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室內設計
大台中房市漫談
品牌故事
專題報導
仲介達人
銷售菁英
生活美學
熱門話題
建築美學
建築菁英
建築團隊
精選篇
房市風向球
建築臉譜
話題行銷
建築達人
目前位置  >  首頁 > 築巢新知
 .國境之南
 .中港首璽
 .巨匠「東海儷堡 The Villa」
 .928檔期台中房市戰況激烈
 .沙鹿-產業交通利多匯聚
 .龍寶建設董事長 張麗莉
 .十泉十美

   上一頁  共 ( 692 ) 筆 / 第 ( 71 ) 頁 / 共  ( 80 ) 頁  下一頁    
【嘉磐元年啟動 60億元推案量起跑】

蟄伏二年 30年建築老兵魏嘉銘重返市場


曾經是上市建設公司總座的魏嘉銘,2年前選擇在人生最頂峰的時候急流勇退,經過了近2年的沉潛思考,魏嘉銘選擇重回房市戰場,創立嘉磐建設,頭一年內他就雄心勃勃的備妥了逾50億元的案量要在台中與台北兩地推出,幾乎是一家中大型建商的年銷售規模,展現了行家不出手,一出手便要讓同業刮目相看的恢弘氣勢。

■文、圖/莊富安



回憶起在上市建設公司當老總的那段後期歲月,魏嘉銘不堪回首的說:「當初選擇與好友共同創業是有自己的理想性存在,即房子要親身參與設計、自己蓋、自己賣,但演變到最後,隨著公司經營規模愈來愈大,每天為了衝業績、拉高EPS忙得團團轉,一到公司上班就有忙不完的事接踵而至,讓他疲於應付,感覺就像一個陀螺不斷在打轉,這樣的生活已非他所願,不得不選擇退出!」。

即使選擇了暫時性的淡出,但這2年來魏嘉銘仍不斷透過旅行、參訪海內外知名建築,及將他以往從事建築業30年來的所見所得加以整理,對建築的思維因而有了全新的想法「少了一些商業味,多了一分理想性」。他說,「房地產實在太好玩,就算下輩子再選擇一次,我還是要做建築。」

在魏嘉銘眼中,投身建築業20多年來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每當經過自己的建築作品時,就能感受到房子在跟他對話,就是這種對房地產澆不息的熱情,促使他重回到戰場。

即使沉潛2年,但魏嘉銘對於房市的布局沒有停下腳步,嘉磐建設已經在台北及台中取得多筆土地在手,2年來的布局在今年中開花結果,預計今年至少推出3、4件建案,總銷售金額近60億元,規模不下於台北的中大型建商。未來仍將以台北及台中雙主軸的推案模式,每年維持30至50億元的新案量推出,每個建案地段選擇和產品定位設計,都要用30年累積的功力去雕琢,希望在未來能留下幾棟值得傳頌的建築。魏嘉銘表示,嘉磐要蓋的房子將不是一昧追求大或者貴,而是要蓋有靈魂的精緻好宅。

在魏嘉銘率領嘉磐經營團隊運作下,推案規模達8億元的台北士林雨農路案,及總銷10億元的台中11期崇德五路「嘉磐千秋」案,已分別於6月中推出,兩案都以帶有東方禪味的都市休閒風為設計主軸,在還沒展開潛銷的階段,預訂的客戶就超過20戶,很多客戶都是衝著「魏嘉銘蓋的房子」而購買的,可看出其過去經營房地產市場人脈的不凡魅力。

而總銷達20億元的台北文山區新案,預計在8月份推出,這筆緊鄰景美溪河岸第一排最後一塊完整土地,將引入人文、建築和環境緊密結合的獨特設計,推案單價可望創下文山區新高。另外,嘉磐還有一件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金融商圈精華地段的都市更新案,銷售規模可達20億元,現整合至接近尾聲,最快可於今年底前推案。

從嘉磐建設大舉釋出新建案,可看出魏嘉銘對於台灣房市的後市信心十足。這2年他深入觀察台灣經濟景氣及房市動態,發現政府雖以增稅和金融手段來干預市場,但四處充斥的熱錢卻沒有良好的出口,勢將湧入低風險、報酬率較高的房市,使得台北市區精華地段房價易漲難跌,頂級地段每坪價150至200萬元、精華區平均每坪100萬元、郊區每坪70萬元,都將是新推案的基本門檻。

至於台中市,也是魏嘉銘眼中另一個較具漲升潛力的區域。他認為,年底縣市合併後,分佈於台中縣市交界的自辦重劃區及未來水湳經貿園區的規劃,與大台中更便捷交通網路建設結合後,都將更進一步把居民拉往台中市外圍的重劃區聚集,讓台中從單一核心變成多核心發展的城市,房價漲升可期。

魏嘉銘在台中長大,畢業後赴台北從事不動產業,學有專精後受邀回台中擔任鄉林建設總座,6年前協助鄉林建設北上開疆闢土,對於台北和台中兩地的房市相當熟悉。他說,台北土地取得競爭激烈,掌握土地市場脈動的敏銳度與土地開發技巧格外重要;台中房市銷售期較長,建築本身的規劃設計強度與銷售業務本事決定勝敗,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都曾深耕,也造就了他對房地產的各項武藝樣樣精通。

魏嘉銘與夫人感情深厚,兩人日前在台中第1個建案「嘉磐千秋」發表會中一起亮相,為新案造勢,引來在場媒體鎂光燈的追逐,相當低調、不習慣出席公開場合的魏夫人,笑稱當年與魏嘉銘結婚時,都沒這麼轟動過!

2年前,年屆50歲的魏嘉銘選擇離開、自創品牌,他過去是年推案量上百億元的大型建設公司總座,現在自己擁有了嘉磐建設,則選擇走精緻化產品路線,盡情去揮灑他的專業和創意。他強調,「五十而知天命,利潤並非是最大考量,未來將運用畢生累積的經驗,興建具有靈魂和生命力的建築,不只要滿足人居住的需求,更要吸引懂得藝術品味的知音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