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達達魔法樂園看見光
 .塵封半世紀的玉米娃娃回田中娘家
 .從技術到技藝的刺青師林木森(六木)
 .東海路思義教堂展開維修保存
 .推動親民服務的黃振彥
 .窮小子蓋出世界新地標
 .旅美藝術家李小鏡人文結合科技「顯影/現身」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18 ) 頁 / 共  ( 20 ) 頁  下一頁    

雲林縣北港朝天宮30年前彩繪的12扇門神像,因煙燻及灰塵附著而埋沒,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運用紫外線及X光螢光分析等科學儀器進行檢測,並以化學與物理方式,歷經3年終於完成清潔修復工作,如今門神像煥然一新,回復當年光彩。

■文、圖/楊昌林



北港朝天宮創建於1700年,1999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是台灣重要的信仰中心,宮內保存了許多寶貴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資產;其中,凌虛殿與聚奎閣共計12扇門神,門神圖案除了較常見之門神武將外,還有少見之天干、地支及24節氣等圖案,1988年由彩繪大師陳壽彝所繪;陳壽彝因技藝精湛,2012年被指定為傳統建築彩繪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

國寶彩繪大師陳壽彝得意大作

雲林縣政府從10年前開始為北港朝天宮進行古蹟修復工程,但彩繪修復的部分因缺乏專業技術而停滯,因而請求中央文資專責機構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專業支援。文化部主任秘書蕭宗煌指出,朝天宮凌虛殿與聚奎閣的門神,是人間國寶彩繪大師陳壽彝於1988年的得意作品,極具宗教藝術價值,文資局所屬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接到指示後立即針對凌虛殿與聚奎閣的彩繪門神,在符合國際水準的條件下進行修復計劃,將12扇門經過暫時性加固與安全包裝後,逐一運回文資中心的實驗室修復與紀錄。

台灣過去的彩繪修復工作,多半由匠師重新繪製,常被不當修復而造成無法恢復的損害。文資中心則是進行科學修復,先以紅外線攝影,觀察油煙層下的線稿,並參考歷史照片等資料,運用電腦繪圖科技及色彩比對,複製12扇門神裝置在凌虛殿與聚奎閣,讓香客在修復期間仍感覺到門神並未缺席。

完成科學的檢測分析工作後,開始進行清潔,並參考紅外線影像及各部分成份,使用不同成份與濃度的化學藥劑,先以較低濃度的藥劑在不明顯處先進行試驗,再逐步調整濃度,以有效清潔且不傷害原本彩繪層為原則;而在某些無法以藥劑清潔之區塊,則運用手術刀的物理性清潔方式,以細緻動作耐心的清除油煙汙染。

 

在填補修復工作方面,考量到未來門神將安置於古蹟原址,為避免填補處日後會因人為使用習慣而再次被破壞,使用的材料不同於一般,多採用與原來製作門板基底材,或打底層相近的建材,選擇可逆性的彈性填補材料,填補處未來可容易的被移除且不會造成殘留;而在填補材料的表面塗覆隔離材料,再進行適當的全色,讓修復後的門神得以呈現視覺上協調美感,近觀時仍能體驗到歲月所留下的真實痕跡。

國內彩繪修復新的里程碑


為了讓修復後的門神提升抵抗廟宇油煙的能力,在整個修復工作完成後,再以具有撥水性的高分子樹脂材料進行保護層塗布,並在保護層與彩繪顏料之間,又再以水溶性的動物膠塗覆,讓彩繪層得到雙重保護。

文資局局長施國隆表示,專業修復團隊除了運用紫外線、X光螢光分析及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等科學儀器,進行檢測與分析外,並以最佳的化學與物理方式,完成清潔修復,還運用彈性材料進行缺損處之填補,最後進行全色修復和噴塗保護層工作。修復團聚以本土科學的研發成果,謹慎的逐一去除歲月在12扇門神上所堆積的油煙與污漬,讓彩繪神韻得以風華再現,並確保門神被運回古蹟原址安置後得以「延年益壽」,更希望所留下的修復紀錄,能為國內彩繪修復研究開創另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