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走出生命低谷 賴慕芬 用藝術策展嶄新人生
 .慈善陶藝家林煙朝 燒製大肚紅百壺造福社會
 .110年臺中市國民中學藝術才能班成果展演活
 .新竹縣長楊文科的「五支箭」
 .全球穆斯林最尊貴齋戒月(RAMADAN)來臨 奉行主命 遵守「五功」
 .西班牙藝術家皇•雷普耶斯 「卓蘭之春」情繫寶島
 .經典之美-故宮數位印象展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3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或許你常在街頭偶遇余燈銓的作品,但你並不認識他,一位本性純樸的鄉下囡,藉由饒富童趣的銅雕作品,刻劃早期純樸的年代,充滿赤子之心,讓兒時的記憶彷彿活生生浮現在眼前。不必多費唇舌,不必文字著墨,總能引起佇足觀賞者的共鳴。

■文/楊睿民  圖/友亮攝影

 

五O年代出生,仍處在求溫飽農業社會的台灣,清水農家子弟走上藝術之路,在當時誠屬異數,但一切卻是在歪打正著的偶然之中。聯考的時代學子依考試成績分發,余燈銓上午考完試之後,見一群人等著考美術科系的素描術科,他好奇地報名參加,結果分數落在大甲高工美工科。當時他只有一個單純的想法,一技在身不怕沒飯吃。

選擇最冷門的雕塑組

雖然小時候並沒有顯露特別的美術才能傾向,但拿起畫筆卻一點都不陌生,相信有前世今生的余燈銓認為是累生累世的熟悉感。在學校舉凡書畫、攝影、雕塑都得學,但仍有分組,同學大多選熱門的室內設計、美編,他卻選擇了最冷門的雕塑組。那個年代幾乎以雕塑蔣公銅像居多,毫不例外,余燈銓畢業後,拜在名雕塑家謝棟樑門下成為入室弟子,起初便是雕塑蔣公銅像。

他說,雕塑是二個不同的技法,雕是減法,塑是加法,他偏愛塑法乃因它全然不受素材的限制,可以天馬行空、無中生有;又可以藉由翻鑄加以複製。延展性極佳、表現度十分細膩的銅,是他最喜愛的創作材料。

參加全省美展讓年少的余燈銓嶄露頭角,連續三年榮登前三名之列,因而榮獲永久免審查藝術家的殊榮,在年輕一輩的藝術家中,得之不易。但真正讓他大步邁進的卻是一連串的徵選比賽,他毫不諱言,除了有高額獎金之外,最重要的是比賽過程中,他很多心思和時間研究比賽活動的宗旨和精神所在,以及對手的風格,從對手的作品中他學到不少他人的長處和優點。

早期老人家有一句俗諺「學藝術要是有飯吃,狗也有衫可以穿」,余燈銓卯起來參賽奪獎金,就為了翻轉這席話。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一件作品中有狗兒穿比基尼,投射的正是這句話。余燈銓作品線條渾圓,不同年紀的人物表情神韻抓得很精準,姿態也生動有趣,渾然天成;尤其以石材或木材當基座時,幾乎融為一體。





生活中的人物和動物

一般的銅雕作品清一色黝黑,但余燈銓則巧妙運用銅的化學變化讓人物的衣飾、背包,及鳥類的羽色,產生青、赭等色澤的銅鏽,讓作品更生動活潑。余燈銓可以說是多產的雕塑家,因為包括公部門廣場、公園綠地、商業空間(尤其以豪宅中庭居多),均偏愛採用他的作品。大多數的雕塑作品以靜態呈現,但余燈銓的作品沒有一件是靜止不動,彷若生活中的人物和動物花鳥,其作品與大自然環境或人工營造的環境,總能融為一體,毫無違和感。

提到大自然,余燈銓也讓自己和大自然融成一片,他的創作坊「巧拙居」座落在大雅區郊野,鄰近中科。由於作品和器具堆積如山,於是找到這爿偌大的鐵工廠加以改裝。他親手種植百香果和香蕉,有水果吃又可以當遮陽綠籬,讓心情保持清涼,靈感才能不斷湧現。他常常想起畢卡索的一句話「花幾十年學會技巧,花一輩子學會小孩子的純真」,在這個純樸鄉間,他每天努力地揣摩這個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