始,寒暑假都幫忙爸爸做壺,台中科大資訊管理系畢業後便直接投入製壺行列,雖然加入李家班才短短4丶5 年,但憑著領悟力強,學習又快,跟哥哥一樣,從拉坯作壺到雕刻陶壺,早都能夠獨當一面。

李崑源壺雕作品,題材多元,有山水、花鳥、人物以及龍鳳等等,手藝得自父親真傳的兩個兒子,也各有所長。李奇鴻較擅長花鳥與龍鳳,李渙峻則以山水為主,花鳥輔之。在李崑源看來,兩個兒子的雕刻功夫,都不遑多讓,哥哥奇鴻刀藝比較細膩,弟弟渙峻則比較隨性,能夠自由發揮。



兄弟倆的柴燒壺各有特色


李家班在沙鹿大度山上建立的「隨意燒」柴窯,這幾年運作日益順暢,原本都燒電窯的壺作,慢慢亦轉型柴燒,用在地的相思木丶苦楝木丶荔枝木丶竹材等為柴,燒窯工作由兩兄弟輪流分擔,每次都要燒上一天一夜,燒到攝氏1200度以上高溫。李家兄弟的柴燒壺,以薄胎見長,不施釉純靠輕落灰。兄弟倆的柴燒壺也各有特色,李奇鴻喜歡亮晶的感覺,而用段泥加日本紅土作壺,一邊陽刻,一邊落灰,繞出來的壺偏金紅,他取名「金雕柴燒」;李渙峻則較喜歡收斂的色彩,作壺大部分用段泥,呈現與哥哥不一樣的「消光柴燒」,兄弟倆作品各異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