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優美地
侍酒師
生態美
今古道
咖啡經
看電影
茶之道
名酒窖
宅配通
主題遊
新店家
特別企劃
好滋味
真金店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部嘻哈
 .台灣麝香貓咖啡生技獨步全球
 .白色夢幻-陽明山竹子湖海芋
 .八里占山--觀音山連峰縱走
 .「玩命關頭7」旋風之後誰接棒
 .咖啡環遊世界系列(最終回)
 .為地球、為健康打造「綠屋頂」
 .「紅巢燒肉工房」的驚歎號

   上一頁  共 ( 1010 ) 筆 / 第 ( 46 ) 頁 / 共  ( 50 ) 頁  下一頁    

跟隨吧檯大師張日新一路從南美、中美、北美到非洲,到各個咖啡產區逐一巡禮,詳細介紹各個咖啡產區的特色和杯測風評。這次我們將從非洲經中東回到亞洲,為一系列的報導做完美的Ending,足跡將涵概葉門、印度、印尼;還會另外介紹位於南太平洋的巴布亞新幾內亞,這個大家比較陌生的咖啡產地。

■文/伊洛瓦丹  圖/陳招宗

 

葉門位於中東的阿拉伯半島,屬於熱帶氣候。阿拉伯世界多沙漠,葉門得天獨厚擁有肥沃的土壤,很適合咖啡生長,一般咸認葉門的咖啡是從非洲的衣索匹亞傳過來,所以風味上與非洲的咖啡豆相近。此外,當地有一座古老的港口Mocha(古稱Al Makha),這處港口與世界各地均有貿易往來,一般也相信葉門Mocha港是咖啡從其發源地非洲傳到世界各地的窗口。葉門咖啡風味具有獨特的野性,是不可多得的好咖啡豆,只是此地的咖啡豆大小不一,很難分級;目前主要的產地在Mattari、Sabani、Sharki。(風味特性:甘-中、酸-弱、苦-強、醇-中、香-中)

印度咖啡的季風豆

經阿拉伯半島來到亞洲的印度,過去國人對印度咖啡比較陌生,但自從國內掀起異國餐飲風,全台各地有越來越多印度料理餐廳,無不供應印度咖啡,讓國人可以更輕易品嚐到印度咖啡獨特的風味。

印度咖啡豆的特性是屬於中性豆,具有溫和口感、低酸味及香料風味,依大小分級:A、B、C和PB,其中A和PB為精品豆,最高等級為Monsooned  MalabarAA;最具特色的是季風豆「馬拉巴爾(Monsooned  Malabar)」。馬拉巴爾位於西部沿岸,航海時代由此出口咖啡,需經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運抵歐洲,在航海過程中,咖啡會因為海風濕氣而濕潤,產生發酵現象,顏色由綠轉黃,形成一種濃稠而豐富的特殊風味,倍受歐洲人喜愛。不過,現代航運儲存設備條件良好,航程並大大縮短,使得印度咖啡豆失去了古早味,因此,現在印度的咖啡農乃以人工方式,於五、六月季風吹起的季節,讓咖啡豆暴露在西南季風下,長達六個星期,希望能找回昔日的風味。(風味特性:甘-中、酸-弱、苦-中、醇-中、香-中)

一路來到曼特寧咖啡的故鄉─印尼。印尼咖啡風味醇厚、濃郁、甘苦並重,低酸度為其特色,主要產於三大島:蘇門達臘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知名的曼特寧咖啡和安科拉咖啡便是產於蘇門達臘島,主要產在世界第一大火山湖「托巴湖(Lake Toba」周邊,以及位於該湖西南方的林冬(Lintongnihuta),兩區統稱為Mandheling。曼特寧產量過多為其敗筆,但經三次手選後的黃金曼特寧實乃極品。近年該島北端的阿契地區(Aceh)、塔瓦湖(Lake Tawar)附近的咖幼山(Gayo Mounntain)為後起之秀。



爪哇麝香貓咖啡物以稀為貴

蘇拉威西島則以阿拉比卡豆為主,其中托拉賈「Toraja」是島上精品咖啡的代名詞。爪哇島亦以阿拉比卡豆為主,此島最具特色的是麝香貓咖啡,屬夜行性的麝香貓會尋找咖啡樹上熟度剛好的咖啡食用,咖啡果肉被消化掉,不易消化的咖啡豆則在消化道內發酵,最後被排出,當地居民撿拾收集後,洗淨成為咖啡豆,因有一股特殊的風味,且物稀為貴,因而成為昂貴的咖啡豆。(風味特性:甘-中、酸-弱、苦-強、醇-中、香-中)

再到距離遙遠的南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它是世界第二大島,其西部仍屬印尼所有,島內有成片的熱帶雨林,火山岩和高山地形乃栽種咖啡的理想區域,使得本地咖啡豆與亞洲豆的風味略有不同,反而與中南美洲相近,具有清亮甘甜風味。主要產區包括:Kimel、Arona、Goroka、Arokara等莊園。(風味特性:甘-強、酸-強、苦-弱、醇-強、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