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aichung-life.com.tw/public/UserFiles/image/specialreport/NO49/p20-1.jpg)
大家都知道若是沒有友達進駐中科,中科不會發展如此迅速,說友達是中科發展的踏腳石一點都不為過,事實上,現在全世界的國家都在力邀友達前往當地設廠,因為不僅可以提升該國家經濟產值,還能帶動群聚效應,厚植高科技部落的人才與技術發展,數年來,友達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荷蘭、捷克及中國大陸等地皆設有營運據點;且設廠的規模,都遠比中科廠還大很多,李焜耀以一個國際企業家的視野,來看待6年後的中科.並且提出他的過人見解與看法,問題點不大,很容易解決,就看政府部門認不認同、做不做!
■文.圖/江淑如
![](http://www.taichung-life.com.tw/public/UserFiles/image/specialreport/NO49/p20-3.jpg)
全世界都想學台灣如何經營科學園區
在5月25日中科產業論壇上,李焜耀受邀演講,暢談大中部地區如何立基台中、環抱全世界未來經濟市場,他特別提到,在國外洽商時,全世界最想學的就是台灣科學園區的經營模式,都想移植我們的成功經驗,尤其是大陸和印度,而這兩個新興的經濟地區,也正是亞洲國家的必爭之地,日本、韓國、新加坡更是虎視眈眈想要搶食,台灣的中科,是距離大陸最近的科學園區,且對岸的福建台商,高達一半以上就是來自中部地區的中小型企業,因此,中科也最能感受到兩岸經濟互動所帶來的影響。
李焜耀不諱言指出,世界各國爭相邀約友達去設廠,並開出許多優渥的條件,例如便宜的土地、稅務優惠及當地就業機會等,很難想像一些工業先進大國,如德國政府所提供的土地,竟然比台灣還便宜許多,他深入分析背後原因,恍然大悟,原來德國人不時興炒地,土地價格自然也不會因而水漲船高了.
借力使力結合海西經濟特區的加乘效應
根據多年在國際上的經營視野,李焜耀認為要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科學園區,除了篩選產業組成之外,從中挑選主力產業公司導入,則會讓園區特色更鮮明,還有和鄰近園區的競合關係,拿捏適當合作模式,及園區外圍既有產業聚落的互動關係也是不可忽視的資源,加上良好的產官學合作聯盟,與附近重點大學和研發社群的輔導幫助之下,就能吸引人才群聚,屆時將可發展出特有的科學園區競爭優勢。
大陸福建最近成立的海西經濟特區,國內的台積電、鴻海、華邦相傳都要過去設廠,金融業更是爭先恐後的申請進駐,李焜耀表示,海西經濟特區離中部最近,預料會對台灣科技產業帶來新的衝擊,但未必全是負面的,若從大中華角度思考,有些影響對台灣是好的;只要我們將吸引外資的人才、資本市場、溝通效率、和善的人民、便利的生活空間等優勢條件,結合中部地區特有產業,例如精密機械、自行車產業、機器設備、航太工業、光學、製鞋廠、食品加工業、創意服務、休閒產業、農業研發等等,選擇重點產業整合成強而有力的能量,在未來與海西經濟特區的密切交流下,絕對可保有龍頭產業之效應。
經營好本國的科學園區,再結合大陸蓬勃發展的經濟特區時機,接下來就是發揮中部的優勢生活條件,幫助台商企業將研發總部根留中部;在李焜耀眼裡的中部地區,是全台大都市中,唯一有山又有水的陽光山城,若將此一特色規劃成大台中生活圈,維持獨特均質的環境品質,再將周邊工業區納入體系,予以專業分工、相輔相成,以及整合中部大學院校,設立研發符合產業潮流效益的旗艦型研發機構,作為企業的後盾和人才供應庫,機會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李焜耀建議,現階段應加速公共建設,縮短與台北的差距,往後便能漸漸吸引專業人才移居而形成聚落,大台中生活圈的美麗遠景指日可待.
天時地利加上人和 尚缺環境與效率
大中部地區想要抓住這波經濟發展機會的契機,必要先知道問題點在哪裡?如何改善?其實不必邀請遠來的外國和尚念經,李焜耀經營友達集團長期於全球佈局,相信以他身為台灣傑出企業家的身分,更能提出一針見血的真知灼見,而想不想執行?要不要落實?一切都需要公部門的魄力與效率適時配合,機會稍縱即逝,不想被大陸截去主導權?擺脫日韓虎視眈眈在旁的威脅?台灣未來的經濟榮景,就看這5年內如何發展自我及步步為營與大陸合作,馬政府不可不聽、不可不慎啊!
![](http://www.taichung-life.com.tw/public/UserFiles/image/specialreport/NO49/p2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