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做人剛正做事圓融的市商會理事長林山下
 .以人文精神對待寵物的陳道杰
 .八風禪石會「如是我石」年度展
 .女畫家陳麗如美女花鳥工筆畫
 .布袋戲的「藝」想世界
 .臻品《藝性.人性.土性-盡興》陶藝四人聯展
 .李崑源壺雕陶瓷彩繪驚豔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45 ) 頁 / 共  ( 50 ) 頁  下一頁    

最偉大的藝術家是誰?當屬開天闢地的造物者。世上藝術家無不向自然取法,追求「渾然天成」的最高意境,但造物者創造的萬物不必經刀斧雕鑿卻已臻此境界,謂之「天雕」。從小在貓羅溪長大的白滄沂收集木頭天雕30多年,逾八千多件,件件各現奇形。別人眼中的朽木,在白滄沂眼中卻是無價的藝術品,儼然成為最貼近造物者的知音!

■文/楊睿民  圖/笠銓攝影



何謂木頭天雕,白滄沂又詮釋了一遍,「大自然的木頭經過風吹、日曬、雨淋,蟲蛀,所留下來的木殼和木心,形狀各異,紋路也都不同。」。這些一般人眼中的朽木,在白滄沂眼中卻有如鷹雀、龍鳳、南瓜、竹筍,乃至抽象造型的立體雕塑。而且,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從未發現雷同;這就是白滄沂醉心其間而無法自拔的主因。民國79年,前 謝副總統東閔先生於省立博物館見到白滄沂蒐集的作品,渾然天成,激賞不已,並為其命名為「天雕」。

枯木有生命、靈性和禪意

白滄沂回想蒐集木頭天雕的開端,大約在8歲的時候。那時沒有瓦斯、熱水器,必須用木柴燒熱水供家人洗澡,大人負責撿拾材薪,小孩子負責燒火,他見到一些喜歡的木枝偷藏在床下。直到初中三年級,當時家中以園藝為生,他將蒐集的木頭作品擺在屋內,沒想到客人愛不釋手而以400元購買,白滄沂喜出望外,「原來也有人認同我的審美觀!」,之後他就更勤快收藏。

白滄沂曾經看過一張日治時代,日本人穿著軍服砍伐大樹木的相片,日本人砍伐樹木前,會在樹木要被砍的高度上綁上紅絲帶(高度超過200公分),並請和尚念佛經,準備牲禮祭祀,再請當地長老及長官主祭,進行對大神木表尊重的儀式,由此可見日本人對有靈性、長久存在於大自然中的樹木的尊重程度。

白滄沂看到日本對樹木的尊重,心中就有很震撼的觸動,他深信每一件木藝作品都富有生命、靈性及禪意,並不是單純的只是一株植物而已,於是他就買了一台專門撥放佛經的播音器,讓他們時時聆聽佛經,祈福,更期望能讓他更加了解他們,俾益賦予每一件木藝作品所謂生命的價值。

「天雕作品有5D,耐人尋味!」白滄沂指出,畫作是2D、雕刻是3D,但天雕多了時間及靈性的2D,每一件天雕作品的形成少則數百年,多則數千年;欣賞者可以從造形中去冥想他們的成長過程,以及時空的交織。

 

天雕公共藝術打造南投新意象

前新聞局長鍾琴在欣賞過白滄沂的天雕作品,留下一段文字,最能表達天雕的意境─「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出自歷史名著三國誌,白滄沂先生的作品,正可謂「寒灰得以起煙,枯木又再生華」─因為人有意,所以物有意;由於物有情,所以人亦有情。

而為了讓更多人有緣欣賞到造物者創造的奧妙,白滄沂將蒐集的天雕翻鑄成銅、琉璃等材質,並經重新組合、排列,成為更有藝術價值的裝置藝術作品。近年更經放大翻鑄成大型銅雕,使成為最能融入自然環境的公共藝術。例如埔里入口意象的「圓融」(紀念二二八)、水里溪畔的「九龍在天」、中潭公路埔里段半山腰的「金雞起舞」、南投縣警局的「鷹姿煥發」…,白滄沂希望藉天雕打造南投的新意象,吸引更多的國際遊客到南投遊憩。

白滄沂蒐集的天雕作品也踏上國際舞台,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博物館展出;其中「昇華」原件作品與「大鵬展翅」銅雕作品於2000年9月14日榮獲英國倫敦國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院永久典藏。

白滄沂並於2007年10月,在九九峰下成立白滄沂天雕博物館,占地800餘坪的建築物規劃地下室及地上一、二、三樓層,分別展出台灣木頭作品及銅雕、琉璃作品,但因8500件木藝作品,無法一次呈現,乃定期推出不同主題,俾益前來參觀的藝術愛好者,能在每一次進到天雕博物館中,都有不同的視覺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