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的春末夏初之際,總在好夢正甜時分,被頻頻傳來的尖銳鳥叫聲吵醒。尋問鳥友之下,方知牠原來叫「夜鶯」,屬於夜行性鳥類,是台灣很普遍的留鳥,原本棲息在平原、溪流河床邊,以南部較多,近年來因河川整治工程,加上全球暖化,夜鶯分佈線逐漸北移,並往住宅區擴張。求偶期的雄夜鶯從日落之後會不斷的鳴叫直到夜深人靜。這是第一次想對鳥聲認真辨識的開始。
■文.圖/漂鳥
剛學習賞鳥是從冬候鳥開始,一群群的鳥兒從遠方飛來過境台灣到溫暖的南方,而觀賞的地點大部份也都在海邊或河口居多,或許數量多且體型較大一些,透過望遠鏡就可以欣賞到牠們的美。所以感覺賞鳥並不如想像難。在一次聽到鳥友分享賞鳥比賽的情形及心得時,才知道原來台灣也有舉辦賞鳥大賽。但還是無法想像「賞鳥」這件事,到底要怎樣比賽呢?
直到2013年有機會成為支援「大雪山國際賞鳥比賽」的志工,才更進一步瞭解賞鳥比賽是如何進行的。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台灣十大國際級賞鳥地點」之一,除了生活在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鳥類以外,大雪山地區幾乎涵括台灣所有的留鳥種類。比賽的方式:首先是由賞鳥人士組隊參加,依性質不同分成專業組、聯誼組、大專組及親子組,活動的區域範圍由大雪山林道0K-49K,持續24小時的觀察與記錄,看那一對參賽者記錄的鳥種最多又正確。2013年比賽連續二天都下雨,參加比賽的人在雨中尋鳥,難度與辛苦指數真是破表了。雖然我只在定點駐守,看著參賽者奔馳在林道間不分晝夜,那樣的精神讓人感動啊!
「2014大雪山飛羽•賞鳥大賽」我又來當志工了,大概天氣較好,可以看到一隊隊的參賽者有如候鳥般在林道間飛來飛去,背著沉重的望遠鏡認真投入的身影,也成了大雪山森林美麗的風景。終於可以辨認出星鴉的叫聲是嘎、嘎、嘎…,巨嘴鴉的聲音是哈~哈~哈~,另還有叢樹鶯、深山鶯、酒紅朱雀…等鳥聲。而在林道上更是幸運的與台灣的明星鳥類帝雉、藍腹鷴驚喜相遇。但今年有更大的驚爆點在於有一隊鳥友看到了台灣黑熊,原來路旁的「注意!熊出沒」警告標示,真的要相信。只是黑熊為什麼會出現在林道上呢?山裡的自然生態又有什麼樣變化呢?是個值得探討深究的問題?
觀賞陸鳥真的不似水鳥般容易,想要在樹林間發現鳥的蹤影並確認出那是那一種鳥,實在很難。但資深的鳥友說:只要用心去聽鳥音,聽出不同的鳥叫聲並配合看牠身上的特徵,其實一點也不難。哎呀!對我這隻菜鳥而言,光是分辨雌雄的羽色是冬羽或夏羽就已經混淆不清,再加上鳥音的辨認…,賞鳥真的變得有些沉重。我想先不要管那麼多,名字不重要,先學著欣賞飛羽之美,悅耳的鳥音是大自然最美妙的音樂,不要因噎廢食才好!賞鳥除了要耳聰目明外,還需要時間與耐心。另外;更要確實遵守賞鳥倫理五「不」曲--「不引誘」、「不追逐」、「不驚嚇」、「不破壞」、「不捕捉」,共同維護珍貴的鳥類資源,落實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延伸閱讀:漂鳥飛行 http://yu1760.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