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專題報導 產業文化 築巢贏家 生活時尚 中部嘻哈 綜合櫥窗
 


說古今
醫藥新知
養生館
搞創意
稀奇物
水果王
住民宿
宗教文化之旅
生機食
遊世界
職場加油站
新春特輯
特別報導
新科技
教育產業
這一行
保全業
中時會客室
點子王
宅配通
針砭錄
原民采風
體壇盛事
海外足跡
山林記
猜猜我是誰
做公益
點迷津
市政經緯
綠色產業
議會經緯
攝影賞析
民俗館
市政切片
兩岸觀潮
收藏家
地方采風
漂鳥記事薄
人氣部落格
對抗失業大作戰
數說台中
都會休閒
那年代
瘋單車
人物誌
他山之石
開運站
縣市政切片
科技人養生館
企業故事
綜合資訊
發燒話題
好書閱讀
目前位置  >  首頁 > 綜合櫥窗
 .美好家園 宜居城市 優質都會 臺中市議會監督市政造福市民 共創美好大臺中
 .農地違規使用 小心荷包失血!
 .感謝付出!共享溫暖一起發光 中市表揚社工與機構
 .走動式採購訓練-深耕陽光採購
 .爭取危老清水衛生所重建 議長張清照親自揭牌
 .勞動節暨模範勞工表揚大會5/3登場 感謝勞工共創幸福臺中
 .海線治水往前跨一大步

   上一頁  共 ( 810 ) 筆 / 第 ( 2 ) 頁 / 共  ( 10 ) 頁  下一頁    

樂成宮座落在臺中市東區旱溪里,又稱「旱溪媽祖」,其歷史可遠溯至乾隆初年林大發前世祖渡海開墾,為祈福平安恭迎湄洲天后宮「老二媽」金尊來台,至今已逾二百六十六年是國家三級古蹟。屬於漳派閩南式傳統建築,與大龍峒保安宮、台南大天后宮皆由建築工藝大師陳應彬設計監造。

■文.圖/郝艷蓮



整座建築為九間起,三落「回」,四合院格局。廟脊上伸展出雕硺精緻的龍、魚、鳳、鸞、蟲、魚、鳥、獸各式不同的插角,呈現出臺灣廟宇特殊的剪黏之美。

遶境大屯十八庄緣由

道光三年,台中地區稻作罹病蟲害,農民恐慌束手無策,恭請「旱溪媽」聖鑾起駕出巡,結果一庄一庄蟲害消失,稻作起死回生。百姓欣喜若狂,信服神威,乃約定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二十二,恭迎鑾駕遶境,祈求五穀豐收,國泰民安。

「旱溪媽」出巡保祐地方,迄今已將近二百年,沿街百姓莫不焚香祝禱,綿延至今,已成地方宗教盛事,也是台中市特有的無形文化資產。

姻緣一線牽,月老笑呵呵

TVBS電視台2018年二月,全台求愛大調查的新聞報告上,樂成宮的月老被公認為全台三大最靈驗的月老廟之一。

根據廟方統計,曾撮合了上千對的好姻緣。除了月老加持,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始,接受未婚才子佳人報名參與「樂見真愛,成就幸福」的聯誼活動,因為場地因素,名額有限,男女各二百名。除了網路報名外,也可以電話洽詢(04-22111928),至於個資照片都會審慎保密。

拜月老一定要「呷甜甜」,各樣糖果都行。奉上貢品後,記得先敬告自己的姓名、生日、地址,再將自己目前的狀況及尋求對象的條件據實以告,「心誠則靈」,如果事成之後千萬記得來還願,讓月老守護終身的幸福喔!



中元普渡,啟建祈福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農曆七月十五日會舉行中元普渡,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道教奉祀三官大帝,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中元節是地官大帝的聖誕,在這天啟建祈福,地官可以對世人、亡魂「賜與福份、赦免罪過、解除災厄」。民間會恭請道士啟建誦經,舉辦法事,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使鬼魂得以早日解脫。

而佛教緣起,目犍連救母的故事。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徒弟目犍連透過天眼看到死去的母親身陷餓鬼道,因不捨母親受苦,便去見佛陀,請佛陀指點,讓母親可以脫離苦海。

佛陀說:你母親生前自私刻薄,罪孽深重,非一人之力可以化解,必須仰賴十方僧眾,於七月十五日備百味五果共同祭祀,方能解救。」此習俗也流傳至今,成為現在的中元普渡。

每年農曆七月十三至十五(今年為國曆八月廿三至廿五)樂成宮都會為信眾舉辦「祈安慶讚中元青玄超度功德普施」大法會,讓信眾藉以拔薦袓先、超渡冤親債主及嬰靈、地基主、動物靈,並施食亡魂,普渡眾生,祈求陰陽兩利。為了方便大家,可以委託廟方代辦普桌及安排超渡牌位。報名時間:(107年7月13日起,至8月22日止)聯絡電話:04-2211-1928

 

守護媽祖守護愛

樂成宮信徒廣被,香火鼎盛,是中臺灣地方信仰的中心。為了守護媽祖渡化眾生,慈悲救苦的精神,年年投入社會公益活動。

例如:照顧長者∼開辦長青會,目前會員1700多人,定期舉辦健康講座,每年三次旅遊,發放重陽敬老金等。

關懷弱勢∼曙光計劃,由國中小老師推薦清寒學生,免費電腦教學。廟方祭祀用品儘量挑選一般家庭需求物品,待法會結束,轉送弱勢家庭。

關懷社會∼成立圖書館,文教會館,國樂團,辦理未婚聯誼,集體結婚、七夕情人節舉辦慢跑....等等。

樂成宮每年敬老恤貧贊助公益活動,超過2千萬元以上,並榮獲行政院頒發優良慈善團體獎章。董事長郭松益表示:「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是樂成宮一貫秉持的信念,未來會以先人堅毅渡海的精神,以愛心教化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