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港一水之隔的新港,是台灣最早開墾的地方,傳統的農村少不了媽祖信仰,當地的奉化宮堪稱開台媽祖廟,香火鼎盛;而定期修葺廟宇造就了剪粘、交趾陶等傳統工藝。今日的新港,社區營造風氣大開,其中出現了一座以剪粘和交趾陶為主題的文化園區,肩負繼往開來的重責大任!
■文/伊洛瓦丹 圖/笠銓攝影
這座「板陶窯交趾剪粘園區」位於新港鄉板頭村,由交趾陶和剪粘工藝大師陳忠正創立。他概略介紹了這兩項大家常看到卻又不怎麼熟悉的傳統工藝。交趾陶是一種低溫的彩釉軟陶。交趾陶與唐三彩相近但釉色卻比較多樣、鮮艷。十七世紀時盛行於中國嶺南一帶,經商人帶至日本,深受日本茶道愛好者的喜好,日人稱中國嶺南為交趾,遂有交趾陶之稱。
打造全國第一個剪粘文化社區
台灣移民時代展開後,因應宗教信仰的需要,中國的工藝師傅相繼來台,以交趾陶燒製成各種花鳥人物裝飾廟宇,大量運用在樑柱、水車堵、壁堵。現存早期交趾陶作品(清咸豐同治年間)約可分為兩大系統,一為寶石釉系的葉王,一為水彩釉的柯訓(寶石釉為熔塊釉,釉色穩定亮麗,水彩釉為生釉,燒成後始見釉色,渾厚溫潤為其特色)。葉王曾隨廣東陶師習藝,而柯訓為廣東佛山人,後遷福建廈門,應聘至台灣建造寺廟,並授徒傳藝。清光緒至民國初年,閩台巧匠輩出,第二代匠師中主要有陳豆生、何金龍、蘇陽水、洪坤福等。「板陶窯交趾剪粘園區」主人陳忠正則是係出洪坤福門派!
至於剪粘則是裝飾廟宇的另一種工藝,同樣傳自中國閩粵一帶,先以鐵線架出支骨,再以水泥塑形,最後再以彩色陶片妝飾外觀。陳忠正指出,早期係將碗剪片,再粘貼上去,所以才稱為剪粘,戰後塑膠產業興起後,又改用壓克力片,雖然顏色更鮮艷剔透,卻不耐強風豪雨,直到近年,才再改用釉燒的陶片,該園區為全台最大的彩色陶片供應商。
陳忠正16歲就拜師學藝,奉天宮兩次修葺,他都有參與,留下的作品無數。陳忠正鑑於交趾陶和剪粘兩項傳統工藝有失傳之虞,乃於去年籌設了「板陶窯交趾剪粘園區」,園區內規劃了文物館、生產工廠、DIY教室、美食餐廳和民宿,希望與觀光休閒結合在一起,讓民眾能更深入體驗交趾陶和剪粘的文化之美。
陳忠正更結合社區,由他提供材料,委由社區義工以剪粘和馬賽克拼圖妝點社區,打造全國第一個剪粘文化社區。他並將交趾燒和剪粘轉化成藝術飾品,使之融入生活之中,為兩項傳統工藝找到新的出路。
頂菜園荒村變文化村
在前往「板陶窯交趾剪粘園區」的途中,可以看到一段殘留的台糖運輸甘蔗鐵道,經人有計畫地加以整理,沿路種植花草,還以廢木搭建候車亭,旁邊的牌子則寫著「頂菜園發展協會」的字樣。
頂菜園是新港鄉共和村的一個小型農村聚落,只有二、三十戶人家,世代務農,由於年輕人口外流,村子裡只剩老弱婦孺,在大家的心目中,頂菜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荒村,但在這裡土生土長的陳明惠的眼中卻處處是瑰寶!這裡有他處已經很難找到的原始農村景象,燒柴的灶、豬舍、古井、竹管屋,還有椰林。
他為了不讓人忘記早期的鄉土生活,親手重現了台灣五○年代的鄉土農村生活,到處跟人家要早期的生活器具,並透過創意的發想,在一輩子未曾離開過的新港鄉頂菜園,一磚一瓦的塑造成一個世外桃源。園區內為了徹底呈現農業時代的景觀,甚至不建圍牆,且到處都可以看到廢物利用的巧思,極具鄉土原味。
園區內有很多台灣五、六○年代的農作器具和家庭設備。像是八仙桌、石磨、石臼、簑衣、牛車、古甕、老式電話機、郵筒、紅眠床、長板凳,以及過去販賣家用品的雜什車…等等。甚至還有一座嘉義客運售票亭,在被淘汰之後被陳明惠保存下來,也是全嘉義最後一個早期客運的產物,可謂是「縣寶級」的珍品。而這所有的文物,全都放在一個用木製電線桿建成的小木屋裡,別具風味。
獨一無二的村姑解說隊
園區內還有一個極具特色的「豬舍客棧」。早期台灣人養豬,帶著一種儲蓄的意義,吃不完的東西就給豬吃,等豬養肥了再拿去賣掉,換取金錢。陳明惠把過去台灣人用的豬舍改建成客棧,主要就是希望遊客看到之後會對豬產生好奇心,進而去了解豬在早期農業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鄉土館內還囊括了交趾陶、製香、有機蔬果、新港飴、醬油、釀酒、火雞場…等多種早期的產業,並且特別規畫了各個產業的展售空間和體驗活動,遊客在這裡可以自由盡情的使用古文物,還能享受到烤肉、焢窯、釣青蛙、捉泥鰍、網蜻蜓、挖蚯蚓、打陀螺、玩彈珠等兒時的樂趣。
陳明惠更將村內的婦女們組織起來,訓練成獨一無二的村姑解說隊,她們可以將村子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項文物的典故,講得活靈活現,讓遊客聽得津津有味;遊頂菜園鄉土園區少了這一味,恐將會很無趣!
打造全國第一個剪粘文化社區
台灣移民時代展開後,因應宗教信仰的需要,中國的工藝師傅相繼來台,以交趾陶燒製成各種花鳥人物裝飾廟宇,大量運用在樑柱、水車堵、壁堵。現存早期交趾陶作品(清咸豐同治年間)約可分為兩大系統,一為寶石釉系的葉王,一為水彩釉的柯訓(寶石釉為熔塊釉,釉色穩定亮麗,水彩釉為生釉,燒成後始見釉色,渾厚溫潤為其特色)。葉王曾隨廣東陶師習藝,而柯訓為廣東佛山人,後遷福建廈門,應聘至台灣建造寺廟,並授徒傳藝。清光緒至民國初年,閩台巧匠輩出,第二代匠師中主要有陳豆生、何金龍、蘇陽水、洪坤福等。「板陶窯交趾剪粘園區」主人陳忠正則是係出洪坤福門派!
至於剪粘則是裝飾廟宇的另一種工藝,同樣傳自中國閩粵一帶,先以鐵線架出支骨,再以水泥塑形,最後再以彩色陶片妝飾外觀。陳忠正指出,早期係將碗剪片,再粘貼上去,所以才稱為剪粘,戰後塑膠產業興起後,又改用壓克力片,雖然顏色更鮮艷剔透,卻不耐強風豪雨,直到近年,才再改用釉燒的陶片,該園區為全台最大的彩色陶片供應商。
陳忠正16歲就拜師學藝,奉天宮兩次修葺,他都有參與,留下的作品無數。陳忠正鑑於交趾陶和剪粘兩項傳統工藝有失傳之虞,乃於去年籌設了「板陶窯交趾剪粘園區」,園區內規劃了文物館、生產工廠、DIY教室、美食餐廳和民宿,希望與觀光休閒結合在一起,讓民眾能更深入體驗交趾陶和剪粘的文化之美。
陳忠正更結合社區,由他提供材料,委由社區義工以剪粘和馬賽克拼圖妝點社區,打造全國第一個剪粘文化社區。他並將交趾燒和剪粘轉化成藝術飾品,使之融入生活之中,為兩項傳統工藝找到新的出路。
頂菜園荒村變文化村
在前往「板陶窯交趾剪粘園區」的途中,可以看到一段殘留的台糖運輸甘蔗鐵道,經人有計畫地加以整理,沿路種植花草,還以廢木搭建候車亭,旁邊的牌子則寫著「頂菜園發展協會」的字樣。
頂菜園是新港鄉共和村的一個小型農村聚落,只有二、三十戶人家,世代務農,由於年輕人口外流,村子裡只剩老弱婦孺,在大家的心目中,頂菜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荒村,但在這裡土生土長的陳明惠的眼中卻處處是瑰寶!這裡有他處已經很難找到的原始農村景象,燒柴的灶、豬舍、古井、竹管屋,還有椰林。
他為了不讓人忘記早期的鄉土生活,親手重現了台灣五○年代的鄉土農村生活,到處跟人家要早期的生活器具,並透過創意的發想,在一輩子未曾離開過的新港鄉頂菜園,一磚一瓦的塑造成一個世外桃源。園區內為了徹底呈現農業時代的景觀,甚至不建圍牆,且到處都可以看到廢物利用的巧思,極具鄉土原味。
園區內有很多台灣五、六○年代的農作器具和家庭設備。像是八仙桌、石磨、石臼、簑衣、牛車、古甕、老式電話機、郵筒、紅眠床、長板凳,以及過去販賣家用品的雜什車…等等。甚至還有一座嘉義客運售票亭,在被淘汰之後被陳明惠保存下來,也是全嘉義最後一個早期客運的產物,可謂是「縣寶級」的珍品。而這所有的文物,全都放在一個用木製電線桿建成的小木屋裡,別具風味。
獨一無二的村姑解說隊
園區內還有一個極具特色的「豬舍客棧」。早期台灣人養豬,帶著一種儲蓄的意義,吃不完的東西就給豬吃,等豬養肥了再拿去賣掉,換取金錢。陳明惠把過去台灣人用的豬舍改建成客棧,主要就是希望遊客看到之後會對豬產生好奇心,進而去了解豬在早期農業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鄉土館內還囊括了交趾陶、製香、有機蔬果、新港飴、醬油、釀酒、火雞場…等多種早期的產業,並且特別規畫了各個產業的展售空間和體驗活動,遊客在這裡可以自由盡情的使用古文物,還能享受到烤肉、焢窯、釣青蛙、捉泥鰍、網蜻蜓、挖蚯蚓、打陀螺、玩彈珠等兒時的樂趣。
陳明惠更將村內的婦女們組織起來,訓練成獨一無二的村姑解說隊,她們可以將村子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項文物的典故,講得活靈活現,讓遊客聽得津津有味;遊頂菜園鄉土園區少了這一味,恐將會很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