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老舊的廢棄工廠鐵皮屋,要如何改造成豔驚四方的茶葉文化館?尤其是在偏僻的竹山工業區內?當空間設計師曾安宜接下業主委託案時,腦中想的不是要如何蓋個茶藝館而已,她心中想到的是能否幫助業者振興南投凍頂高山茶的地方產業,將台灣茶帶入一個新境界?她,做到了!
■文.圖/江淑如.遊山茶訪
「中小企業要生存很不容易,因為沒有政府輔導和任何補助,一切都要靠自己才行,因此我既要幫業者省荷包,還要想如何讓他永續經營下去!」雖然做的是建築空間設計,但原先畢業於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再攻讀逢甲建築系研究所的背景,讓空間設計師曾安宜,多了一份替業者排憂解難的專業能力,入行十幾年,曾安宜很能體會老企業經營之苦,白手起家的業者尤其能博得她由衷敬佩,因此,說什麼也要傾全力幫助才行。
老茶坊新創意 曾安宜化腐朽為神奇
竹山「遊山茶訪」茶心苑的業主陳重嘉,1981年,從父親陳欽賢手上接下50年前,由祖父陳戀德在南投凍頂山的ㄧ座茶園後,開始思索如何發揚台灣茶文化,於是他開始整合台灣茶,遊遍名山、訪遍各地名茶,以更高的視野、開闊的胸襟,蒐集各家茶園特色,系統化建立產品與包裝分級制度,以「遊山茶訪」的品牌開始打天下。
當陳重嘉開始構建心目中的茶道文化,首先遇到的難題是,如何將舊有廢棄製茶廠,轉型為超越時代潮流的茶葉文化館?還有要如何深化台灣茶的內涵精神,而不只是喝喝茶這種膚淺的印象而已?曾安宜表示,從一座廢棄鐵皮屋工廠,蛻變成為文化館時,最難的不是設計,而是如何將業主想要表達的茶道文化具體展現出來,「業者的用心感染了我,他是我少數看過整合能力很強的業主,從生產、製造到消費端,這個過程我們一直在試,嘗試用甚麼光影和材質來凸顯主題.... 我們是來幫業主圓夢的!」
首先,曾安宜想到中國數百年來的茶道,莫不跟茶壺相關聯,於是她請業者尋來100個各俱藝術之美的茶壺,安置成「百壺流泉」景觀,這個創意成為泡茶人嘆為觀止的入口意象設計,很多遊客表示,光是來到此觀看一百支茶壺,就很值得了,曾安宜說,百壺聽泉除了呈現中國茶道淵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表達出業者陳重嘉遊遍名山、訪遍名茶的集大成精神,細膩又到味的設計,果然贏得業者讚聲連連!
時光隧道細說從頭 喝好茶還要泡得一壺好茶
除了令人驚豔的百壺聽泉,曾安宜將停車場做了雙用途設計,平日可當停車場的廣場,搖身一變成為活動區,文化館前廊墊高的木地板,即是表演舞台區,假日時刻,可以在此進行茶道會友活動或音樂演奏會,搭配周圍休閒風遮洋傘,和栽種五葉松的庭園造景,立時享受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五感茶藝之美。
相信只要來到遊山茶訪-茶心苑,民眾一定會嘆為觀止,設計師用了許多精緻又細膩的手法,將茶道精髓表露無遺,猶如時空隧道的走廊通道設計,陳列著陳重嘉三代人種茶的心血結晶,從茶的來源、製程、檢驗和包裝,處處看得到業者將茶葉當藝術品般珍示著,其中搭配的茶具、造景雕塑,都是陳重嘉長期配合的陶塑藝術家非賣品。
「中國人常稱泡茶為功夫茶,真正的原意是會喝茶之外,還要懂得如何泡出一壺好茶,否則再珍貴的茶也要糟蹋了!」曾安宜感受業者愛茶、推廣台灣茶道的認真態度,特地在文化館內動線做了貼心設計,讓民眾參觀時體會真正的台灣茶道精髓,文化教室的竹子講檯,特別融入了竹山當地特色;館內展示喝茶、泡好茶之後,還要深入地熟悉中國10道茶禮,以及日本、韓國茶禮共計12道茶禮,以櫥窗形式,一一呈現,讓民眾感受深刻,猶如上了一堂台灣茶道課程.
像建築魔術師般,曾安宜巧妙引用木造素材,以燈光投射營造出多層次空間感,而最讓陳重嘉讚不絕口的是,曾安宜把舊天花板骨架完整保留,再神乎其技地搭配線版造型,竟意想不到地創造出舊元素新風格,而這個妙招,足足替業者省下了七八百萬元預算,他興奮的說,「遊山茶訪文化館的成功,是屬於我們公司和空間設計師整個團隊一起努力得來的!」
竹山觀光產業聚落的成功案例
夜晚時分,靜謐的月光灑在遊山茶訪文化館入口的百壺聽泉池上,任誰都會被吸引住而忍不住多看幾眼,從一片廢墟中蛻變而來的遊山茶訪-茶心苑文化館,不僅是竹山觀光產業聚落的成功案例,也驚動了地方政府與中央高層,經濟部長施顏祥曾經特地到訪參觀,並稱讚他重振了地方觀光產業,而陳重嘉最感謝的是曾安宜設計師讓他的美夢成真,「這是我的研究總部,未來在大陸設立的台灣茶文化館,每位員工都會回到這個地方來感受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