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代國共內戰,國民黨軍隊敗退到台灣,為了安置退役老兵,退輔會於1960年在線西海埔新生地設置了「蛤蜊養殖場」,交由老兵管理,於是形成所謂的「蛤蜊兵營」,自給自足,又兼顧海防。如今物換星移,老兵凋零,兵營亦已頹圮,現經文化單位加以整理,成為遊客撫今追昔的遊憩地!
■文.圖/伊洛瓦丹
「蛤蜊兵營」位於線西鄉偏僻海隅(寓埔村中華路818巷),原本緊鄰海岸線,後因海埔新生地不斷往外延伸,現距海邊約四、五百公尺。當初退輔會動員百餘名退役老兵在海埔新生地上開挖占地二公頃的魚塭,引海水養殖經濟價值高的蛤蜊,並在魚塭旁規劃千餘坪的房舍,仿造軍營的樣式,建造東西兩排的房舍,共計11棟,並設有蛤蜊清洗處理場及倉庫,形成所謂的「蛤蜊兵營」。老兵們為了展現愛國精神,並對「反攻大陸」念念不忘,兵營的入口特意立了「毋忘在莒」水泥碑。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由於當時物資缺乏,房舍以紅磚砌成,蓋上烏瓦;而為了防禦冬天強烈的東北季風,屋舍一律座北朝南,並刻意蓋得低矮。每間房舍內部空間不到十坪,規劃二至三個房間,雖然坪數很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臥房、客廳、廚房,老兵生活十分克難,但有個安身之地,在經濟上又能靠養殖蛤蜊自給自足,老兵也就不以為苦。
1995年為了便利西部沿海交通,並分散中山高的假日車潮,交通部公路總局闢建西濱快速道路,路線經線西海岸線,必須動用到「蛤蜊兵營」的魚塭土地,再加上老兵逐漸凋零,退輔會乃解編「蛤蜊兵營」,人去樓空,任由風吹雨打,屋舍相繼頹壞,彰化縣文化局於是爭取文建會經費加以整理美化,使成為文化景觀據點;可惜預算有限,僅足夠美化周遭環境,以及搶救其中三棟房舍。
儘管如此,由於傾頹的房舍經清理乾淨之後,亦能展現荒屋的美感,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拍照留念,更因古樸的美感而成為婚紗業者新人外拍的熱門地點。晴天時,這裡常常出現藍天白雲,映親襯著頹圮紅磚牆,美得像一幅油畫。尤其兵營東側今仍保留一池碧水,掩映之下更顯浪漫,不少情侶坐在戶外休閒椅上談情說愛。此外,乾淨的池塘裡魚蝦豐富,亦吸引不少釣客前來垂釣,偷得浮生半日閒。
觀賞落日的好去處
「蛤蜊兵營」鄰近線西彰濱工業區,以慶安水道相隔,工業區周圍有成排的風力發電機組,夕陽西下,餘暉滿天,輝映著超大風車,美不勝收,因而成為觀賞日落的去處。在等待落日的空檔時間,遊客還可以先到西濱快速道路下的塭仔港,這裡是一處小型的候潮港,漁船返航時載滿漁獲,在碼頭卸下後,立馬在碼頭邊的攤位上叫賣起來,最新鮮的海產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