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智慧城市專題報導
大聲說出中科最精彩的
科學園區專題報導
中科觀點
中科主播台
大肚山傳奇
封面故事
中科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科臉譜
中科快遞
中科繽紛
目前位置  >  首頁 > 中科報導
 .矽元素連中科大廠都看好
 .中科雙星報喜!營業額創新高、招徠台商投資熱潮
 .中科管理局新任局長許茂新提出「新特色科學園區」拚七大願景
 .2019國際光電大展產業攜手展現新氣象
 .科學與人文之間的橋樑
 .中美貿易大戰 中科迎接新挑戰
 .中科園區108年度廠房綠美化競賽

   上一頁  共 ( 547 ) 筆 / 第 ( 6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鱟是海中非常古老的生物,存在地球逾四億年,早期台灣西部的潮間帶到處可見。金門人有句俗語「撿到鱟」,意思是撿到便宜貨;因為鱟沒有肉沒有食用價值,只有外殼被拿來當作鱟杓,誤入魚網的鱟往往被漁民丟棄。殊不知鱟的價值超乎想像,不僅是生態重要指標,鱟血更被醫界作成昂貴的毒物試劑。可惜的是由於棲息環境嚴重遭到破壞,在台灣,鱟數量已極少,有心人士正試圖搶救牠們!

■文/楊順發  圖/楊順發.陳冠魁.吳仁彰



現在人對於鱟的印象大多僅止媒體報導印象,但對住在海邊老一輩的人,鱟卻是他們的生活日常,人們到海邊撿拾鱟殼當村杓子,稱「鱟杓」,用來舀水。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隻鱟,提起來便是一對,台灣漁民常趁此大肆獵捕,閩南語稱之為「掠鱟」,更由此衍生出「捉姦」之意,有人認為後來因諧音之故,逐漸由「掠鱟」音轉為「掠猴」。

 

搶救台灣鱟靜宜大學積極參與

目前現存的鱟共有 4 種,分別為三棘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美洲鱟(Limulus polyphemus)、圓尾鱟(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南方鱟(Tachypleus gigas),而在臺灣出沒的為三棘鱟,目前已是瀕危物種,對此有許多研究單位及公民科學家等,致力於保育臺灣的三棘鱟。其中最知名也著墨最深的是被稱為「鱟博士」的楊明哲,他是鱟的保育專家。

而為了確保台灣「三棘鱟」的復育及永續生存,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攜手靜宜大學、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等單位,舉辦橫跨基隆、金門、嘉義與澎湖等4站的「台灣鱟保育工作坊」。第1站為基隆場,日前由靜宜大學邀請保育專家學者,進行線上專題講座及分組座談,探討三棘鱟的收容與繁養殖、保育政策、教育與行動等策略,期望能全面守護三棘鱟!

會中備受矚目的是,三棘鱟的藍色血液所製成的鱟試劑,能快速檢測醫療用品、新藥研發及COVID-19等疫苗,在製造過程中,是否受到細菌內毒素污染,守護著人民的健康!

靜宜大學指出,該校是台中海線唯一的綜合大學,臨近大肚溪口及高美濕地等自然生態區,校方重視海洋生態保育,也深耕古老海洋生物「三棘鱟」的相關研究。疫情時代,「三棘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期望透過研討會,集思廣益,共同探討鱟的現況及保育相關策略,減少或消除受到的威脅,並提升族群存續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則表示,對人類而言,鱟是不可取代的生命體!許多藥品及COVID-19疫苗在製程中,為確保沒有受到內毒素污染,都需經「鱟試劑」確認。但近年因漁業迫害、海洋污染等,鱟受到生存威脅,目前瀕臨絕種。環保署不僅持續補助鱟的養育保護,今年更與靜宜大學合作調查鱟的生態,希望結合民間力量與研究技術,讓民眾對鱟有更多認識。

在「國際鱟保育日」舉辦工作坊,別具意義!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指出,2019年起「三棘鱟」被列入國際瀕危物種,如何維護鱟的生存與生態環境,是工作坊最重要目的。人類與海洋生物是共存共榮,今年串聯21所學校,及鱟的起源地基隆,與金門、澎湖及嘉義等縣市,積極投入鱟的保育,希望結合各界力量,為生態及永續台灣做出貢獻!

 

鱟血呈藍色被譽為「藍金」

甫出任靜宜大學理學院院長的吳仁彰,之前曾擔任該校通識中心主任,當時即由他率領團隊參與這項計劃。他說,靜宜大學的「未來學苑」博雅通識課程,以該校緊鄰大肚山、面向台灣海峽的地理優勢,同時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教育理念,規劃台灣海洋公民未來人才專業微學程,對焦學生跨域學習,培養多元專長。

吳仁彰表示,台中西部不僅有地理環境特殊、自然生態豐富的高美濕地,還有台灣中部最大的水鳥棲息地,也是島類密度和數量全台之冠的「大肚溪口濕地」。吳仁彰說,靜宜提供專業課程,讓濕地保育教育向下扎根,也以「大手牽小手」的共學模式,讓大學端與在地中學師生相互學習、資源共享,同時規劃「尋鱟特攻隊」,找回在中部海線消失數十年,有海洋活化石之稱,也是大肚溪口的明星濕地物種「鱟」。

吳仁彰進一步指出,早期台灣西部沿海潮間帶和離島,到處都可以看到鱟的身影,然而,隨著環境污染加劇,加上棲息地受到破壞,目前除了金門和澎湖還可以看到為數不少的鱟之外,台灣西部大概只剩新竹香山、嘉義東石和布袋的潮間帶偶然零零星星可以找到鱟的蹤影。換言之,鱟可以視為生態環境的指標,鱟數越少代表環境污染越嚴重。

除此之外,鱟還攸關生化科技的發產。鱟的生長非常緩慢,一隻鱟要經過長達13至14年、20多次的蛻殼,才能長成性成熟的成鱟,體長30至40公分。 而人工繁殖鱟,除了為物種保育之外,更可做為發展生物科技的利基。而鱟血含有特殊的化合物溶素,可做為細菌和內毒素的檢測劑─鱟試劑,因靈敏度高,操作快速省錢、使用方便,已成為全世界各國檢測醫療器材、藥品、食物、飲料是否受細菌污染的標準檢定方式。鱟血液中的變形細胞(少量,離心得到沉澱白色物)甚至被帶上外太空,偵測有機體及保護太空人免於疾病傷害。而鱟試劑溶素粉末每公斤高達50萬元台幣,再加上鱟血液含有銅離子,血色呈現藍色,已被稱為另一種「藍金」。

另者,人們發現鱟的複眼有一種側抑制現象,也就是能使物體的圖像(尤其追蹤背景中的動態圖像)更加清晰,這一原理被應用於電視和雷達系統中,提高了電視成像的清晰度和雷達的顯示靈敏度。

濕地保育最重要是人與濕地永續共存,靜宜大學規劃的課程包括大肚溪口鳥類生態、環境暨植物、鱟的保育生態學,及濕地河口創新回收資源再利用等,並藉由「大肚溪口公民科學調查」,讓與會者實地體驗濕地生態,並藉由尋「鱟」特攻隊及大肚溪口鳥類調查,感受豐富的自然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靜宜大學結合地方創生,從在地探索逐步規劃「大肚溪口濕地生態博物館」,帶領民眾深入認識自然生態及植物,也以環境藝術美學,將淨灘的海洋廢棄物轉為再生資源,成為未來的博物館亮點。

來自日本,就讀靜宜日文系的星野菜菜子說,她很喜歡台灣,參與活動過程認識了亞洲地區瀕危物種,被稱做活化石的「鱟」。她呼籲要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大地才能生生不息。因對「鱟」有高度興趣而參加活動的黃巧汶說,大肚溪口生態豐富,不僅看到很多螃蟹、彈塗魚及其他節肢動物,也深刻體驗海洋環境面臨的問題,要實際行動共同守護海岸生態,為地球永續發展盡心力。



台灣第一位研究「鱟」的博士

台灣第一位研究「鱟」的博士楊明哲說,鱟在4億8000萬年前已存在於地球,但因大量被捕捉抽血製藥、食用、混獲、海洋污染、海岸破壞及開發等因素,造成族群長期衰退。期望結合海科館的「鱟知鱟學」海洋公民科學實踐行動計畫,從鱟的收容與繁養殖、公民科學、環境教育,根植海洋保育於教育中。研討會及工作坊中,讓民眾瞭解三棘鱟的保育相關法規,也集思廣益探討遏止三棘鱟及其產品的非法使用。期望透過「國際鱟保育日」,喚起政府、大眾與權益關係人對三棘鱟保育的意識,並深化國內外機構的保育合作與經驗,有效提升研究量能、管理與復育。

楊明哲博士最初會與鱟結下不解之緣,是在大一時前往澎湖水族館實習的時期。當初館內的其中一隻鱟已經死掉了,因此館方將該具鱟的屍體交給楊明哲解剖,了解鱟的內部構造。由於這次的經驗,讓楊明哲開始對鱟產生了興趣,後續就讀研究所也以鱟為主題,博士班在東亞各地研究鱟的演化歷程,到開始進行臺灣鱟的生態調查等,最後成為了我們所熟悉的「鱟博士」。

根據多年的追蹤及記錄,由於三棘鱟的族群日漸衰退, 2019 年更被列入 IUCN 紅皮書瀕危物種,楊明哲也開始思考該怎麼留住這個珍貴的生物,於是開啟了他後續的鱟保育行動。楊明哲表示,現階段台灣本島三棘鱟的數量已非常稀少,只剩下嘉義縣的布袋及新竹市的香山曾出現稚鱟的蹤跡,但遺憾的是,即使近年有發現稚鱟,數量也只有個位數,台灣鱟的生態已岌岌可危。此外,雖然我們偶爾會在新聞報章等媒體上,看到有民眾發現成鱟(成熟的鱟)的身影,但由於鱟的平均生命週期只有 20 年,而牠們從出生到成熟需歷經長達約 10 年的時間,因此這些成鱟也大約只剩下 10 年可活。再加上本島一直都沒有發現稚鱟的蹤跡,楊明哲認為,很可能在接下來的 10∼15 年,當成鱟都老死後,台灣本島的鱟族群將全部滅絕。

至於離島方面的研究,則可以分為金門及澎湖兩部分。楊明哲表示,根據他在 2002∼ 2006年的調查,以及後續於 2017 ∼ 2018 年承接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的鱟調查計畫,他發現金門當地這些年來鱟的族群數量約有一半正在衰退當中,另一半的數量則持平。面臨離島族群衰退與本島可能滅絕的危機,推動鱟的保育計畫刻不容緩。但還得面臨許多的問題及挑戰。

外部因素主要是海岸開發和漁業混獲等問題。鱟誤入漁民的魚網,非死即傷。而金門是目前台灣鱟族群最多的地方,但由於當地 20 年來持續進行水頭商港的興建計畫,使得建功嶼海岸的稚鱟族群不斷衰退中。根據統計,從 2002 年至今,金門稚鱟族群的密度只剩下原先的 20%。此外,計畫興建的馬山港,也位於曾經最多稚鱟族群旁邊,雖然不是直接蓋在鱟族群的分布區域,但恐怕也會嚴重衝擊鱟的生態。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中國籍的抽砂船自 10 年前開始出現於金門海岸一帶盜採海砂,嚴重侵蝕古寧頭三棘鱟保育區的沙灘。在抽砂的過程中,許多細小的懸浮顆粒會淤積在海岸邊,在稚鱟的棲息地產生許多淤泥。由於鱟必須依靠腹部的「書鰓」呼吸,而顆粒太細的淤泥將可能阻塞牠們在水中的氧氣交換;此外,淤泥還會影響鱟的食物來源,造成鱟難以吃到適合的底棲生物,也增加了稚鱟的生存難度。

本島方面則因長年以來的海岸汙染及開發,自然海岸已所剩無幾,這也代表了成鱟可產卵的沙灘,以及稚鱟可棲息的泥灘地等環境,都已被海堤、海港等設施取代,甚至有的地方還被填海造陸,嚴重影響鱟的棲息地,這也是本島的三棘鱟面臨滅絕的主因。

 

鱟保育工作與時間賽跑

鱟在台灣岌岌可危,保育搶救工作迫在眉睫,然而台灣的保育能量可以說是杯水車薪。楊明哲表示,如果只靠一年一次的政府計畫案來維持鱟的保育是非常辛苦的。未來若與政府共同提出長期保育計畫,民間能成立推廣海洋保育的非政府組織(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作為對口單位,也在受到企業以及民眾支持下,將鱟的保育列入重點之一,可望改善目前的保育能量。

2020年6月20日,因應當天的「國際鱟保育日」,楊明哲藉由臉書的「台灣鱟保育網」社團,向社會大眾分享鱟相關的活動和新聞。另外為了推廣更多鱟的知識與保育成果,楊明哲則在今年建立「台灣鱟保育網」網站,將鱟的知識、保育方法,以及不揭露詳細調查地點的研究成果,提供給全民與老師等教育單位,成立保育教育的知識庫。目前已與多所學校及團體合作,進行鱟保育教案設計、戲劇、繪本、展覽等推廣,未來也希望各企業能加入共襄盛舉。

楊明哲表示,他理想中的「台灣鱟保育網」不僅只是一個網路上的社群,更應該是一個推動鱟復育或環境教育的實體網絡。未來也希望與國內進行三棘鱟繁養殖研究的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共同合作,一同建構三棘鱟收容與復育網絡,支援離島與本島的鱟保育。

而在社區型公民科學與環境教育的議題上,以楊明哲與澎湖成功社區合作推動的海保署在地守護計畫「成功之道鱟來居上」,由楊明哲設計調查方法和製作分析報告,訪談 10 位長年在潮間帶採集的耆老。近年來,楊明哲也走訪了全國各地小學,去年進行約 30 場講座,以鱟為亮點,讓小學生認識家鄉最近的海岸環境,以及教導「小學生也可以學會的設計」解決或探索海洋相關問題的「海洋公民科學」。

目前台灣鱟數量較多的金門,該地區九龍江口,河海交界水域營養鹽豐富,成為許多海洋生物的優良孵育場所,擁有豐富海洋生物資源;尤其是西、北海域潮間帶棲地,因底質屬泥灘地,更是鱟在金門的優良生長繁殖場所。農委會於1999年12月公告劃設400公頃「金門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鱟保育區」,乃復育台灣鱟的重點地區。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陸陸續續進行稚鱟復育放流工作。放流地點包括建功嶼海岸、雄獅堡海岸、金沙田墩海岸、西園海岸、烏沙頭海岸、南山海岸、北山海岸和烈嶼鄉上林海岸及貓公石海岸。多年來已初見成效。

但台灣鱟的復育之路仍然漫長,政府、學界和民間必須更緊密合作,並加速腳步,根本之道在於鱟棲息環境的保護上,否則只是見樹不見林,若讓台灣鱟走向滅絕之路,恐再也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