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陶藝家朱坤培高溫信樂燒令人驚豔
 .李仁燿的小口瓶世界
 .更生求職服務達人陳俊男
 .引領台灣報關服務新價值 開元報關董事長游信對
 .奔牛節開鑼!群牛奔入市
 .醫生畫家趙宗冠、唐雙鳳第24次夫婦聯展
 .齊白石藝術創作紀念展跨海來台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46 ) 頁 / 共  ( 50 ) 頁  下一頁    

在日本有上千年歷史的滋賀縣古窯「信樂燒」,以高溫難燒著稱,草屯陶藝家朱坤培以信樂燒為師,苦心鑽研多年有成,能以1300度以上高溫燒出信樂燒溫暖樸質的特殊風貌,作品相當精采,7月11日至7月29日在台中市文化中心文物陳列室(二)舉行的個展中亮相,展品有各種造型的花器、陶缽、陶罐、陶壺、茶碗等生活器物,都是難得一見的柴燒佳作。

■文.圖/葉志雲



朱坤培表示,這次展覽主軸,著重在高溫柴燒的自然落灰釉作品,強調高溫下土坯表層皮膚因溶解與落灰附著而形成的溫暖火色,以及木灰正面衝擊且不斷累積造成流動的自然效果。

信樂燒古樸且具律動美

國內柴窯燒陶,以師法日本岡山縣的古窯「備前燒」居多,溫度頂多在1200度或稍微多一點點,屬中高溫,讓木材碳化後附著作品上,產生鐵紅、深咖啡或焦褐色,色澤較為深沈。

朱坤培則偏愛需要更高溫的信樂燒。他說,完全靠自然落灰形成的信樂燒,古樸且具律動美,感覺格外溫暖,獨具氣質,為此,這6、7年來,他以信樂燒為目標自我挑戰,深入探究土、火與灰釉間微妙的平衡關係,其間不知經過多少次錯誤嘗試,屢屢在失敗中累積寶貴經驗,慢慢摸索領會,才逐漸掌握要領,燒出期待中的滿意作品,但到現在成功率最高也只有一半左右。

這次以信樂燒陶風為主的個展,可說是朱坤培突破柴燒困難,最能展現個人風格的一次展覽,作品比前一次2004年在台中市文化中心的個展更令人驚豔。但朱坤培對於辛苦多年的心血結晶仍不滿意,認為未臻完美,未來還要持續努力,追求信樂燒的極致。

已有1250年歷史的信樂,是日本最古老的陶器生產地,因蘊藏豐富適宜做陶器的陶土而得名,是日本六大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基地之一。朱坤培表示,信樂燒最大特色是沒有施釉,但土胎中含有特殊的長石顆粒,一粒粒分布在土膚表面,在窯內經1300度以上的高溫焙燒,跟燒柴產生的落灰融合在一起,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流下形成自然流動的灰釉,正面呈現綠、藍或茶末釉色,背面則是另一種泛紅的火色,非常美觀而且獨特。

 

自己調配陶土慢慢揣摩

朱坤培挑戰信樂燒並非買現成的日本土,而是自己調配陶土,慢慢揣摩,直到成功,這也是他最值得驕傲之處。朱坤培表示,國內的柴窯很少看到信樂燒,主要是窯內溫度很難長時間控制在1300度以上的高溫,即使溫度能拉高到1300度,時間也很短暫,幾個小時就會往下掉,無法持續高溫狀態。

朱坤培建在埔里水流東的柴窯,在結構上特別設計,讓窯內的溫度可以連續兩天以上保持在1300度以上高溫,這也是燒出理想中信樂燒的關鍵。朱坤培不諱言,這種燒法相當費力,燒窯過程很辛苦,必須三個人輪班不斷投柴,否則溫度很快就會下降,連續燒上五天才能開窯。朱坤培表示,信樂燒的燒成率有三、四成就可以算成功了,他最好的狀況也僅有五成左右。

此外,朱坤培嘗試在日本發展有3、400年的「志野燒」也很可觀,可以燒出多種釉色。諸如土胎含鐵,呈現紅棗色的「紅丹野」;表面像被蟲蛀過,形成一個個細洞的「白志野」;以及表面像老鼠顏色的「鼠志野」、呈現蜜腊色澤的「黃志野」等。多采多姿的志野燒陶作,在這次展覽也可以看得到。

從事陶藝創作20多年的朱坤培,畢業於台北復興商工美工科,因在霧峰服警察役偶然機會接觸資深陶藝家蔡榮祐的現代陶藝,受到啟發並隨其習藝一年,後即自我摸索鑽研,迄今堅守專業創作的崗位。他說:「陶已是我生活的全部,有一句日本諺語『一生懸命』即是我對陶藝的自我期許及此刻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