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文房四寶收藏家-陳銘儀
 .執著竹藝的戴國隆
 .捕捉自然與藝術之美(系列三)
 .捕捉自然與藝術之美(系列二)
 .佛光山星雲大師九秩嵩壽暨中華兩岸書畫交流展
 .捕捉自然與藝術之美
 .原鄉兒童攝影展充滿純真之美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16 ) 頁 / 共  ( 20 ) 頁  下一頁    

瓦斯窯、電窯尚未問世之前,千百年來人們都是靠柴窯燒製陶瓷,具有相當的難度,但其成色、質感和變化,卻非前者所能及。陶藝家吳水沂就讀藝專時接受林葆家和吳毓棠等陶藝名師的指導,對柴窯情有獨衷,1987年開始研究柴燒,1997年並與同好成立「臺灣柴燒研究會」,帶動國內柴燒之風氣,其成就亦受到國際肯定,數次受邀於國際柴燒研討會發表論文、展出作品,被譽為台灣現代柴燒陶藝的先行者。

■文.圖/陳招宗

 

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成敗取決於土、火、柴、窯之間的關係,環環相扣,是多次燒成實驗調整所獲得的心得,不是靠運氣。土質和土胎的配方則是決定作品好壞的關鍵,柴燒的錘鍊中,土胎與火交融,經過火炬及火痕引出紅榴、黑榴、胡麻、閃光銀等顏色,甚至一件作品呈現七彩色澤,在溫和的火候配合之下,自然構成人工難以達成的美妙紋路。

柴燒美學的經典

柴燒最能直接反映燒陶者的心境、思想、觀念,這些在強烈窯火焠煉時所產生的作品,的確讓人驚豔。柴燒往往就是在那不確定的土火關係中展現,在那種既興奮又期待的等待心情下,呈現出乎意外的驚喜。因此,柴燒作品無法複製,其在樸實中帶著豐富的色彩,內斂中含有奔放的特色。這就是柴燒為何讓吳水沂醉心不已,甚至窮畢生之力不斷鑽研的原因所在。

吳水沂的「柴燒陶」,一直是國內陶藝界注意的焦點,其重要作品在北美館、鶯歌陶瓷博館、台中市文化中心等都有典藏。其中柴燒是他下功夫,研究最深切的一項藝術創作。在國際上,從1999年起他連續三次,受邀於國際柴燒研討會,不僅發表論文、展出作品,並擔任美學講座的主談。在國內,他也在台灣工藝月刊中,發表為題的「台灣現代柴燒陶藝的探討與柴燒創作的要素」相關專業論文,在學術上多次的被轉載與引用。

柴燒陶的創作上,他強調作品必須蘊含力量,所開創出的厚重塊體結構,以及撞擊式的烙印符號,至今仍是獨具一格,成為柴燒美學的經典。而在柴燒窯爐學,以及柴燒技術的研究上,他也涉獵至深。90年代在台灣柴燒未形成風尚前,吳水沂即在國外的資料上,努力翻譯、專研,甚至帶領一群柴燒同好,以水里蛇窯的柴燒窯作為基礎,轉化出個人柴燒窯的創作形式,點燃從傳統跨距到現代柴燒的風行時代。

 

新作大幅傾向在「釉燒瓷」


吳水沂投入陶藝創作達三十多年,在國內外舉辦過無數次的個展及受邀展出。去年底在他最新的一次個展中,他發表了釉燒和柴燒的形式,甚至大幅度地傾向在「釉燒瓷」上,朝一種設計、亮麗、高雅的陶藝介面推陳出新。這與他二十年前的原土茶壺〈紫砂壺〉相比,臻至形能兼備,是吳水沂對於自身藝術,每十年必有所改變的自我競合,表達出實踐的行動。

此次個展中他導入多種材質,如陶、瓷、骨瓷、釉彩等,瓷的部分主要由實用出發,尤其「骨瓷」茶具的設計,標榜出剔透多彩的貴氣效果,這也將與他厚實粗獷的慣有柴燒構件,平衡出協調的整體意境。這些各有議題的作品,有的只單獨展出、有的將透過裝置作呈現,形塑展覽的豐富和全面性。

Wu Shui Yi 吳水沂

經歷

•1961 生於台灣台中豐原

•1987-92 任教於台中大明中學美工科陶藝課程

•1996-98 任國立中興大學陶藝社指導教師

•1998 出版:吳水沂柴燒陶藝輯

•1999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藝術系、南伊利諾大學陶藝雕塑系訪問藝術家

•1999 應美國愛荷華大學邀請,參加國際柴燒研討會並發表作品及論文

•2000 策劃執行大型坑燒活動─“坑燒耶誕情”﹝鶯歌陶瓷博物館主辦﹞個展

•1991 首次個展於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1992 個展於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1998 “ 柴燒陶藝個展”於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第十一屆藝術家接力展 )

•2001 吳水沂柴燒陶藝個展─“從廢墟、城堡到砌起的樓”﹝台中聿陶坊﹞

•2002 吳水沂柴燒陶藝個展─“出帆 ”﹝台中聿陶坊﹞ 

聯展

•1994 受邀參展〝94台北國際陶瓷博覽會〞

•1999 “國際柴燒陶藝大師邀請展”(澳洲羅恩Lorne  Qdos 藝術中心)

•2002 土.台灣.當代陶藝展﹝巴黎台北新聞文化中心,義大利巴雷塔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