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女畫家張亦足創新充滿現代感的水墨畫,引起藝壇驚豔,作品分兩地展出;4月1日到4月25日在台中市文化中心舉行師生水墨畫展,接著4月20日起應邀回到母校新民高中個展,展期至4月30日。
■文.圖/葉志雲
目前在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攻讀碩士的張亦足,勇於創新傳統水墨,近年來嘗試以日本金潛紙創作的「墨痕系列」,充滿後現代風格,令人驚豔;這兩項畫展,都可以看到她亦傳統亦現代的創新水墨畫。
受到多位名師教導
出生台中市南屯書香世家的張亦足,父親張登淵是知名堪輿師,也教漢文,她就讀南屯國小開始習畫,由林金水老師啟蒙,在黎明國中時由美術老師張明善指導,私下並拜師黃乙學水墨。及長作畫,張亦足並向林進忠、黃才松等國畫名家求教;張亦足生長的南屯劉厝庄,還有個任教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的好鄰居李惠正教授,讓她有機會隨時可以請益。此外,張亦足個人幾十年來非常努力,勤畫不輟,可說是藝壇的「阿信」,而奠定厚實的繪畫根基。
張亦足原本依循傳統,以宣紙繪畫水墨,後來常到台北故宮取經,對乾隆在金黃色紙的名畫特別欣賞,被它散發出來的古銅色澤深深吸引。張亦足發現,故宮複製的歷代名家作品,也是使用金黃色紙,非常有古味,高貴而且溫暖,感覺又很有能量,相當耐看。張亦足認為,古畫可以,現代水墨畫為何不能?她為追求那份特有的古樸韻味,力尋好紙,終於找到宛如金箔的日本金潛紙。
張亦足不諱言日本進口的金潛紙成本高,是宣紙的兩倍價,但為求創新風格,材質也要能跟著時代不斷更新,因此不惜重資,使用的日本金潛紙愈來愈多,愈畫也愈滿意。張亦足表示,她在金潛紙上作畫,只用墨一種顏料,墨分五色,但在金潛紙上的表現卻不只五色,層次變化更多,而且墨色分明,可以分辨到非常細微;畫面不僅有厚重感,而且顯得更光亮,水墨的效果極佳。
不一樣的現代水墨
張亦足第一次嘗試的部分金潛紙水墨畫,前年底曾拿出數幅在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行的《筆情墨痕》創作展中試展,沒想到反應出奇的好,當時的薛保瑕館長帶領外賓參觀她的畫展,看到不一樣的現代水墨,都覺得很特別,大家讚不絕口,讓張亦足信心大增,決定由此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愈畫愈有自信,掌聲也愈來愈多。
53歲的張亦足極富上進心,繪畫之餘不忘進修,去年同時考取台師大美研所及台藝大書畫系碩士在職專班,她選擇就讀畫風較自由的台師大,教授們看到她的金潛紙水墨畫,都誇讚有加。台師大美術系所主任李振明驚豔說,這個班只有張亦足是帶著個人風格進來學習的,台師大美研所最喜歡能夠創新的學生,繼續努力下去,假以時日,發展一定不可限量。
台師大美研所另一位教授王友俊認為,張亦足畫的雖是傳統水墨,但又隱含新的東西;乍看是傳統的,布局合理,整個畫面都很協調,細觀之下,又可以看出不合理之處,可說比現代更現代,可說是後現代的另一種文人畫風,很有自己的風格。
〈生生不息〉慶賀母校生日
張亦足在台中市文化中心教畫多年,這次帶領20多名學員一起展出,讓大家驗收她的教學成果。自新民高中畢業已35年的張亦足,欣逢母校校慶,她特別帶著30多幅佳作返校開展,還特地以富有喜氣的全開金潛紙繪畫竹林,取名〈生生不息〉慶賀母校生日;擅長繪畫山水、風景題材的張亦足,第一次嘗試畫竹,在一片竹林中,夾雜著剛冒出地面的嫩筍,畫在金潛紙上似乎可以看到早上剛出來的陽光,益發晶瑩剔透,顯得生生不息,別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