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智慧城市專題報導
大聲說出中科最精彩的
科學園區專題報導
中科觀點
中科主播台
大肚山傳奇
封面故事
中科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科臉譜
中科快遞
中科繽紛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科報導
 . 中科台中園區擴建二期計畫炙手可熱
 .生技展精準行銷中科廠商搶攻跨域商機
 .中科18歲轉大人營業額可望首度破兆
 .公民電廠供電共有共享
 .中科輔導新創團隊「碳鑫資材科技」及「VorteSonic」獲創業獎
 .無人機載具產業「嘉」油
 .碳權交易是環保也是商機

   上一頁  共 ( 547 ) 筆 / 第 ( 2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開台三百多年來,傳統宗教信仰在台灣根深柢固,儒道釋佛交相影響,讓宗教信仰文化變得十分多元,全台大小傳統廟宇林立,目前全台大小廟宇登記有案的至少有一萬六千多座,若再涵概未登記者更是不可勝數!為了凝聚信徒,各間廟宇總是會在主神聖誕舉辦盛大廟會活動,乃至友廟來訪亦大擺陣容,以示歡迎誠意,此時各類陣頭紛紛上場,熱鬧非凡。正由於全台廟宇多到數不清,給了傳統陣頭有了立足和傳承的舞台!

■文.圖/張若

台灣傳統宗教活絡,更勝於先祖地中國大陸,除了拜宗教自由之賜,主要源於先民渡海來台開墾,坐船強渡黑水溝,生死一線間,往往靠著攜帶的神明或香火袋,祈求平安!好不容易來到台灣,但卻又因到處是未開發的瘴癘地,瘟疫揮之不去,先民依舊依賴神明的庇佑,每個村庄聚落,只要是有人住的地方就有大小廟宇;就算沒有錢蓋廟,也會輪流暫奉在家中,而成為地方的守護神!



台灣版的嘉年華會


每逢神明聖誕,家家戶戶準備供品,為神明祝壽,藉以感謝神明的保佑。除此之外,每年秋收後更會「做平安」,大演酬神戲,慶祝豐收!除了上述時間會舉辦盛大的廟會活動;更有三年一小醮、十年一大醮,規模更加盛大的廟會活動!廟會活動鑼鼓喧天,舞獅、舞龍齊上陣,還有各式各樣的陣頭助陣,營造觀樂氣氛,更壯大神威,可以說是台灣版的嘉年華會!

陣頭源於一種在地面上的表演,用來娛樂神明,也娛樂信徒,既可定點表演,亦可邊行走邊表演。最常見的是舞獅、舞龍,武術隊伍(以宋江陣為代表)。起初由村落壯丁組成的團練,練武強身又可以保衛地方治安,廟會武術隊時更是陣頭的要角。舞獅和舞龍亦為武術表演的延伸,展現力與美的表演藝術。

陣頭概分武陣和文陣,結合武術的陣頭即為武陣,純表演性質為主的則是文陣(諸如牛犁歌、老揹少、蚌殼精、車鼓陣、桃花過渡、布馬、踩腳蹻、大鼓陣、什家將、八家將、舞龍、舞獅、官將首等。),各村庄依人力、物資等條件不同,選擇各自的專擅,組成不同類型的陣頭。廟會活動時形形色色的陣頭表演齊上場,熱鬧非凡;陣容堅強的陣頭甚至接受外地廟宇的邀請前往表演。早期農業社會陣頭成員平常務農,利用農閒團練,時至今日進入工商社會,陣頭已演變成專業的商業表演團體,成員大多為專職,出團行情平均一天每人所得一千元以上,由於全台廟宇眾多,每個月受邀出團滿檔,收入大約在二、三萬元左右,如果打賞多收入也會更豐厚!

開台三百多年來,陣頭的表演型式亦與時俱進,不僅在服裝上更華麗、更講究,更結合現代化的聲光效果,讓表演更加精彩,更有看頭!在表演內容上也更具新意,更多元化,例如傳統的車頭陣演變而來的民俗風格歌舞表演,成員清一色年輕貌美的女子,常吸引不少沿途的信眾佇足觀看!更有陣頭不斷提升到文化藝術領域,加入舞台表演的元素,使之更精緻化,因而有機會躍上國際表演舞台,宣揚台灣的傳統宗教文化!例如九天民俗技藝團和電音三太子表演團體。

 

大仙尪仔台灣獨創

大多數傳統陣頭的表演形式源於中國福建一帶,唯獨大仙尪仔乃台灣獨創。大仙尪仔指的是大型的巨偶神像,一般以七爺、八爺、三太子、千里眼、順風耳…居多,以竹編製作骨構,再穿上特製的大型神衣,由真人在內部操作,腳步上有嚴格的規定,踩七星步並依神祇模樣來表演其形象。雙手則是活動的,走路時前後搖擺,威風凜凜。相傳大仙尪仔首見於大清帝國時代的宜蘭頭城,一般皆認為與北管的發展有關。大約在19世紀末期,蘭陽平原的北管分為「西皮」與「福路」兩派,兩派各自發展較勁,尤其是廟會活動,更是互別苗頭的時刻。據說一開始是西皮派先使出舞龍,福路派見狀便扛出「童仔的」李哪吒,象徵「哪吒抽龍筋」來對抗,西皮派不甘示弱,接著便也扛出「大仙的」李靖,以示「李靖收哪吒」,就這樣一來一往,為廟會增添許多熱鬧的氣氛。流傳至今,在各項廟宇神明遶境、出巡、刈香等活動中,都可看到大仙尪仔陣的蹤影。

大仙尪仔平時在廟宇內,都是擺放在神祇左右來充當護法、將軍、護衛等,也有祭拜性質,在大仙尪面前均有供桌,並放供品和香爐與酒杯,少許廟宇會放置紙錢,供信眾參拜。如果該廟內神祇要出廟宇遶境、出巡,大仙尪仔也會隨著神祇出巡,為神祇護駕。

近年來隨著少數小型宮廟為了吸引其目光,添加LED燈條,並跳流行舞蹈來出陣,如電音三太子或學校社團出資的大仙尪仔,但此類均無開光儀式,純粹表演性質,相對沒有祭拜性質。表演性質與祭拜性質兩種不同性質的三太子,均有所差別,表演性質的三太子走路時較為跳舞風格,而祭拜性質的三太子均持有法器,走路活潑但不失莊嚴,並沒有任何配飾。

在傳統宗教信仰中,陣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亦被視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傳統,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部份陣頭團體長年來遭黑道滲透或利用,以合法掩護非法,成為幫派份子為非作歹的淵藪,舉凡聚眾打架滋事、毒品買賣、霸占廟產等等,製造社會問題,更讓傳統宗教文化走了樣,致使讓外界對陣頭投以異樣的眼光,將頭陣成員和中輟生、不良份子劃上等號!



優良陣頭躍上國際舞台

所幸在眾多陣頭中,仍有若干陣頭團體紀律嚴明,堅持傳統精神,讓陣頭文化得以發光發熱。其中包括台灣飛鴻館龍獅團,設於彰化縣員林市,經常參與傳統廟會活動或各大型活動演出,曾受邀至大陸廣州、香港、澳門及馬來西亞等地參與國際舞龍舞獅競賽及演出,也積極參與社區社團的教導,及校園鄉土藝術教育的傳承與推廣活動。其二是台南七股寶安宮白鶴陣,又名樹仔腳寶安宮白鶴陣,是台南市七股區樹林里(樹仔腳)寶安宮設立的一個廟會表演武術藝陣,經文化部、台南市政府核定為台南市定傳統表演藝術,亦是首批登錄傳統表演藝術之武陣。

再一是九天民俗技藝團(簡稱九天技藝團、九天)設於台中市大雅區大肚山上的九天靈修院(九天玄女廟)。原為廟會上的陣頭表演團體,將民間習俗技藝提昇至劇場藝術文化層次。為台中市傑出演藝團隊與文建會(今文化部)國家優良扶植團隊(國家級表演團隊)。2012年導演馮凱將其故事拍成電影《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