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產業一片西進熱潮當中,台灣布袋戲也成功進軍中國大陸,說起「普通話」來!到底布袋戲有何魔力,可以風靡台灣不同世代,甚至「反攻」大陸、攻占日本?說穿了,台灣布袋戲一直不斷追求創新,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文.圖/林中偉
根據文獻記載,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源於大陸泉州,相傳清朝一位書生,志在求取功名,但卻一再名落孫山。有一年,他在赴京趕考途中,於九鯉仙公廟小睡,夢中,仙公在他手中寫下「功名在掌上」五個大字。書生以為上榜有望,欣然赴考,不料,又再次落第。金光戲仍活躍於中、南部的廟會
一次偶然機會中,書生看到鄰人操縱傀儡,一時心血來潮雕起木偶,並用手指代替絲線操縱,由於他是讀書人,把一些稗官野史、名人軼事,編造成戲文上演,旋即知名度大開,民間爭相聘演,終於應驗「功名在掌上」的夢境。
二百年前,傳統布袋戲傳入台灣後,快速落地生根,加上特殊的開墾殖民背景,逐漸發展出本地的特色,並成為台灣本土戲劇的代表。依照布袋戲劇本來區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為古冊戲、劍俠戲與金光戲三種。其中,又以1950年興起的金光戲,最令老一輩懷念。
金光戲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的劇情天馬行空,仙道(仙覺)、妖道之間鬥爭,充滿緊張懸疑、刺激氣氛。還有,主角出場時,「金光閃閃、瑞氣千條」配上個人專屬的主題曲,加上打鬥時刀光劍影,讓戲迷百看不厭。
金光戲代表的人物,包括大俠百草翁、雲州大儒俠、大俠一江山、五爪金鷹、天上三俠以及金標盛英、六合三俠傳等等。雖然台灣布袋戲已進入電視、高科技時代,金光戲仍活躍於中、南部的廟會,只是觀眾大不如前。
霹靂布袋戲承襲五洲園技藝
值得一提的是,新光三越台中店最近舉辦的「霹靂藝想世界─台灣布袋戲文化藝術展」,不只將霹靂布袋戲主角、戲台,統統搬到百貨公司,還特別重現經典場景及傳統金光戲丰采,讓老世代喚回往日的記憶,新世代戲迷開心和戲偶面對面。
霹靂布袋戲承襲祖父五洲園黃海岱、父親黃俊雄技藝,並不斷創新求變,包含戲偶尺寸與造型、武俠劇情以及最新動畫科技,都開創布袋戲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被視為台灣布袋戲「祖師爺」的黃海岱,則師承父親黃馬,從小習文學武、深研北管戲曲與掌中功夫,是位才華卓越、技藝超群的布袋戲宗師。他的博學多才、口白五音分明,為演出生色不少。生前使用的傳統布袋戲彩樓、戲偶、手稿、道具以及有百年歷史的布袋戲戲籠,更成為台灣的「國寶」。
霹靂國際多媒體表示,台灣布袋戲在五0、六0年代,從傳統劍俠戲正式進入金光布袋戲階段,內台戲成為台灣民間主要娛樂。七○年代後,布袋戲躍上電視螢光幕,黃俊雄演出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掀起台灣布袋戲收視狂潮,並締造97%空前絕後的驚人收視紀錄。史艷文、藏鏡人、哈麥二齒,也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重現霹靂布袋戲的經典六大場景
除了金光戲代表戲偶、黃海岱使用的老戲台以及黃俊雄一手打造的人物之外,素還真、葉小釵、一頁書以及莫召奴、燕歸人等角色,也難得相聚一堂,並重現霹靂布袋戲的經典六大場景。其中,為了表現「磐隱神宮之戰」氣勢,還特別在新光三越展場,搭建一個大型城牆,來取代攝影棚內的模型。
新光三越表示,台灣布袋戲文化藝術展期間,天天都吸引不少戲迷上門參觀,尤其是假日的「霹靂英雄會」更是人潮滾滾,周邊商品包括限量海報、手提袋、馬克杯以及T恤和鑰匙圈,也有不錯的買氣。由此可見,台灣布袋戲的魔力,還真不是「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