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蔬果鮮
宗教巡禮
思想起
華人科學攝影展
水果王
山林記
新方案
人物誌
職場加油站
文教特報
藝術投資
文化產業
中時會客室
藝文前線
地方創意
目前位置  >  首頁 > 產業文化
 .色戒.鴿子蛋.彩鑽
 .科博館全新推出《農業生態》常設展揭開人類文明與農業發展的歷史
 .愛石成痴的 周志勳
 .亞洲藝術雙年展 台灣16個藝術家及團隊參展
 .玩家的寶石「蛋白石」
 .百業難做古家具維修一枝獨秀「老家具醫生」陳麗全
 .食飽未─亞洲藝術雙年展

   上一頁  共 ( 414 ) 筆 / 第 ( 58 ) 頁 / 共  ( 60 ) 頁  下一頁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嶄新常設展廳,原《中國農業廳》全新改版,大幅增加台灣本土農業展示內容,並易名《農業生態廳》,最近剛開幕,昔日台灣農村常見的牛車、水車、風鼓、水牛、牧童和稻草人都現身科博館,增添濃濃的「台味」。豐富的展示將帶領觀眾認識人與土地的亙古依戀,讓國人參觀展示後,能更加關心和保護我們的農業生態環境。

■文.圖/葉志雲


科博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表示,《中國農業廳》原來展示內容主要介紹華北、華中和華南3個地區的農業發展情形,其中華北和華中兩個單元介紹的是中國的農業,只有華南單元與台灣有關,提到高雄縣的美濃。

透過大富翁互動遊戲,走訪台灣各地

何傳坤表示,農業生態常設展除保留原來中國農業廳包括華北陝西省咸陽縣、華中浙江省紹興縣和台灣省高雄縣美濃鎮的珍貴地景模型,呈現三種不同緯度、氣候、地形和土壤的傳統農村面貌外,並且延伸到世界農業的發展與台灣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尤其是有關台灣史前農業的重要考古復原農具、標本、稻米和小米等發展史料,是展示內容的一大特色;例如,觀眾可以從台中惠來遺址挖掘的出土層位中,看到稻米、鹿骨、野豬下顎、梅子和遺址灰坑地層標本等遺存,了解一千年前惠來人可能採取粗耕的方式種植稻米,並利用狩獵、撈貝、射魚、採集等活動取得食物。未來仍將持續蒐集更多珍貴的傳統農具,不斷充實展示內容。

有趣的是,展場中有一件由牧童、水牛和白鷺鷥組成的大型紅銅雕塑作品,營造出傳統的農村閒情童趣;觀眾還可以透過大富翁互動遊戲,走訪台灣各地,品嚐水果王國多樣物產,瀏覽豐美農業地景。

「天」指的就是環境,「飯」來自農作和微生物增加的展示內容,尚包括世界農業的起源、台灣農業事件簿、台灣稻植歷史、特色農耕、農作物的品種改良等主題內容,並運用現代展示科技的多媒體技術,帶領觀眾認識農業生態和農業科技。全新開幕的農業生態常設展,結合科博館人類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農委會農糧署等機構提供的珍貴資料,科博館工作人員歷經8個月進行「品種改良」及「精心培育」,展示讓觀眾耳目一新。

科博館長林宗賢表示,自然科學探討的是生命和環境的關係,在農業時代人們靠天吃飯,「天」指的就是環境,「飯」來自農作和微生物,土壤就是活的有機體,因此農業和我們的生命和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全新完成的農業生態常設展從中國農業延伸擴大到世界的農業和台灣的農業,將有助於民眾從更寬闊的角度,了解農業和全人類以及你我生活的密切聯繫。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蔡精強出席開幕活動時,回憶起童年鄉村生活指出,自己從務農成長經驗到進入政府機關從事農業的推廣和輔導,深刻感受到環境的快速變遷,隨著工業化時代來臨,現代農業科技雖然日新月異,卻同時需面對外來種入侵、農藥殘留、化學肥料濫用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蔡精強表示,農業生態常設展內容豐富,完整呈現農業發展歷史,特別是讓現代觀眾和下一代得以了解台灣豐富的糧食、水果、蔬菜和花卉等農產,非常有教育意義。

【農業發展小史】

在高度都市化發展的今天,我們有固定的居所和大型量販店提供各種便利且多樣化的食材,然而在距今3萬至5千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台灣,人們卻必需常常為了尋找食物而到處遷移。當時男人負責捕魚、打獵,女人和小孩則從事採集野菜和果實活動。一直到5至2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進入粗耕農業階段,人類開始過定居的生活,培育野生植物和馴養野獸,飼養牲畜,在各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人類開始食物的生產幾乎同時在世界許多地方發生。

2千年前,大多數地區的人類則已從事農耕或放牧活動,栽種芋頭類根莖類作物,並種植苧麻製作衣服;由於農業的發展,使人類居址更為固定,人口密度增加,形成聚落與都市,加速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同時也改變了自然生態環境。農業逐漸成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然而農村的面貌,隨著各地區不同的地理環境而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