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智慧城市專題報導
大聲說出中科最精彩的
科學園區專題報導
中科觀點
中科主播台
大肚山傳奇
封面故事
中科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科臉譜
中科快遞
中科繽紛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科報導
 .App移動行銷的時代
 .自己的食安自己救
 .風頭水尾打造水耕農業奇蹟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啟用
 .梁又文接掌加工出口區 管理處台中分處
 .你家也可以成為太陽能發電廠
 .年輕人想創業當頭家 職訓有「錢」途

   上一頁  共 ( 547 ) 筆 / 第 ( 27 ) 頁 / 共  ( 30 ) 頁  下一頁    
翻開國內環保事紀薄,近十年來接連發生在全台各地的鎘米事件,震驚社會,環保團體直指電鍍業者偷排有毒廢水是元凶。甚至驚傳電鍍業者為躲避稽查,竟將廢水灌入地下水層,令人怵目驚心。事件屢經媒體大肆報導,使得電鍍業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但是否電鍍業者都如此罔視法令?不顧國人健康?由全台合法電鍍業者共同成立的「台灣區表面處理工業同業公會」,為這項長期遭到誤解的重要產業喊冤抱屈,公會常務理事楊進昌指出,這些環保事件並非電鍍產業的全貌,全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中大型合法業者,致力引進環保科技,為台灣百分之九十的製造業產品撐起一片天。 ■ 文/楊順發  圖/陳招宗.友亮攝影


台灣區表面處理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楊進昌本身是國內電鍍模範業者「美上鎂科技」的負責人,公司成立於2002年,為專業之金屬表面處理廠。鑑於各產業對精密、特殊鍍層的需求,及對環境保護的日益嚴苛,該公司技術移轉自有40多年表面處理經驗,且十數廠區遍及歐洲的德國AHC公司。整廠轉移鋁、鎂、鈦等輕金屬和不鏽鋼、銅、鐵合金的表面處理技術。

符合歐盟的RoHS綠色環保規範

「美上鎂科技」長年引進德國最先進、最環保的電鍍用藥水,供應給國內的同業,並在南崗工業區設立電鍍工廠。該公司擁有國內最先進的表面處理科技,包括:無電解鎳、複合鎳鐵氟龍、微弧氧化、硬膜陽極、鈦發色陽極、非鉻系皮膜、電解拋光、三價鉻皮膜等。

其客戶群涵概各大上市公司、高科技大廠,這些知名企業所生產的精密機械、高級單車、電動工具,以及生產設備的零件表面處理,大都委託該公司代工。該公司甚至擁有國內少有的飛機、航太零件表面處理專業技術,2010年通過AS9100航太品質認證。楊進昌指出,製程中的重金屬離子該公司有傲人的排廢處理尖端科技,流程中的廢水經去除重金屬回收再利用、水循環使用,最後只剩下污泥,並委由合格的環保公司清運,做專業的處理,做到了廢水零排放的終極目標。解決廢污的問題,又能節省水資源。

楊進昌表示,大多數的國人對於電鍍業仍停留在早期的印象─狹窄的空間,嗆鼻的藥水味,濕答答的地面,以及四處漫流的廢水。他不否認隱藏在鄉間的小型非法電鍍廠仍有這番景象,但隨著國內產業的升級,以及國際市場對環保的要求日益嚴苛,絕大多數的合法電鍍業者不斷引進歐美日最先進的設備、藥水及技術,幾乎與先進國家同步。

尤其是台灣製造的精密機械、五金產品、電動工具、高級單車...等等,不少銷往歐盟各國,眾所週知,歐盟的環保標準舉世最嚴格,銷往當地的各式產品(包含零配件的表面處理流程),都要符合歐盟的RoHS(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綠色環保規範要求。為了爭取各大廠的訂單,「美上鎂科技」於2006年9月通過UKASISO9001國際品質驗證,並於隔年3月通過QC080000有害物質管理系統驗證;所有製程完全符合RoHS環保法規。

為製造業外銷產品有力的後盾

楊進昌指出,近年來公會成員大多全力爭取這些相關的認證,引導電鍍產業更上層樓,邁向科技化、環保化的理想境地。例如位於彰化縣鹿港鎮頂番婆的「迪暘公司」,當地是水龍頭的故鄉,深厚的水五金產業基礎,加上卓越的生產技術,來自國際市場的訂單紛至沓來;坊間許許多多知名品牌,都在這裡代工。頂番婆在全球水五金產業鍊中位居要角;而當地的表面處理廠商則是背後的無名英雄。

「迪暘公司」設立於民國76年,專長鎳Ni,鉻Cr金屬表面處理;服務客群商品廣泛,有水類五金,傢飾五金,燈飾五金,衛浴五金,廚俱五金,舉凡銅鐵素材無所不包。上述相關產業在鹿港、和美一帶都十分發達。「迪暘公司」董娘吳美香指出,該公司支援的客戶群,產品大多外銷,或國外的代工產品,其中不乏歐美大品牌,對於表面處理的技術品質,以及環保標準,均十分嚴格,驅使該公司不斷改善設備,與時俱進,不但設置全自動油壓推進式生產線,及吊掛式、連掛式烘乾爐,還有完善的廢水處理設施,於民國90年通過Iso9001:2000,復於98年通過Iso9001:2008,維持至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位於彰化和美的「崧凌企業」,負責人吳炎山早期在電鍍廠工作,當時鑑於國內電鍍產業仍十分傳統,技術一直無法提升,只能做初級的表面處理,加上使用的藥水含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對從業人員健康構成威脅,在熟稔電鍍的製程和原理之後,取得雇主的支持,致力於研發毒性較低的藥水,獲致可觀的成果。之後,吳炎山改投入外務,向同業推薦新研發的技術。甚至在自立門戶創立「崧凌企業」後更研發出獨門的無毒藥水;並進而首創密閉式全自動化的表面處理設備,讓無污染的電鍍廠房得以實現。

走進「崧凌企業」,眼前的景象讓人不禁懷疑─「這是電鍍工廠」嗎?一貫作業系統的全自動化設備占滿工廠的三分之一,進料口只要一位工人即可,前處理、電解、電鍍、後處理和烘乾等流程,都定時自動作業,並一關一關自動往後送。在一條龍的作業線上,有墊高的走道供工人巡查,機器設備的任何零件都沒有暴露在外,即使是馬達都被包覆保護,工安防護百分之百。

由於是密閉的自動化生產線,一絲藥水味都不會外洩,一滴水都不會落地,使得廠區始終保持乾燥整潔。經過一個小時的自動作業之後,二、三位工人在出料口準備包裝。吳炎山指出,該公司主要承包螺絲母、螺絲釘的表面處理,委託廠商涵概中南部的知名大廠。他說,小小螺絲在台灣製造業可是位居舉足輕重的角色,舉凡製造精密機械、生產設備、工具、車輛、建築…無所不包。

無毒電鍍工廠成為可能

以螺絲為例,這套全自動化表面處理的設備,經過一個小時的流程之後,每三分鐘即可出料一桶400公斤的螺絲,傳統半自動設備只能出料一桶50公斤的螺絲,產能大幅提高八倍。換言之,這套全自動化電鍍設備每小時能處理至少六至八噸的螺絲,產能十分驚人。

吳炎山指出,這套全自動化電鍍設備在台灣仍是絕無僅有,這是他累積多年的經驗心血成果,期間曾深入了解現有電鍍製程設備的優缺點,在設計時加以改善。目前已有德國廠商聞訊而來,欲引進到環保要求全球最嚴的歐洲;東南亞諸國廠商也正洽詢中。吳炎山說,他長年研發無毒的電鍍藥水,若只運用在半自動的設備,仍無發揮到極致,因此才會整合國內的生產設備廠商,由他設計藍圖供廠商參考,組裝之後,經過不斷測試和調整,目前已臻最佳的狀態。

他說,電鍍是一般通俗的說法,專業的說是金屬表面處理,其主要的目的在防蝕、抗氧化,並增加表面美觀。一般傳統作法係使用氰化物、鉻化物、重鉻酸鉀...等含毒的藥水,這些皆為政府主管機關嚴格管制的毒化物,對環境上的傷害與污染自不在話下,對人體健康更是一大威脅。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毒性減低很多的氯化物酸性製程早已取代早期傳統的鹼性氰化物處理方式;不過,對環境或多或少還是會造成影響,仍然不是最理想的方式。吳炎山指出,酸性製程以氯化銨為主,銨具有臭味,不利嗅覺。更重要的是過度使用會造成排入地面水體的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指水中以游離氨和氨離子形式存在的氨,所以又稱「非離子氨」)。非離子氨係引起水中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污染物對於某些水生生物是有相對生物鏈的影響。除非在處理排放廢水時能做到零重金屬,或乾脆做到零排放,才能化解風險;唯成本甚高,只有大型的公司有能力做得到。

基於上述因素,加上近期環保局對於水污染防治法的規範越趨嚴格,一年後氯化銨的原料恐會被禁用。因而「崧凌企業」早就結合日本的技術,著手研發更先進的無毒、無鉻之環保電鍍原料,改以氯化鉀取代目前製程中的氯化銨。不過,吳炎山仍不以此為滿足,因為使用氯化鉀仍有一項缺點,就是需要依賴硼酸來中和PH值;雖然硼酸政府認定合法的化學添加物,目前廣泛運用在食品加工、油漆、橡膠…等民生用品,在衛生單位規範的安全用量內,都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吳炎山認為若能避免使用會更理想,尤其是在2010年歐盟法規,已將硼酸列入清單中,並嚴格控管使用方式,鑑此,他又進一步成功研發出無添加硼酸的無毒環保藥水添加劑,為電鍍產業帶來的新革命。目前他已將這項技術引進到中國大陸,又輾轉輸出到東南亞各國,為電鍍業建立新的高標!無毒、無臭的環保藥水添加劑,加上閉密式的全自動化作業設備,讓電鍍業者正式步入環保的新時代!

主管機關應賦予公會更多的工具

可惜的是,媒體往往報憂不報喜,用心的合法業者所投入的心血,似乎很少見諸報端,少數非法業者不良行徑,卻不斷被擴大報導。「台灣區表面處理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楊進昌表示,政府和社會大眾對於電鍍業長期存在以偏概全的不公平現象,正派且永續經營的合法業者絕對占大多數。全台有一千多家的電鍍業者,加入公會的約有三分之一,無不是「品學兼優」的業者,對致力推動環保素有共識,莫不熱中於參加由政府主管機關指導的講習和訓練,全力配合現行法令,在各方面都能合法。另外一方面,亦期盼能藉著彼此的交流,不斷提昇技術水準,共同帶動國內電鍍業不斷持續往前邁進。

楊進昌坦言,電鍍業規模和技術有很大的落差,具規模的同業承攬大公司的委託案,為爭取訂單,穩固長期合作的客戶關係,莫不注重商譽,絲毫不敢違法。會貿然違法使用低成本的有毒藥水,以及偷排不合格的廢水,大部份是低成本經營的小型業者,其中不乏沒有合法登記的地下電鍍廠,這才是亟需政府嚴加取締整頓的部份,但政府人力、預算有限,事實上可以借重公會的力量,賦予公會更多的工具,始能落實「業必歸會」的目標,藉以強化對同業的約束力,主管單位便能事半功倍。

若干功能彰顯的公會,都具有主管機關所賦予的約束會員公權力,例如電腦資訊業者投標政府發包案一定要具備公會會員資格;各縣市商業會掌握產地簽證,其目的亦復如此。楊進昌指出,先前主管單位曾強制電鍍業者購買有毒物質原料,以及引進3K外勞,均需有公會簽核證明,當時業界向心力很強,爭相加入公會,相對的對業界的約束力也達到空前;可惜後來因為主管單位鬆綁,好不容易建立的秩序又功虧一簣。

公會中區處長趙寶祥則直指中央和地方各吹各的調,同樣一條法令中央和地方主管機關的解釋竟大相逕庭;即便是地方,各縣市的標準又都不一樣,讓業者無所適從。另者,僵硬不合時宜的法令一大堆,商場如競爭,市場瞬息萬變,難得接到大單,業者要增加生產線卻得逐一審核,往往批准下來都已經逾半年,商機早就不在了!諸此種種,業者屢透過公會與中央層峰交涉溝通,均未獲主管機關善意回應,在徒勞無功下,同業對於加入公會自然意興闌珊,以致業界有如一盤散沙,無怪主管單位在管理上會疲於奔命,成效十分有限。

趙寶祥更指出,表面處理是一門繁雜的技術,領域十分廣闊,單是技術層面就分為化學、電解、化學研磨、皮膜化成、潤滑、染色處理、熱處理、塗裝...等方式。有單一流程,也有多重流程,因此,所面對的環保問題差異甚大。主管機關為了管理方便,在法規上卻一視同仁,以致產生牛頭不對馬嘴的謬誤,讓同業困擾不已,也因此徒增無謂的成本。

電鍍已擺脫三K的傳統窠臼

另外,針對即將要課徵的水污費,身為公會彰投區處長的「迪暘公司」董娘吳美香亦感慨萬分,主管單位對於電鍍業者只給鞭卻不給蘿蔔,政府只想從業者身上多課稅,卻不曾為業者做點事。全台排灌不分現象很普遍,業者排放廢水動輒得咎,常招致民眾抗議,政府不思改善,還要業者自己想辦法,甚至硬推著業者自己去面對抗議的民眾和環保團體。

業界對政府推動的電鍍專業區亦怨聲四起,楊進昌表示,目前只有彰濱工業區的電鍍專區真正落實,但並不算成功案例,人力缺乏、水源不足、風沙大、鹽份侵蝕、廠房難求等棘手問題難以克服,讓業者望而卻步;更何況根本不可能把全台的電鍍業者通通集中到彰濱,他認為最理想的狀況是每一縣市一專區,然多數縣市長都不願蹚這個渾水,尤其台中市政府更欲把市內的電鍍業者全部趕到外地。

楊進昌很認同吳美香提到政府對電鍍業「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看法。他說,製造業是台灣經濟的一大支柱,而製造業大多為外銷導向,有九成以上的產品都需要借重電鍍業者的表面處理技術,倘若電鍍業者無以生存,台灣的製造業勢必一夕崩盤。事實上,政府也很清楚茲事體大、非同小可,但卻又無積極作為,逼業者走在鋼索上,搖搖晃晃,險象環生。

儘管如此,公會成員仍然很爭氣,如同前述模範業者,有不少同業不計成本全力投入環保減污,藉以化解外界的疑慮。另者,業者面臨二代接班及新進人員的傳承問題,公會目前正彙集同業之間最先進的技術經驗,付諸文字,編纂成教科書,供業界和學術界參考,作為教育訓練的統一教材,使各項優異的技術不致斷層。

楊進昌並提到,過去電鍍業一直被定位為三K勞苦工作,事實上,隨著現代化、自動化流程的引進,工作環境早非同日而語,寬敞、明亮、潔淨,費力的工作大多由機械代勞;台灣的電鍍技術早與歐美日先進國家同步,甚至有部份獨步全球。表面處理已不再是苦差事,而是學習尖端科技的新舞台。

政府應把專區或綜合區規劃完善,讓業者進駐,可避免廢污水到處流竄,污染農田、地下水及土地,並便於集中管理;業者工業用地需求若渴,若善加規劃,薪資方便必可打破22K的魔咒,甚至50K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