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綠能、環保、景觀及教育多功能建築
臺中地區為國內機械業的重要生產基地,為配合國家推動機械產業技術提升政策、建構與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相輔相成的分工體系,臺中市政府循原「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報編開發「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目前,本園區最重要的公共設施「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預定於今年8月落成啟用,為一兼具綠能、環保、景觀及教育等複合型多用途的公共建築,可提供園區廠商及勞工朋友行政管理、就業服務、法令諮詢、會展活動、教育訓練、職業安全衛生等全方位整合性服務。

市府經濟發展局表示,為因應地方產業需地急切的情勢,「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於94年7月27日完成工業區變更編定、土地取得程序後,立即公告預售生產事業用地,用地甫一推出,搶購一空,用地銷售率達100 %。為縮小地方優勢產業的用地供需差距,強化臺中市工業生產環境,臺中市政府乃再推動「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二期開發計畫」。
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一、二期基地面積分別為124.79公頃及36.92公頃,區內以提供產業發展用地為主,另配套劃設支援服務、住宅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整體園區透過主要進出動線及環區綠帶的延伸與串連,以及軟體、研發、設計等策略性產業的進駐,將形構呈雙核心且綠色、生態、永續的空間意象與風格,進而發展成為大肚山科技走廊的創智中樞。
為配合園區營運維護需要,臺中市政府規劃的「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係考量臺中當地氣候條件、園區地理位置、周邊產業屬性、服務中心的核心使用價值及交通動線合理性等以實踐建築物能合乎使用需求及安全、節能、環保、永續、美觀的設計理念。



為配合園區營運維護需要,臺中市政府規劃的「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係考量臺中當地氣候條件、園區地理位置、周邊產業屬性、服務中心的核心使用價值及交通動線合理性等以實踐建築物能合乎使用需求及安全、節能、環保、永續、美觀的設計理念。


市府經濟發展局強調,「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服務中心」不僅要提供園區內、外部不同族群的使用,並以提升都市環境品質、襯合區域景觀、滿足使用需求為最終設計目標。
為提升服務機能,服務中心另規劃可容納800人的大型活動中心及200人的簡報室及小大會議,為園區內最重要的多功能複合型公共設施。預計今年8月啟用後,除提供園區廠商行政管理服務外,勞工局的配合進駐亦可提供就業服務、勞工大學、勞動法令諮詢及職業安全衛生等整合,勢可為園區廠商及勞工朋友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及協助。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廣告)
為提升服務機能,服務中心另規劃可容納800人的大型活動中心及200人的簡報室及小大會議,為園區內最重要的多功能複合型公共設施。預計今年8月啟用後,除提供園區廠商行政管理服務外,勞工局的配合進駐亦可提供就業服務、勞工大學、勞動法令諮詢及職業安全衛生等整合,勢可為園區廠商及勞工朋友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及協助。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