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不可或缺,其中的醬油在中式料理的調味中更攸關風味。只是可能還有消費者不知道,坊間的醬油依製造方法,可分純釀、速釀和混合三種,其中以具古早味的傳統純釀醬油,風味最佳,也最符合健康訴求。
■文/伊洛瓦丹 圖/笠銓攝影
釀造醬油的材料有三種,黃豆加小麥的釀造醬油稱為豆麥醬油,以黑豆釀造醬油則為蔭油。在國外黃豆尚未進口之前,早期唐山的先民都是以黑豆釀造醬油,並隨著鄭成功軍隊傳到台灣來;而豆麥醬油則是日治時代由日本傳入台灣,因此又有日本式醬油之稱。
釀造醬油費工耗時
醬油的原料非常簡單,就是黑豆(或黃豆)加食鹽而已,但中間有一道非常重要的手續就是加入種麴使其發酵,這個培麴的動作看似簡單卻需要極富經驗的老師傅才能做到,否則原料可能無法發酵,不然就是產生阿摩尼亞的味道。培麴的溫度必須控制在25∼30度,因此這些發酵中的黑豆夏天需要吹風,冬天就要蓋被,要非常小心照顧。在培麴的過程中,黑豆會被深綠色的麴菌包裹,以進行發酵,要入缸之前還必須徹底將每一顆黑豆的麴菌洗乾淨,非常費工。
釀造醬油費工,亦十分費時,依古法一層黑豆、一層鹽、一層黑豆、一層鹽,需要120∼180天的等待才能完成,因此,在產量上受到限制,這也是後來為什麼速釀醬油會興起的原因之一。所謂的速釀醬油,係以脫脂黃豆粉為原料,加上鹽酸分解,再以蘇打中和而成,所有過程只要三~七天即可完成。
由於生產速度快、成本低,目前坊間的醬油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速釀醬油,然而,這種用化學速成的醬油,全無醬油的風味,味道酸苦,氣味嗆鼻,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學調味料。令人憂心的是,鹽酸和脂肪在高熱下,會合成致癌物「單氯丙二醇」。
業者為了提高醬油的售價,並改善化學醬油低劣的風味,乃將釀造醬油與化學醬油混合,再進行發酵而成;不過,風味仍較純釀醬油相差甚遠。不論是風味上考量,抑或健康上的考量,純釀醬油還是消費者的上上選。尤其想做出風味令人傾倒的料理,非純釀醬油不可。
黑豆為原料醬油還沒有出現速成產品
至於如何辨別化學醬油和純釀醬油?消費者可以認明台灣釀造公會的「100%純釀造」標示,還有一點,產品上標示的原料為黑豆,絕對是如假包換的純釀醬油,因為黃豆才能做出速釀醬油,黑豆為原料的醬油目前還沒有出現速成產品。此外,純釀醬油打開瓶蓋時,會散發出濃濃的豆香,化學醬油則有一股嗆鼻的味道。而且,純釀醬油通常不含防腐劑,開瓶之後必須放入冰箱冷藏,否則容易變質;化學醬油在常溫上一、二個月都還不會變質。在口感上,化學醬油較死鹹,純釀醬油則會回甘。
然而,純釀醬油價格往往高出速釀醬油一、二倍,在市場上無法與速釀醬油競爭,目前只能在傳統的柑仔店,或鄉下小型的醬油間才能買得到。同樣是純釀醬油,在價格上也有相當的差距,百分之百的壺底油一瓶可能要價四、五百元,若將缸內的釀熟黑豆加鹽水再煮的純釀醬油則在四、五十元之間。至於醬油膏則是純釀醬油與糯米再煮過,但也有業者為了降低成本改加入太白粉,兩者的售價有所差別,風味也不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