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優美地
侍酒師
生態美
今古道
咖啡經
看電影
茶之道
名酒窖
宅配通
主題遊
新店家
特別企劃
好滋味
真金店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部嘻哈
 .展現好廚藝就要「醬」
 .就是愛「麵」子(下)
 .高山茶(下)─送給胡錦濤的拌手禮「太峰茶」
 .精彩電影「暑不完」
 .后豐、東豐踩踏樂
 .北港溪冷泉、咖啡、賽德克
 .觀光護照南台灣趴趴走

   上一頁  共 ( 1010 ) 筆 / 第 ( 116 ) 頁 / 共  ( 120 ) 頁  下一頁    

茗茶界各式各樣的茶各領風騷,到底有沒有主流王道?若從「北包種,南凍頂」這句行話來看,似乎說明一切。南凍頂指的就是從七○年代一路竄紅,甚至紅到對岸成為中共高幹最愛的凍頂烏龍茶。凍頂烏龍茶到底有何魅力?可以穩坐茗茶界的龍頭寶座?

■文/楊睿民 圖/笠銓攝影

 

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台灣知名度極高的茶,原產地在台灣南投縣的鹿谷鄉。鹿谷位居山區偏隅,清初漢人遷入至戰後,由於物產匱乏,始終是一處窮鄉僻壤,直到七○年代當地的凍頂烏龍茶打開國內市場後,不少茶農因而致富,命運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傳統凍頂烏龍茶帶明顯焙火味

相傳公元1855年(清朝咸豐年間),鹿谷秀才「林鳳池」在鄉民共同支助盤纏下,赴福建應試,高中舉人,還鄉時,為了感謝鄉親父老,自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其中12株種在麒麟潭邊的凍頂山。最早是凍頂山一帶茶農,以甕裝茶販售,又有「凍頂甕裝烏龍茶」之稱。

凍頂烏龍茶以採用青心烏龍茶製造為最多,因產於凍頂山,故名「凍頂烏龍茶」,凍頂是山名,即「凍」著腳尖上山「頂」,烏龍則為種名。民國65年以後,因為農林廳舉辦了茶葉競賽,凍頂茶農累積了多年來的種茶與製 茶經驗,在競賽場上一枝獨秀,所向披靡,奠定了凍頂茶的發展基礎。

鹿谷鄉農會理事長陳文益指出,凍頂烏龍茶主要是以青心烏龍為原料製成的半發酵茶。傳統上,其發酵程度在30%左右。製茶過程獨特之處在於:烘乾後,需再重複以布包成球狀揉捻茶葉,使茶成半發酵半球狀,稱為「布揉製茶」或「熱團揉」。傳統凍頂烏龍茶帶明顯焙火味,近年亦有輕焙火製茶。此外,亦有「陳年炭焙茶」(老茶),是每年反覆拿出來高溫慢烘焙,而製出甘醇後韻十足的茶。

比賽茶身價不凡

為了促進茶農在種茶和製茶技術方面精益求精,鹿谷鄉農會每年舉辦茶葉比賽,評選出特等(冠軍茶)、頭等、二等、三等、優良茶(五朵梅、四朵梅、三朵梅、二朵梅、一朵梅)等品級。一般凍頂烏龍茶的市場行情,粗製茶(未揀茶枝)約一斤1300元至1500元之間,精製茶約一斤1800至2000元之間,但若在茶賽中獲獎,身價則扶搖直上,有時一斤可以賣到四、五萬元。

不過,凍頂茶區每年分春季、夏季、大小暑、秋季、冬季五個採收季節,每季風味、價位各有不同,購茶時可依自己喜好口味,試飲比價再作決定。而選茶時先看茶葉外觀、形狀及色澤,沖泡後觀水色、聞香氣、嚐滋味。

近年來坊間充斥越南茶仿冒凍頂烏龍茶,外行人不容易辨識兩者的差異,鹿谷鄉農會理事長陳文益指出,外來的茶葉都會柔得很緊實,而且為了掩飾「山頭氣」(指的是土質、氣候),烘焙都會輕一點,以致徒有香氣,卻沒有凍頂烏龍茶特有的回甘後韻。再者,凍頂烏龍茶很耐泡,多達9至10泡,外來的仿冒品,4泡以上就現出原形!

劣質加味茶入口雖甘甜但對身體不好

此外,陳文益並點出凍頂烏龍茶的特色就是初喝時,帶微微的苦味,入喉之後迅速回甘,如果茶葉還沒泡就有香氣,而且入口就很甘甜,很有可能是以劣質茶製成的加味茶,喝多了對身體不好。陳文益並指出,很多人泡茶為了保持水的滾燙度,都會用火爐一直煮,這是錯誤的作法,沖泡凍頂烏龍茶最適合的水溫在92至100度之間,況且水久煮會變成死水,會影響凍頂烏龍茶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